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吳季六所畫黃山松 其八
龍顛虎倒在峰峰,盡是將軍漢代松。鱗甲不妨三寸厚,耐他冰雪過玄冬。
龍顛虎倒在峰峰,盡是將軍漢代松。鱗甲不妨三寸厚,耐他冰雪過玄冬。
邯鄲全盛時,人物自都雅。
更得幽并兒,豪氣陰相假。
生求趙王劍,千金不論價。
力購燕國姝,臨高起亭榭。
使酒叢臺上,夜獵西陵下。
聞說五陵兒,臂鷹馳犬馬。
人事千頭及萬頭,得時何喜失時憂。
只知紫綬三公貴,不覺黃粱一夢游。
適見恩綸臨定武,忽遭分職赴英州。
南行若到江干側,休宿潯陽舊酒樓。
讀書廬山中,作郡廬山下。
平湖浸山腳,云峰對虛榭。
紅蕖紛欲落,白鳥時來下。
猶思隠居勝,亂石驚湍瀉。
野水開冰出,山云帶雨行。
白鷗乘曉泛,黃犢試春耕。
地僻民風古,年豐米價平。
村居自瀟灑,況有讀書聲。
不用山僧導我前,自尋云外出山泉。
千章古木臨無地,百尺飛濤瀉漏天。
昔日菖蒲方士宅,后來薝卜祖師禪。
而今只有花含笑,笑道秦皇欲學仙。
居士無塵堪洗沐,道人有句借宣揚。
窗間但見蠅鉆紙,門外惟聞佛放光。
遍界難藏真薄相,一絲不掛且逢場。
卻須重說圓通偈,千眼熏籠是法王。
耕者志于食,否則餒繼之。
學者志于道,一為好爵縻。
本自不營利,間或與利期。
朝日入而處,暮日仰而思。
浮云蔽蔀屋,見前當自知。
八境見圖畫,鬰孤如舊游。
山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
日麗崆峒曉,風酣章貢秋。
丹青未變葉,鱗甲欲生洲。
嵐氣昏城樹,灘聲入市樓。
煙云侵嶺路,草木半炎州。
故國千峰外,高臺十日留。
他年三宿處,準擬系歸舟。
今日我重九,誰謂秋冬交。
黃花與我期,草中實后凋。
香余白露干,色映青松高。
悵望南陽野,古潭霏慶霄。
伯始真糞土,平生夏畦勞。
飲此亦何益,內熱中自焦。
持我萬家春,一酬五柳陶。
夕英幸可掇,繼此木蘭朝。
乞得紛紛擾擾身,結茅都嶠與仙鄰。
少而寡欲顏常好,老不求名語益真。
許邁有妻還學道,陶潛無酒亦從人。
相隨十日還歸去,萬劫清游結此因。
海山蔥昽氣佳哉,二江合處朱樓開。
蓬萊方丈應不遠,肯為蘇子浮江來。
江風初涼睡正美,樓上啼鴉呼我起。
我今身世兩相違,西流白日東流水。
樓中老人日清新,天上豈有癡仙人。
三山咫尺不歸去,一杯付與羅浮春。
酒盡君可起,我歌已三終。
由來竹林人,不數濤與戎。
有酒從孟公,慎勿從揚雄。
崎嶇頌沙麓,塵埃污西風。
昔我未嘗達,今者亦安窮。
窮達不到處,我在阿堵中。
反觀皆自直,相詆竟誰諛。
事過始堪笑,夢中今了無。
珍才尚空谷,瘦馬正長途。
未識造物意,茫然同一爐。
譙門對聳壓危坡,覽勝無如此得多。
盡見西山遮岱嶺,迥分東野隔新羅。
花時千圃堆紅錦,雪晝雙城疊白波。
回首毬場尤醒眼,一番風送鑒重磨。
我生有天祿,玄膺流玉泉。何事陶彭澤,乏酒每形言。
仙人與道士,自養豈在繁。但使荊棘除,不憂梨棗愆。
我年六十一,頹景薄西山。歲暮似有得,稍覺散亡還。
有如千丈松,常苦弱蔓纏。養我歲寒枝,會有解脫年。
米盡初不知,但怪饑鼠遷。二子真我客,不醉亦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