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送張說上集賢學士賜宴
帝曰簡才能,旌賢在股肱。
文章禮一變,禮樂道逾弘。
蕓閣英華入,賓門鹓鷺登。
恩筵過所望,圣澤實超恒。
夏葉開紅藥,余花發紫藤。
微臣亦何幸,叨此預文朋。
帝曰簡才能,旌賢在股肱。
文章禮一變,禮樂道逾弘。
蕓閣英華入,賓門鹓鷺登。
恩筵過所望,圣澤實超恒。
夏葉開紅藥,余花發紫藤。
微臣亦何幸,叨此預文朋。
皇帝說要選拔賢能之才,表彰賢才作為輔佐大臣。文章與禮儀都有了新變化,禮義與道德之道更加弘揚。集賢院迎來了才華出眾之人,賓客中都是賢良之士。恩賜的筵席超出期望,圣上的恩澤實在超越平常。夏天綠葉間綻放著紅芍藥,殘余的花朵中紫藤蔓正開花。我這微小之臣多么幸運,能有幸參與這文人聚會。
簡:選拔。
股肱:比喻輔佐帝王的大臣。
蕓閣:指秘書省,這里指集賢院。
鹓鷺:比喻朝官。
超恒:超越平常。
紅藥:紅芍藥。
叨:謙詞,承受。
此詩是奉和皇帝的詩作。集賢院是唐玄宗時所設,用于聚集賢才。皇帝為張說任集賢學士舉行賜宴,詩人奉和此詩,創作時間當在唐玄宗時期,當時政治相對穩定,重視文化建設,廣納賢才。
這首詩主旨是贊頌皇帝選拔賢才的舉措,突出集賢院的重要意義。作為應制詩,具有典型的頌圣特點,在當時的宮廷文學中有一定代表性,反映了當時朝廷重視文化、禮遇賢才的風氣。
孤山翠接斷橋陰,一路湖風醉以薰。如此山光如此水,竟無一筆與詩人。
試將鐘子山水意,一洗退之冰炭腸。江鷗斜日浪清淺,巖桂小窗香有無。井花汲水銀瓶冷,雁字吹高玉露寒。恍疑水底長流月,冷覺天圍不剩秋。紅芭蕉映黑牽牛。繭足相從南極邊,真機不落野狐涎。強呼膏雨鳩閑管,乍有香泥燕猛忙。但數十家看鶴戶,與兩三只釣魚船。花外小樓云罨畫,杏波晴葉退微紅。想行客過梅橋滑,免老農憂麥壟輕。到底此君高韻在,清風兩腋為渠生。姑射真人玉骨香,淡月微風惜良夜。客來如見小窗扉,便是山翁想山處。
白浪隱簾鉤,清風聞棹謳。看人惟看影,同泛不同舟。已出東鄰里,難逢南陌頭。誰知暮潮水,半作斷腸流。
絕頂見孤城,征驂向曉行。鳥啼多異響,花發不知名。石澗閑云碓,山田趁火耕。愁聞耆老說,三月未曾晴。
淺夢回來深雨里,撲耳西窗,點滴敲心碎。玉影猶然存眼底,凝眸一霎飄然逝。一晌溫存何意味?未到沉酣,先到醒時悔。茍欲重來須早計,秋風明日吹羅袂。
愁至曉魂攖,披衣百緒迎。露侵宵月黯,風拂早霜明。相物知為氣,觀時別有情。蕭蕭諸籟發,對此感秋生。
老柱高擎何處天,滴醯洗蘚認當年。山僧猶話飛來日,撞破龍山一道煙。
近日泉南守,新除武部郎。漢廷多長者,循吏得惟良。海國蠻珍聚,兵廚臘酒香。不妨聊臥治,未要薄淮陽。
道旁有古井,客為賁其趾。豈曰樂在水,闌干有文理。舍錢卅五貫,名泐陳其氏。波磔具宋姿,何患無年紀。客固嗜骨董,摩挲不能已。安得椎拓人,為我傳一紙。
單于吹落山頭月。漫漫江上沙如雪。誰唱縷金衣。水寒船舫稀。蘆花楓葉浦。憶抱琵琶語。身未發長沙。夢魂先到家。
靈輀拂曉出門時,忍聽長歌薤露詩。地下修文知浪語,天宮說法忘歸期。燕窺舊幕疑空榻,魚泳新荷樂故池。靈運向來曾入社,一篇哀挽有馀悲。
樵溪水出蓮花山,平疇?稏白云寒。田家太平豈有象,社酒雞豚常盡歡。
三間兩間茅屋,五里十里松聲。如此山中景色,何時共我同行。萬事從教計拙,千金難買身閒。船尾都教載酒,船頭飽看青山。鴨觜灘連溪尾,羊腸路轉山腰。云氣晴晴雨雨,泉聲暮暮朝朝。綠樹灣頭釣艇,青山凹里人家。前度劉郎去也,莫教流出桃花。
暮餐城南粥,朝踏城東塵。道人心似水,去住本無因。
險固山河幾戰爭,陣圖猶自列分明。至今江水抱遺恨,嗚咽古今無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