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告得歸拜呈內機知府郎官五首 其二
家貧儋石欠贏馀,
恩許西歸度巀除。
只恐期程催趣駕,
羞顏插架舊藏書。
家貧儋石欠贏馀,
恩許西歸度巀除。
只恐期程催趣駕,
羞顏插架舊藏書。
家中貧窮連少量的存糧都沒有剩余,承蒙恩準西歸,將翻越險峻的山路。只擔心歸期緊迫催促啟程,面對架上的舊藏書不禁感到羞愧。
儋石(dàn shí):古代容量單位,十斗為一石,兩石為一儋,代指少量米粟。
贏馀:剩余,余財。
巀除(jié chú):同“嶮巇(xiǎn xī)”,形容山路高峻險陡。
趣駕:催促駕車出發,趣,通“促”,催促。
插架:指書籍排列在書架上。
此詩為詩人因家貧告假歸鄉時所作,呈給內機知府郎官。創作背景或為仕途清苦、家境貧寒,故請假西歸,詩中流露出歸心之切與對自身境遇的復雜心緒。
詩寫因家貧得準歸鄉,以樸素語言直述歸程擔憂與面對舊書的羞慚,情感真摯,展現了貧寒士子歸鄉時的真實心境,具有生活氣息。
路出柏人邑,令人憶貫高。捐生蹈虎尾,視死若鴻毛。漢主那堪迫,商山自可逃。區區圖雪恥,寧惜趙王敖。
作花莫作菊,東籬成荒叢。作木莫作松,孤高孰與同。何如蕭與艾,雨露亦豐茸。節序暗易換,只恐是秋風。
九仙山未老,與君論前賢。神交千古事,心會正超然。卮言三昧妙,揖手愧談禪。君詩我清賞,我詩君未嫌。問學樂同道,望塵慕君賢。人生雖如夢,知己亦欣然。推心置君腹,傾蓋意氣憐。匆匆三日夜,悠悠此世緣。相逢方恨晚,夜語興未闌。長亭別東武,執手對秋山。來年共看月,嶺海望巴山。
安成城頭烏夜宿,啼烏未起雞登木。傾村入城來送君,馬首摩肩袂相屬。但有龐首不識名,何物老翁出山谷。老翁持酒前致詞,家住西村大江曲。大江兩岸皆腴田,古有寅陂置官屬。自從陂廢田亦荒,官中無人開舊瀆。公沿故道堰橫流,陂傍粳稻年年熟。今年雖旱翁不憂,田頭已打新舂谷。誰云此陂會當復,老父曾聞兩黃鵠。嗟哉如君不負丞,躬行阡陌勸農耕。監司項背只相望,風謠滿路胡不聽。胡不聽,寅陂行,為扣天閽叫一聲。
我樂我神,簋俎腥饔。曰神之還,西土是宮。于蕃禽魚,于衍草木。富我藪隰,滋我高陸。
歸懷未用話南園,臥治于今又北門。但息兒啼寬上意,小稽霆擊取中原。虎頭銳視非無種,獅子當觴且勿喧。更恐譚公家世事,斷無宣勸定驚魂。
才出秦坑又頌秦,感君施暴逐時新?偶探虐戀知何憾,恨不橫空大寫人。出坑又唱頌秦經,一派諛言妙莫名。晚生我輩原非右,老為人家抱不平。
憶從京國論交日,轉眼韶華三十春。天上再逢頻笑語,洛中此別更傷神。欲芽苑柳牽離緒,向暖春風拂去塵。遙望柏臺應有賦,寧忘載酒問奇人。
繡罷還呼姊妹看,午風晴日滿欄干。花間打散雙蝴蝶,飛過墻兒又作團。
大資孫子大參甥,磊磈胸中萬卷橫。樓上已堆千古恨,晚潮更作斷腸聲。古有仲宣今仲方,二樓分貯一秋江。散愁幸有杯中月,莫下南窗下北窗。
空堂養病似齋居,喜送東園幾種蔬。吃此久無烹宰事,不須仍用遠庖廚。
為厭區中擾,而今物外情。日暄梅動色,風細竹無聲。瘦石扶云立,疏楊傍水生。高樓供遠眺,詩思陡然清。
船出龍灣去路賒,故鄉回首眇天涯。一雙柔櫓西風逆,三面空檣落日斜。云起淮山將作雨,潮登江岸欲吞沙。明朝采石經行處,閃閃寒空見落鴉。
竹以比君子,所貴在幽貞。況當冰霜間,而有琤琤聲。掩徑翠藹藹,拂云玉亭亭。坐令炎囂月,頓覺涼意生。我欲截為管,持之獻明廷。鏗然中律呂,永繼韶鈞鳴。
懸崖一櫝古嶙峋,百箭紛披激水濱。恐有鬼仙曾脫骨,謂韜兵法卻非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