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學士子容薜荔園十二首 其十二 釣磯
子陵隱嚴瀨,呂望棲磻溪。
龍潛息云雨,虎變揚虹霓。
徐君一片石,乃在震澤西。
功成拂衣去,名與二公齊。
子陵隱嚴瀨,呂望棲磻溪。
龍潛息云雨,虎變揚虹霓。
徐君一片石,乃在震澤西。
功成拂衣去,名與二公齊。
嚴子陵曾隱居嚴瀨,呂望曾棲息磻溪。龍潛伏時暫息云雨,虎變化時揚起虹霓。徐君的釣磯這片石,就在太湖的西岸。功成之后拂衣退隱,名聲可與兩位先賢齊平。
子陵:嚴光,字子陵,東漢隱士,曾與光武帝劉秀同學,后隱于富春山。
嚴瀨(lài):即嚴陵瀨,在今浙江桐廬,為嚴子陵隱居垂釣處。
呂望:姜子牙,名尚,號太公望,曾垂釣于磻溪,后輔佐周文王、武王滅商。
磻(pán)溪:在今陜西寶雞東南,傳說為姜子牙垂釣處。
龍潛:龍潛伏,比喻賢能之士未顯達時的蟄伏狀態。
虎變:虎身花紋變化,比喻賢能之士顯達時的卓越成就。
震澤:太湖的古稱。
拂衣去:指功成后灑脫退隱。
二公:指嚴子陵、呂望兩位先賢。
此詩為《徐學士子容薜荔園十二首》組詩之十二,詠其園林中的‘釣磯’。徐學士(子容)或為宋代文人,詩中通過嚴、呂二賢的隱逸典故,關聯其釣磯所在的震澤西畔,反映徐氏隱居園林時的高潔志趣,創作背景當與文人雅集、詠園抒懷相關。
全詩借嚴子陵、呂望的隱逸典故,以龍潛虎變喻賢能之進退,將徐君釣磯置于震澤西畔的自然語境中,突出其功成身退的高風,最終以‘名與二公齊’收束,高度肯定其品格,是一首典型的詠物贊賢之作。
窮秋避地兼逢節,壙野無山且上臺。江漢雁驚番北叫,太行河斷卻東來。羈棲嘆世深難醉,病起思鄉老易催。閏月有期還發興,菊花晚暮莫愁開。
禹廟登高人盡回,儒宮下馬盡殘杯。奔陳孔甲元孤憤,去趙虞卿且未哀。高葉下風還抱石,片云拖雨故臨臺。酒闌卻憶十年事,半醉呼鷹向此來。
軒冕付儻來,
良貴應自有。
若人出處間,
與世揭山斗。
雅宜踐高門,
斷國極可不。
臨風耿予思,
霧雨深稂莠。
凜然嚴冬柏,
特立終耐久。
稠花亂蕊裹江濱,小雨疏疏向晚晴。
逋客未能忘野興,春來無處不閑行。
城外春風滿酒旗,吟懷長恨負芳時。
東林夫子知予意,載我而今唱和詩。
芳草斜鋪翡翠茵,舊游如夢苦傷神。
寒山帶郭穿松路,柳絮梨花寂寂春。
春送人家入畫屏,草香沙暖水云晴。
凝眸不覺斜陽盡,閑恨閑愁觸處生。
忽驚春色二分空,滿地榆錢逐曉風。
黃四娘家誰敢道,古來唯有杜陵翁。
高竹重林接翠微,夕陽分手柘岡西。
莫憂世事兼身事,且逐東風進杖藜。
社后辭巢燕,霜前別蒂蓬。
愿為蝴蝶夢,飛去覓關中。
鳳城知爾去將雛,
我亦歸為反哺烏。
物理細推原不淺,
交情相感豈容孤。
每逢綠草長相望,
獨對青尊不再呼。
若使故人憐此意,
月明猶肯朗吟無。
宣城城北際,雄峙敬亭山。
鳥度空濛外,云飛紫翠間。
古祠臨洞壑,幽磴入松關。
李謝當年趣,悠悠不可攀。
不須繡幕逐香車,小徑春明玩物華。
罨畫溪添三尺水,催詩雨送一枝花。
離離青草終無盡,的的紅顏信有涯。
準擬明朝鉆活火,太湖石上試新茶。
敢學邠鄉畫古圖。
卻師表圣構元廬。
頭皮留在還看鏡,
心力拋殘但覆瓿。
螻蟻飽,
馬牛呼。
姓名官職總區區。
豐碑幾許征西字,
消得先生點筆無。
熙春年少鎮相隨。奈今衰。孰扶持。沙上鷗閑,夕照映東池。好是山青掩骨處,湖瀾遠,靜相宜。
心疑我亦不多時??鄬に肌V掳惨?。人世可哀,休結再生期。只應泉壤來作伴,云水際,落月遲。
孤燕池塘飛,銜泥為門戶。
生與鳩雀群,智勇限毛羽。
忽聞天北雁,南鳴過湘浦。
豈無千里風,身微力難舉。
以此凄然悲,上下千萬古。
賢哲有知否,契合多艱苦。吾世有斯人,天地非莽鹵。
農祥晨正肇今朝,
有腳陽春到海嶠。
但愿均調多雨露,
更祈清晏絕風飆。
洞庭酒酌黃柑滿,
粉暑花明白晝饒。
澳社十三人盡樂,
秧歌齊唱舞翹翹。
落日荒祠一棹過
菰蒲獵獵水增波
山河百戰馀孤劍
日月千秋照五坡
血灑巂周空望帝
冤沉精衛未填河
當年若遂黃冠請
能否重來獨枕戈
步壑斗堪摘,登樓云與齊。
未應隨日涉,猶欠樂天題。
舊覽開青眼,新編寫赫蹄。
便須聯和軸,寄我小山西。
闌干外,雨如絲。悄憑時。
擱著一汪兒淚,沒人知。
怪底幾天愁重,懨懨壓損腰肢。
原是當胸綿卻月,叫相思。
綠珠不愛珊瑚樹,情愿故侯家。青門何有,幾堆竹素,二頃梅花。
急得料理,成都貰酒,陽羨栽茶。甘心費盡,三生慧業,萬古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