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縷曲 送鄒二辭戍秦,用顧梁汾先生寄吳漢槎韻
與子神交久。羨藉甚、風流四海,誼敦朋友。五載囹圄催折盡,還剩沈腰添瘦。且抹卻、從前僝愁。夢醒云陽重訴別,問乾坤死不如生否。人世事,何須剖。
梨園大地皆生丑。任長安、關河層疊,好傳梅柳。夙昔鄒陽曾曳履,誰許啼猿空守。盡搦管、還推三壽。贏得柔之欣作伴,寫征圖、漫掛行裝后。拚劇醉,休回首。
與子神交久。羨藉甚、風流四海,誼敦朋友。五載囹圄催折盡,還剩沈腰添瘦。且抹卻、從前僝愁。夢醒云陽重訴別,問乾坤死不如生否。人世事,何須剖。
梨園大地皆生丑。任長安、關河層疊,好傳梅柳。夙昔鄒陽曾曳履,誰許啼猿空守。盡搦管、還推三壽。贏得柔之欣作伴,寫征圖、漫掛行裝后。拚劇醉,休回首。
與你神交已久。羨慕你聲名遠播、風流四海,友情真摯深厚。五年牢獄折磨幾乎將你摧毀,只剩得身形如沈約般消瘦。暫且抹去從前的煩惱愁悶吧。從云陽的獄中夢醒,再次訴說離別,試問這天地之間,是否死不如生?人間世事,何須刻意剖析。這世間如同梨園戲場,盡是丑態。任那長安關河層疊險阻,正好去傳播梅柳的生機。從前鄒陽曾在梁園曳履為客,誰能允許你如啼猿般空自守困?你握筆作文,還當推重長壽之福。有幸得柔之作伴,繪制征程圖卷,隨意掛在行囊之后。且拼卻一醉,不必再回首往事。
神交:精神相交,指未謀面而心意相通。
藉甚:聲名盛大,《史記·陸賈傳》:'陸生游漢廷公卿間,名聲藉甚。'
沈腰:用南朝沈約典故,《梁書·沈約傳》載其因多病而腰細,后代指消瘦。
僝(chán)愁:煩惱愁悶。
云陽:古有云陽縣,此處或代指牢獄(因漢時囚徒多解至云陽)。
鄒陽:西漢文學家,曾為梁孝王門客,此處借指鄒二,喻其才學。
搦(nuò)管:握筆,指寫作。
三壽:《詩經》有'三壽作朋',此處或指長壽,亦代指友人。
柔之:或為鄒二妻子之名,代指家人。
此詞為送友人鄒二前往秦地戍邊而作,用顧貞觀(梁汾)《金縷曲·寄吳漢槎》原韻。顧詞曾為被流放寧古塔的吳兆騫鳴不平,此詞或借其韻,暗合鄒二剛經歷'五載囹圄'之厄、又赴邊戍的遭遇。創作時當在鄒二出獄后即將啟程之際,作者以詞寄情,既慰其磨難,又勉其前行。
全詞以送別為線,交織牢獄之痛、世態之丑與友情之暖,既哀友人遭際,更勵其振作。用典自然,情感跌宕,既有歷史縱深,又具現實溫度,是清代送別詞中兼具思想性與藝術性的佳作。
七夕詩成少和章,中秋相約暨重陽。于今黃菊西風瘦,贏得靈前淚滿觴。
六日周行才兩程,孤帆落處傍荒城。顛風吹浪晚更急,密雨打篷燈半明。大芋高荷憶蕭瑟,亂蛩衰草伴凄清。秋深尚欠持螯約,惆悵寒蒲郭索聲。
云移月色爽人看,雨趁潮聲迅拍欄。自是與民同樂地,何妨一整復前歡。
寶帶長連錦帶長,兩條長水總牽腸。燕梢船上輕搖櫓,不采儂蓮到鏡香。
高高突起如蒼玉,萬古名高更幽獨。不向金門駕玉輿,卻作青山臥鄉曲。昔談不二法門中,鰲更劫換毗耶空。借問禪僧何處去,長鯨捲浪翻秋風。
萬井煙燈樂事新,夕當三五可憐春。東山慣挾如花妓,南陌多逢擲果人。鼓吹前驅沖夜市,金吾何處避香塵?溶溶月路波千頃,誰信凌波有洛神?
公子幽居湖水西,葦籬莎徑踏春泥。門前車馬有誰到,池上犁鋤還自攜。當檻柳枝垂葉短,出畦瓜蔓引花齊。幾時載酒從棲隱,日坐林陰聽鳥啼。
烏石蜿蜒勢若龍,中峰疊出玉芙蓉。四圍綠繞城邊水,幾點青來江上峰。宋主蒙塵留斷刻,唐儒罵賊有遺蹤。酒闌未盡登臨興,僧在翠微敲暮鐘。
百舌搬春春已透。長驛短亭芳草晝。家山腸斷欲歸人,風宿留。船津候。一夜朱顏煩惱瘦。不用尋思閑宇宙。倦鳥入林云返岫。小園自有四時花,鋪錦繡。鐘醇酎。盡勝累累懸印綬。
故鄉宛如昨,近郭多池臺。一別同心侶,無因數往來。
邇英肅肅曉霜清,玉宇時聞槁葉零。風過都城吹廣內,萬人笑語落中庭。銅瓶灑遍不勝寒,雨點勻圓凍未乾。回首曈眬朝日上,槐龍對舞覆衣冠。早歲西廂跪直言,起迎天步晚臨軒。何知老侍曾孫圣,欲泣龍髯吐復吞。講罷淵然似不勝,詩書默已契天心。高宗問答終垂世,未信諸儒測淺深。
素豪曾托。湘冥情弄筆,古思綿藐。問畫里、何許江南,盡煙送暝寒,黛舒春薄。石帚重來,畫能語、慰人離索。等殘山剩水,甚處買園,理料花藥。予懷喻君未若。又波鯨舍鵩,清徵酸角。漫說詞客凄涼,只天水無情,夢也荒卻。怨墨相思,怎寄語、燈前紅萼。正春來、憶人念往,淚痕暗落。
瓠落不解器,骯臟無緣官。朱郎抱此恨,終歲常鮮歡。家書破萬卷,生計才一簞。積憂苦熏心,獨以詩自寬。清于蟲鳴秋,淡若云出山。老眼久無人,一見為解顏。菰蒲葭葦中,英才得任安。向來三日款,共此一室閒。人事每乖誤,比復會面難。骎骎爭奪徒,臨淵涉危湍。日月老須鬢,百挽不一還。那知箕潁波,可以濯肺肝。我形已支離,乃學仍汗漫。會營南山廬,相與同歲寒。
十二雕欄盡白珩,賣花聲里唱流鶯。月來露濺胭脂瘦,風去云牽琥珀輕。瑤國龍須蘭麝藹,仙姬鳳骨玉香瑩。酣來忘卻千宮錦,倒臥瑤階碧漢橫。
赤火南流喪南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