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學士子容薜荔園十二首 其十 通泠橋
橫溪斷山麓,危梁架云徑。飛雨鳴寒泉,泠泠發清聽。
莊生濠上游,孫公天臺興。無勞千里游,即此托相贈。
橫溪斷山麓,危梁架云徑。飛雨鳴寒泉,泠泠發清聽。
莊生濠上游,孫公天臺興。無勞千里游,即此托相贈。
橫向的溪流截斷了山腳,高險的橋梁架設在云霧繚繞的小徑上。飛濺的雨珠與寒冷的泉水共鳴,清脆的聲響傳入耳中。如同莊子在濠梁觀魚般悠然,似孫綽游天臺山的雅致興致。不必遠游千里,在此便能寄托贈友的心意。
危梁:高險的橋梁。
泠泠:形容聲音清越、悠揚。
莊生濠上游:用《莊子·秋水》中莊子與惠子濠梁觀魚的典故,喻指對自然之趣的悠然欣賞。
孫公天臺興:孫公指東晉文學家孫綽,其曾作《游天臺山賦》,此處借指游賞山水的雅興。
托相贈:寄托、贈予(此處指將眼前景致贈予友人共享)。
此詩為明代徐縉(字子容)《薜荔園十二首》組詩之一,具體創作于其園林薜荔園內。通泠橋是園中景觀,詩人游覽時觸景生情,借橋邊景色與典故抒發對自然之樂的向往及與友人共賞的雅趣。
詩以通泠橋為中心,前半繪橋邊溪泉清景,后半借典故點題,突出園林景致的幽趣與贈友之意,是一首典型的明代文人園林題詠之作,語言自然,意趣盎然。
百代鄉邦有此翁,每于青史嘆遺忠。片言只字須珍護,留取高風配魯公。
趙州城東古柏林,趙州阇黎知我深。究竟現應居士法,不須瓜蔓老婆心。
潘安原是種桃徒,冷淡寒香不足娛。獨有柴桑陶靖節,西風時復一提壺。
城郭千年落照紅,高丘往往道西東。非因斷簡垂遺德,誰識先民有古風。蚴蟉龍蛇碑石壞,喧啾鳥雀嘯臺空。不知馀澤歸何處,坐對寒煙意未窮。
畢公厘保巳多年,節鉞高開天府邊。飛挽津門饒轉運,灌輸留后復流泉。籌先借箸歸黔餉,蠹剔侵漁弼仔肩。仰給倥傯劉宴策,坐消棓克李常賢。素絲獨著羔羊節,丹鼎能令雞犬仙。一疏初衣方自乞,三公華膴便相捐。濯纓湖有芙蓉伴,祖道人攀鷟鳳韉。總是蒼生懷謝傅,東山未許其□□。
今朝初度七十九。家貧贏得詩千首。莫道萊山孤。人生漸坦途。秋花紅爛漫。白發風前看。含笑喚諸孫。為翁沾一樽。
訪庚辛成造化,常清凈童顏。哉表里得翛然。生真水纼,去復牽還。子投賢賢不面,庵辱教來干。分修煉在三關。人真宿契,悟放心閑。
九月離懷百柬過,綠衣人慣卻愁魔。一朝病劇飛書報,如此驚魂耐得么。
慕韓惜未挹清芬,望斷巴渝日暮云。一代高人偏命蹇,欲拋殘淚祭荒墳。
杖策尋古寺,深山縱所如。古木連溪橋,修篁夾細渠。翳然見人家,茅屋庭除虛。緬懷于此中,坦腹哦詩書。良朋三五人,列島南北居。興來相經過,直質返厥初。生與羲皇侶,歾與天地俱。
前人往往愛鐘王,才落霜毫趣便長。頗怪一時文翰譜,風流猶欠李云陽。
飲到更深無厭時,并肩侍女與扶持。醉來不問腰肢小,照影燈前舞柘枝。
當寧資賢輔,持危鞏圣圖。萬邦通禹貢,九德協皋謨。師出宜無敵,城降戒不屠。老臣空有策,何計徹神都。
鮮鮮白鷺羽,振振清江澨。露草寒已衰,風蘆近相蔽。飛鳴各自適,離居亦有次。雖愜江海情,終懷云霄志。君子思有則,畫者工取譬。儀羽庶可希,修潔誠所貴。
河朔名藩尊趙郡,刺史開司冠諸鎮。太行形勢控幽并,輩出衣冠跂廉藺。衰榮代謝苦不常,屢值天公降饑饉。繁華唯得夢中看,氓庶流離棄忠信。蘭臺極念濟此邦,繡斧多方簡豪俊。真材適見王吏部,攬轡登車氣逾振。焦禾待雨報秋成,貪吏聞風應解印。賢臣生世責非輕,莫使秋霜空染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