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青羊宮二首 其二
千年舊是青羊肆,今日翻為老子家。
金榜半天標觀閤,瑯函滿室粲云霞。
琪林紅落三秋葉,瑤圃黃開九月花。
有物混成人罕識,會從真境讀南華。
千年舊是青羊肆,今日翻為老子家。
金榜半天標觀閤,瑯函滿室粲云霞。
琪林紅落三秋葉,瑤圃黃開九月花。
有物混成人罕識,會從真境讀南華。
千年之前這里本是青羊的集市,如今卻變成了老子的道觀。金色匾額高掛半空標明道閣,滿室珍貴道書光彩如同云霞。琪樹紅葉在深秋紛紛飄落,玉圃黃花于九月悄然綻放。那混沌未分的道體少有人識,我將在這真境中研讀《南華》。
青羊肆:傳說老子西行至函谷關,命關令尹喜在成都青羊肆等候,后乘青羊降臨,故為道教圣地。
老子家:指青羊宮,供奉老子的道教宮觀。
金榜:金色匾額,代指道觀的題額。
瑯函:用美石裝飾的道書匣,此處指珍貴的道教典籍。
琪林:仙境中珍貴的琪樹之林。琪,美玉,形容樹木珍奇。
瑤圃:傳說中仙人的園圃,瑤指美玉。
有物混成:化用《道德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指道的本體。
南華:《南華經》,即《莊子》,唐玄宗時尊為道教經典。
青羊宮為成都歷史悠久的道教名觀,傳為老子應尹喜之約降臨處。詩人游覽時,見其從“青羊肆”演變為道教圣地,感其歷史底蘊與宗教氛圍,遂作此詩。
詩中通過古今對比、景物描寫與經典化用,展現青羊宮的道教勝景與文化內涵,表達對道家文化的推崇。語言華美工整,兼具歷史深度與文學韻味。
翠翹金雀雙鸂鶒。博山鵲尾沉香烈。斜柱抱云和。熏籠長夜何。開簾驚鹖旦。起視明星爛。多露割眸酸。云車風馬喧。
常共圣賢相見歡,一麾或把指金鑾。但傾照世杯中酒,后羿終從墓草看。
披衣散發坐南榮,漏點遲遲欲二更。風約沼萍云影淡,月棲徑竹露華明。石床涼意浮珍簟,寶鼎沈煙噴玉笙。世慮不關心似洗,此身只覺在蓬瀛。
雨后天清水木佳,巖蹊信步賞煙崖。癡纏兩蝶不虞我,飛出花叢撞滿懷。
坎止流行到處歡,童顏無藉酒卮還。元宵月朗心千古,紙帳風清屋半間。晚愛吟詩渾入杜,早知尋樂獨希顏。分來一派源頭水,洗透諸兒夢覺關。
宮草萋萋滿禁城,乘春又向日邊行。一帆風雨還家夢,十里鶯花去國情。彩筆久傳鸚鵡賦,青山頻聽鷓鴣聲。石渠倘許推師授,經術應齊漢五更。
高枕吳山氣忽青,柳邊初系越江舲。因過海若無秋水,不謂風塵有歲星。強起精神催振動,欲眠談理破沈冥。十年朋舊知多少,論向人才指自停。
新柳休攀短短條,離愁似雪未能銷。春回廢苑還芳草,人渡空江正落潮。德曜宅前今獨去,平津門下舊相招。重來莫在花開后,擬聽狂歌醉幾朝。
饑蚊青而化,怒目虬兩須。黃昏與我遇,且復少踟躕。肌膚恣啖齧,熟視不可驅。中宵盛徒黨,意氣若有馀。傷哉陷阱虎,有時被囚拘。求食至搖尾,曾此蚊不如。云龍困螻蟻,此語不可誣。
日轉鞦韆影漸斜,忍聞弦管在鄰家。兒童不慣貧滋味,剛拾榆錢索買花。
內無明父兄,外無好師友。縱然辦做人,終虞不長久。
東風吹春滿南陌,楊柳青青李花白。花柳年年好顏色,妾容已覺今非昔。自從結發為君婦,君往長安幾寒暑。定知時去宿青樓,不似孤閨長夜苦。丈夫謾道功名好,不道別離人易老。令人卻羨田家郎,白頭夫婦得成雙。
粉痕隨淚濕春羅,郎似芭蕉儂似荷。荷葉團圓映蓮蕊,不比芭蕉紋路多。
山中華蓋洞,石氣冷蕭蕭。不見眠云客,惟逢避雨樵。
廣信山水邦,儒宮凈含暉。陰陰松檜中,白鷴時兩飛。雨馀巖泉落,清音葉鳴徽。泮沼紫鱗躍,講壇紅杏菲。藤蔓繞澗石,新綠羅成幃。諸生翻經坐,子衿間褒衣。格言咀芳潤,奧理宣幽微。凡陋當脫屣,圣哲胥乘機。遲師一指授,仁風敞巖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