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曲中詞 其三
傅壽清歌絕可憐,
活泉真岕善烹煎。
茶經寫出人爭購,
字比曹娥態更妍。
傅壽清歌絕可憐,
活泉真岕善烹煎。
茶經寫出人爭購,
字比曹娥態更妍。
傅壽的清越歌聲實在令人喜愛,她用鮮活泉水烹煮真岕茶的技藝高超。她撰寫的茶經一經問世便被眾人爭購,那字跡比起《曹娥碑》的書法姿態更為妍麗。
傅壽:明末秦淮名妓,以才藝著稱。
清歌:清亮的歌聲。絕可憐:極可愛。
活泉:鮮活流動的泉水,烹茶佳品。真岕(jiè):岕茶,明清時產于浙江長興的名茶。烹煎:煮茶。
茶經:此處指傅壽所著關于茶的著作(非陸羽《茶經》)。
曹娥:指《曹娥碑》,東漢為孝女曹娥所立碑,其書法為后世推崇(傳為王羲之書)。態更妍:姿態更為美麗。
此詩約作于明末清初,秦淮河為當時文人名伎匯聚之地。傅壽作為名妓,以多才多藝聞名,詩人通過此詩記錄其藝術成就,反映了當時秦淮河畔‘以藝立身’的伎文化與文人交游風氣。
全詩以傅壽為中心,從歌聲、茶藝、著述、書法四方面刻畫其才藝,展現了明末秦淮名伎的文化價值,是研究當時社會風俗與文藝生活的重要文本。
習氏蹤誰寄,羊氏道可躋。
一條邛杖繞疏籬,正是閒行得句時。縛帚竹尋將槁葉,插瓶花愛半開枝。多情乳燕梁間壘,無意蜘蛛屋角絲。樹影臨窗遮欲盡,晝長真與睡相宜。
岸圻湖光惡,天翻萬疊云。真于百死地,扶出再生人。未構唐公稿,幾隨屈子淪。馮夷應有意,留我獻明君。
丹鳳城南祖席開,使君行色曉星催。薊門旌旆乘空下,海岱風云入郡來。退食還披龔遂傳,振衣應上魯連臺。東方彫弊非當日,獨為蒼生賦七哀。
神飄骨竦影悠揚,獨撚吟須惱醉腸。霜月慰人于冷寞,溪梅挑我以清香。
誰使張元負漢多。單于臺下即明駝。每依南斗望如何。昨夜東風樓咫尺,陪陵諸將劍摩挲。真聞銅狄一春歌。
我聞度朔山,蟠桃何郁郁。千歲才一花,結子復何日。食之云不死,敷腴反枯質??琥Q凌九天,將共五龍匹。諒非廣成子,欲待安可必。
積學今成老,遺榮不待年。歸心彭蠡外,客思薊門前。孤棹隨飛鳥,長河合暮蟬。知幾誠可尚,忽別獨悽然。
種稻南谷口,兇歲囷倉虛。晚值老農語,出口三嘻吁。幸有高亢田,種麥給群需。有麥且免憂,無麥將焉如。昔謂崖谷底,其俗異黃農。浪跡城府歸,卻愛淳樸風。獵夫不射雁,云與兄弟同。羽毛豈知道,天理諒無終。
栗子二三個。這芋頭的端六個。分付清閑唯兩個。尋思個。甘甜味,怎生個。五臟明明個。又六腑、不差些個。更有金丹此一個。十二個。請翁婆,會則個。
已是浮云身世,更馀一缽生涯。是處青山可老,何妨乘興為家。
華夏無雙士,存亡鎮此州。未涓龐德恨,已中呂公謀。古徑松陰合,雄刀殺氣收。我來增感慨,日暮更遲留。
云斂荊門近,江平峴首低。
垂老閒游出瘴鄉,居停仍喜近山房。昔年圖畫蟲生卷,故主園林燕在梁。眼底更誰為舊雨,鬢邊無處不新霜。感君猶有山河意,追念先人拜影堂。
一舸放此老,泛泛江湖游。寄跡真浮梗,何心問撞舟。路通顏氏瀨,詩入米家流。有子橫舟在,白頭高臥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