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弦古琴
寥寥誰是識琴心,
得趣元來不在音。
可惜伯牙猶未達,
絕弦當日恨徒深。
寥寥誰是識琴心,
得趣元來不在音。
可惜伯牙猶未達,
絕弦當日恨徒深。
世間寥寥無幾,有誰能真正理解琴中的心意?原來獲得樂趣,并不在于琴音本身。可惜伯牙還未能領悟此理,當日斷弦的遺憾,不過是徒然深切罷了。
琴心:琴中蘊含的心意、意趣。
元來:同“原來”。
伯牙:春秋時期著名琴師,與鐘子期為知音,鐘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彈。
絕弦:斷弦,指停止彈琴。
徒深:空自深切,白白深切。
此詩圍繞‘無弦古琴’展開,或創作于文人雅集或琴道研討情境中,反映古代文人對藝術本質‘得意忘言’的哲學追求。
全詩否定對琴音的執著,強調琴心與意趣的核心地位。借伯牙絕弦典故,指出其未悟琴道本質,深化對藝術真諦的思考,語言凝練,理趣交融。
銀濤漸溢江南路。泛短棹、輕帆去。破塊跳珠知幾度。竹窗新粉,藕池香碧,應在云深處。蕭蕭鶴發雖云暮。曾得神仙悟真句。久視長生親見語。離愁掃盡,更無慵困,怕甚黃梅雨。
小橋坐濯足,澗狹水流急。源頭夜雨多,落花漾露濕。
涂松市上漆溪濱,多少嗷嗷丐乞人。不道孤舟風雪里,老夫亦是一饑民。
綽約兩青娥,一笑遙相遇。何處問儂家,玉河雙柳樹。
莊生頗耐寒,意度殊落落。朱生特溫雅,可怪耽寂寞。二生皆能詩,過我出所作。不為世俗語,往往為驚愕。我詩常自疑,瘦澀不堪嚼。將為知己累,世議苦見搏。有讎緣有黨,相厄定何樂。避人亦足豪,閉戶專一壑。
廢壘無人顧,頹垣滿蓬蒿。誰能捐筋力,歲晚不償勞。獨有孤旅人,天窮無所逃。端來拾瓦礫,歲旱土不膏。崎嶇草棘中,欲刮一寸毛。喟然釋耒嘆,我廩何時高。
苕霅一時僧,千峰興欲乘。龍蛇隨北學,衣缽問南能。初地游方愜,彌天秀益增。誰知碧云句,侍者續傳燈。
西園檢春事,積雨斷馀紅。荼蘼壓高架,皎皎晚日烘。翠蔓點殘雪,清香度微風。幽人對之坐,瑩然此心同。徘徊不忍去,片月來高空。宛如萬玉娥,素袖舞云中。珠璣露顆綴,翠佩煙光籠。愛花不受折,枝柔刺盈叢。攜酒醉其下,慰此良夜終。
圣處終難舉似人,二三子在最情親。于中檢點平生看,香縷縈簾眇此身。
霞際浮玉青霏霏,吳中景物天下稀。三江入海作秋浪,五湖滿地搖夕暉。孤鶴忽與白鷺起,神龍或挾赤鱗飛。胡床抱膝但長嘯,丈夫安得為輕肥。
涌金斜轉青云路。溯袞袞、紅塵去。春色勾牽知幾度。月簾風幌,有人應在,唾線馀香處。年來不夢巫山暮。但苦憶、江南斷腸句。一笑匆匆何爾許。客情無奈,夜闌歸去,簌簌花空雨。
一間茅屋傍溪斜,三徑荒于靖節家。但得鶴糧隨分足,更須鋤月種梅花。
玉井芙蓉紅粉腮,何人移向月中栽。高軒忽漫看圖畫,疑是昭陽曉鏡開。
荒田雖浪莽,高庳各有適。下隰種粳稌,東原蒔棗栗。江南有蜀士,桑果已許乞。好竹不難栽,但恐鞭橫逸。仍須卜佳處,規以安我室。家僮燒枯草,走報暗井出。一飽未敢期,瓢飲已可必。
卻憶彌天秀,那知異地逢??统钶p九辨,勝賞挾千峰。徙倚林中屐,淹留靜夜鐘。何年投白社,一接虎溪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