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景樓
欄干投北是神州,
莫怪諸公怯上樓。
千載潮聲如有恨,
猶能含怒到瓜洲。
欄干投北是神州,
莫怪諸公怯上樓。
千載潮聲如有恨,
猶能含怒到瓜洲。
欄桿向北的方向便是中原故土,不要責怪那些官員害怕登樓北望。千年來的江潮聲仿佛滿含怨恨,依然能帶著憤怒奔涌到瓜洲。
神州:指中原地區(qū),南宋時被金人占領,此處代指淪陷的故土。
諸公:指當時朝廷中茍且偷安的官員。
瓜洲:地名,在今江蘇揚州長江北岸,為南宋與金交界的軍事要地。
千載潮聲:指長江的潮水聲,此處象征歷史的積怨與未雪的國恥。
此詩創(chuàng)作于南宋時期,中原已淪陷于金人之手。多景樓位于鎮(zhèn)江北固山,登樓可北望中原。時朝廷主和派占勢,官員多茍且偷安,不敢直面淪陷的故土。詩人登樓見此情形,觸景生情,借潮聲之‘恨’抒發(fā)對國恥未雪、朝廷怯懦的憤懣。
全詩以登樓北望起筆,通過‘怯上樓’的官員與‘含怒’的潮聲對比,批判了主和派的怯懦,借自然之景傳遞歷史之痛,是南宋愛國詩人關注家國命運的典型之作,語言簡練而情感深沉。
綠蓑鞋緊青行纏,束薪蘊火開山田。 云間仰聽仙佩響,蓬鬢拂掠燒畬煙。
散而成章合為龍,回風混事游鴻濛。 舟人上下神女供,俗妝鉛粉胭脂紅。
秋山黃落春山青,不識仙家云錦屏。 六銖天衣下拂石,香風馥郁朝真亭。
山頭行云自朝朝,陽臺莫色聯(lián)云霄。 朝來莫去變云雨,送老行客無回橈。
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嘆復坐愁? 酌酒以自寬,舉杯斷絕歌路難。 心非木石豈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
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 丈夫生世會幾時?安能蹀躞垂羽翼! 棄置罷官去,還家自休息。 朝出與親辭,暮還在親側。(在 一作:往) 弄兒床前戲,看婦機中織。 自古圣賢盡貧賤,何況我輩孤且直!
中庭雜樹多,偏為梅咨嗟。 問君何獨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實。 搖蕩春風媚春日,念爾零落逐寒風,徒有霜華無霜質。(寒風 一作:風飚)
見說蜀中天下奇,一官萬里去何之?云連古棧驅車遠,江 繞盤渦入棹遲。 落日秋風神禹廟,黃鸝碧草武侯祠。 尋幽好載郫筒酒,縣令相過是故知。
無邊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覓,村村簫鼓家家笛,祈麥祈蠶,來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孫扶掖,商行賈坐農耕織,須知此意無今昔,會得為人,日日是人日。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已春深 一作:春已深) 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一上西園避暑亭,芰荷香細午風輕。 眼前物物皆佳興,并作吟窩一味清。
幾年壓塵囂,屢欲返初服。 鷦鷯安一枝,何必戀微錄。 瀟灑此村居,茅舍帶修竹。 田園薄有收,積書高過屋。 所以課子孫,利用聚吾族。 光大不可期,庶幾守耕讀。
過隆中、桑柘倚斜陽,禾黍戰(zhàn)悲風。世若無徐庶,更無龐統(tǒng),沈了英雄。本計東荊西益,觀變取奇功。轉盡青天粟,無路能通。 他日雜耕渭上,忽一星飛墮,萬事成空。使一曹三馬,云雨動蛟龍。看璀璨、出師一表,照乾坤、牛斗氣常沖。千年后,錦城相吊,遇草堂翁。
浮云在空碧,來往議陰晴。 荷雨灑衣濕,蘋風吹袖清。 鵲聲喧日出,鷗性狎波平。 山色不言語,喚醒三日酲。
山高樹多日出遲,食時霧露且雰霏。 馬蹄已踏兩郵舍,人家漸開雙竹扉。 冬青匝路野蜂亂,蕎麥滿園山雀飛。 明朝大江送吾去,萬里天風吹客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