方平道中
沙軟新經雨,風輕不起塵。
溪山隨處好,花柳著行新。
放浪聊終日,蹉跎又一春。
行年已如此,猶復向來人。
病怯春衫薄,衰憐葛屨輕。
平蕪迷舊跡,幽鳥變新聲。
興與云俱遠,心同水共清。
膠膠還擾擾,回首笑浮生。
沙軟新經雨,風輕不起塵。
溪山隨處好,花柳著行新。
放浪聊終日,蹉跎又一春。
行年已如此,猶復向來人。
病怯春衫薄,衰憐葛屨輕。
平蕪迷舊跡,幽鳥變新聲。
興與云俱遠,心同水共清。
膠膠還擾擾,回首笑浮生。
沙路濕潤,剛經過一場春雨;微風輕柔,沒有揚起塵埃。溪流與山巒處處景色美好,花柳隨著行程不斷展現新意。我放任自在地度過一整天,又虛度了一個春天。年紀已到如此,卻仍像從前的人一樣。體弱怕冷,嫌春衫太薄;衰老可憐,覺得葛鞋太輕。平坦的草地模糊了舊足跡,幽鳥的啼鳴變換著新聲。興致與云朵一樣高遠,心境同溪水一樣清澈。世間紛擾不斷,回首一笑看這虛浮人生。
放浪:放任自在,無拘無束。
蹉跎:光陰虛度。
葛屨(jù):葛布制成的鞋子。
平蕪:平坦的草地。
膠膠擾擾:形容紛亂嘈雜的樣子。
浮生:指人生虛浮無定,短暫無常。
此詩或創作于春日行旅途中。詩人經雨后漫步方平道中,見溪山明麗、花柳新意,觸景生情,由自然生機聯想到自身衰病與時光流逝,最終以豁達心態觀照人生,反映了對生活的細膩觀察與對生命的深刻思考。
詩通過描繪雨后道中清新春景,結合自身衰病、蹉跎之嘆,最終以‘笑浮生’的超然作結,既展現自然之美,又抒發人生感慨,語言平淡而情感真摯,體現了對生活的熱愛與對生命的哲思。
忽見庭生玉,聊欣蚌出珠。蘭芬猶載寢,蓬箭始懸弧。既喜枚都尉,能歡陵大夫。頻朝中散客,連日步兵廚。雜曲隨琴用,殘花聽酒須。脆梨裁數實,甘查唯一株。兀然已復醉,搖頭歌鳳雛。
犀刀割水那能一,伯勞燕子難辭匹。東來一雁破胡云,舉頭微見長安日。
行年六十鬢斕斑。皇恩特放還。高堂設席對青山。秋來正未閒。陰忽霽,暑新寒。笙歌夜未闌。傍人莫笑老嗤頑。人生到此難。
丹壑幽棲祗自慵,白云深處笑相逢。風高律調愁春鳥,波照旌旄駭臥龍。攜月漫從周茂叔,朋舟應愧郭林宗。金臺翠谷驚離夢,玉女峰寒望汝容。
六花如覺厭春遲,桃未敷紅柳未垂。只有紅梅太孤寂,裁冰綴玉助清奇。
送客無端過板橋,彤云低亞最高條。入林更有明朝約,一飽何須不折腰。
岧峣飛閣與云齊,來憑脩欄日轉西。秦客此時愁欲醉,隴山何處望渾迷。九天花鳥催春事,千里風煙入莫題。久怕殊方看節物,不知今日在丹梯。
說圓還缺,我有冰心多似月。腕底愁情,一卷珠簾并月生。薄云遮就,十二宮樓愁也覆。我佇人間,也蹙長眉擬月彎。
江山何事苦相留,握手逢君慰倦游。話舊且親徐孺榻,思歸休上仲宣樓。月臨對坐通宵晝,風灑酡顏滿面秋。怪是更闌人未寢,旅懷今夕不知愁。
送春驟雨如翻盤,昨朝清淺今彌漫。此時濟川匪舟楫,生民豈免為魚黿。長鯨跨江鱗甲動,闌干欲逐浪花涌。惜哉無處喚吳兒,跨上潮頭試一弄。
飛步凌高巘,秋空野望開。萬峰盤禹穴,雙澗落秦臺。射的云中出,樵風溪上來。陶公不可見,猿鶴為誰哀。
青山露出本來面,白雪消融清凈身。松樹也知修養法,白頭翁作少年人。
連旬多逸事,荷葉制新衣。不盡藤溪舫,興來覺有時。
蟾蜍蝕明月,浮云翳長空。能令一心人,對面不相逢。貧士難為器,貧女難為容。豈不思君兮,君之門九重。猛犬吠狺狺,謁者不為通。棄置勿復陳,蛾眉妒入宮。
飲來如雪味,入口帶天香。流出空山去,能令天地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