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成都
夜雨朝來歇怒雷,
成都江上畫船開。
高低竹樹連村合,
遠近峰巒入望來。
鼓枻易傷漁父志,
著鞭難覓祖生才。
煙波好景空無限,
遠思撩人未易裁。
夜雨朝來歇怒雷,
成都江上畫船開。
高低竹樹連村合,
遠近峰巒入望來。
鼓枻易傷漁父志,
著鞭難覓祖生才。
煙波好景空無限,
遠思撩人未易裁。
夜間的雨到清晨停歇了如怒雷般的聲響,成都的江面上裝飾華美的船只開始出發。高低錯落的竹樹連接著村莊形成一片蔥蘢,遠近的峰巒都映入視野之中。劃動船槳容易觸動漁父隱逸的志向,揚鞭奮進卻難尋祖逖那樣的英才。煙波中的美好景色無限空闊,悠遠的思緒撩撥人心難以抑制。
鼓枻(yì):劃動船槳。枻,船槳。
漁父志:指隱逸之志,典出《楚辭·漁父》中漁父勸屈原與世推移、隱遁避世的故事。
著鞭:揮鞭,喻指奮進。祖生才:指祖逖(東晉名將)那樣的才能,祖逖有‘聞雞起舞’‘中流擊楫’的進取典故。
裁:抑制、停止。
此詩當為詩人離開成都時所作,具體創作時間未詳。詩中通過江行啟程的視角,既描繪蜀地山水之勝,亦借旅途所見觸發對人生選擇、志向難酬的感慨,反映詩人行旅中的復雜心境。
全詩以‘發成都’的行旅為線索,前半寫江行初發時的雨后清景,竹樹連村、峰巒入望,畫面開闊;后半由景入情,借‘鼓枻’‘著鞭’之典,暗喻隱逸與進取的矛盾,尾聯以‘煙波好景’與‘遠思難裁’收束,情景相生,含蓄表達志向未酬的悵然。
凝脂近水騁芳姿,劉阮從來見事遲。血寫妖猩衣燦爛,燄融烈火錦昌披。壽同西母還丹日,笑倚東風醉酒時。絕勝渡江顏色淺,英名久入彥謙詩。
兩朝三錫璽書專,自失流言格上天。功似玄熊官百揆,渠名龍首帝元年。飛艘雪擁吳都稻,系笮波穿少府錢。長孺于今稱社稷,當時鉅野總茫然。
暖云十丈。醉里相偎傍。水樣流年花錦樣。絆住東風休放。羅窗幾日陰晴。悤悤后約消沉。原恨黃金笑靨,當年不識街塵。
太行斜壓萬峰低,北斗天門咫尺迷。爾去高歌逢五馬,白虹雙掛石梁西。
繁華莫嘆異升平,到郡初煩露冕行。幕下吏書催署字,湖中妓舫歇歌聲。潮來兩渡皆侵岸,日落諸山半入城。休沐南屏煩一到,松間尋我舊題名。
卿何但為己歡愉,忍把憂瘝寄友于。卓智澄靈毀堪泣,咸將屠滅一何愚。
鳳舉不鎩翮,龍騰不傷鱗。由來貴顯者,定異尋常人。公昔令烏程,溺水已沒身。河伯急扶出,體完氣仍伸。公后踐臺鼎,潭名此其因。山厚玄豹伏,水清白鷗馴。懷公蒞立處,云木青蓁蓁。趙侯或公馀,濯纓鑒淵奫。
為客家千里,思歸月滿樓。木犀開欲盡,病里過中秋。
未到宜城日已斜,龍堆馬首遍江花。東來誰唱涼州曲,行盡垂楊聞莫笳。
銅瓶百尺下,出甃帶微霜。注入蓮筒去,風吹滿寺香。
夾屋青松長數圍,午風搖影舞僛僛。幽禽葉底鳴相應,時引殘聲過別枝。
禁鼓樓頭第一敲,彎彎新月上林梢。誰家寶鏡新磨出,玉匣參差蓋未交。
早歲承恩直漢宮,石渠仙署鳳樓東。時沾賜酒傳深禁,每聽吹簫度遠空。赤筆春裁三殿草,朱衣寒飐五橋風。只今臥病荒山里,滿眼氤氳想像中。
先生高臥了殘冬,我亦年來不諱窮。夜半打窗人不會,滿天風雨角聲中。
立溯東風臥看云,多情啼鳥隔窗聞。人非堯舜誰無過,子有衣裳自合熏。保障一方雖用武,平安兩字豈須文。床頭賴得清尊在,且共良朋一醉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