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感懷
課子無期志漸衰,頻年浪枻有馀哀。客中歸夢云無定,病里離愁雨送來。倦眼怕看燈檠火,名心冷撥藥爐灰。何年竹屋茅亭建,門對芙蓉九朵開。
氣血將衰事易忘,中年無志轉荒唐。悔拋書卷求名懶,誤逐風塵為口忙。抱子未知能式谷,娶妻差喜識糟糠。從頭想到親恩厚,未報涓埃暗自傷。
課子無期志漸衰,頻年浪枻有馀哀。客中歸夢云無定,病里離愁雨送來。倦眼怕看燈檠火,名心冷撥藥爐灰。何年竹屋茅亭建,門對芙蓉九朵開。
氣血將衰事易忘,中年無志轉荒唐。悔拋書卷求名懶,誤逐風塵為口忙。抱子未知能式谷,娶妻差喜識糟糠。從頭想到親恩厚,未報涓埃暗自傷。
教導子女沒有期限,志向逐漸衰退;多年漂泊,心中余哀未盡。客居他鄉,歸鄉的夢像云一樣飄忽不定;病中離愁,如細雨般悄然襲來。倦怠的雙眼害怕看燈架上的火光,求名之心已冷,只能撥弄藥爐的灰燼。哪一年能建一座竹屋茅亭,門前對著九朵綻放的芙蓉。氣血漸衰,往事容易遺忘;中年失去志向,更顯荒唐。后悔拋下書卷,求名之心倦怠;錯誤地追逐風塵,為生計忙碌。抱著孩子,不知能否教導他向善;慶幸娶的妻子能共患難。從頭想起父母的深厚恩情,未報點滴,暗自悲傷。
課子:教導子女。
浪枻(yì):漂泊,枻指船槳,代指行船。
燈檠(qíng):燈架。
式谷:出自《詩經·小雅·小宛》“教誨爾子,式谷似之”,指教育子女使其向善。
糟糠:指共患難的妻子,典出“糟糠之妻”。
涓埃:細流與微塵,比喻微小的貢獻。
此詩應為詩人中年客居他鄉、疾病纏身時所作。詩中“中年無志”“為口忙”等句,反映其因生計漂泊、壯志消磨的處境;結合“病里離愁”“氣血將衰”,可見創作時正值身體虛弱、心境低落之際,故借詩抒懷,回顧生平感慨。
全詩圍繞“病中感懷”展開,通過對教子、漂泊、求名、親恩等人生片段的追憶,展現中年文人壯志未酬、生計所累的無奈,以及對親情的愧疚。語言質樸,情感真摯,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言志之作。
一官辛苦向淮陰,上世猶傳九牧林。壯歲功名須努力,外家兄弟最關心。官河發棹乘春晚,驛館挑燈語夜深。明日又應分去住,天涯相望各沾襟。
明刑薊北舊廷臣,司牧江南幾度春。報政薰風趍禁闥,還官曉日出城闉。都亭對酒蟬聲急,通潞移舟月色新。懸想到時多雅趣,鐘山吟看翠嶙峋。
妙齡投筆赴兵戎,綠色軍營一點紅。何處黃鸝聲宛轉,講臺三尺起春風。
江華江月要才情,多病堪憐馬長卿。莫向都門折楊柳,帝鄉春色不南行。
瓦屋三間水半篙,雞豚村社寄吾豪。早知城市同耕鑿,悔不從渠泛小舠。
青山如佳人,白云如游龍。佳人節不移,游龍去無蹤。
羽獵長年從翠華,麋鹿生茸草茁芽。射得黃羊充內膳,更喜江南新貢茶。
犬馬無功答圣朝,催逋去郭應宣條。泥蟠曲徑頻巇險,寒迫孤衾倍寂寥。閭左凋傷徒軫念,馬頭麾叱莫揚驕。旱馀又值連朝雨,桂玉艱難有眾謠。
道毀僧,僧毀道。奉勸僧道,各休返倒。出家兒、本合何如,了性命事早。好參同,搜秘奧。煉氣精神,結為三寶。真如上、兜率天宮,靈明赴蓬島。
妝閣長依一角山。斷煙離緒損紅顏。情多易拾花間恨,坐久頻窺月子彎。鸞鏡掩,繡針閒。晚來愁黛鎖烏蠻。蜀天風露非人世,鬢亂釵橫特地寒。
擾擾長途策馬回,柴門寂寞晝慵開。清香一炷茶一啜,賴有高人數往來。
罷飲高坡巷,歸途月色新。玄黃非我馬,關柝是何人。積雨沖泥淖,微風振羽鱗。一朝開口笑,聊息百年身。
大事如小事,有事如無事。神閒氣自融,華岳土垤峙。萬類穹窿間,太空只如是。因物付以物,天下本無事。
瘴色驚霜一馬驄,故人誰似李端公。柳州垂柳應無數,心在襄西落木中。
昨日尋君恨不逢,離愁散入暮煙中。古陂凈瀉秋千頃,歸路斜分月半弓。年少向人偏骯臟,時危臨事始疏通。論心長欲書燈共,無奈君西我復東。中年離別倍依依,何事歡娛與愿違。日落群鴉煙外急,山空獨鶴月中歸。干戈滿地荒瓜圃,蓑笠殘年擁釣磯。問訊劉郎風雪冷,誰將金縷織成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