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日
臘盡殘年冉冉過,又逢春日興偏多。
故應節序經千古,自信行藏老一窩。
生菜任教纖手送,新醪微覺寸心和。
乾坤俯仰無窮意,閒對東風一放歌。
臘盡殘年冉冉過,又逢春日興偏多。
故應節序經千古,自信行藏老一窩。
生菜任教纖手送,新醪微覺寸心和。
乾坤俯仰無窮意,閒對東風一放歌。
臘月將盡,一年在緩緩流逝中過去,又迎來立春日,興致格外多。季節的順序本就歷經千古,我自安于這一方天地。春菜任憑纖手遞來,新釀的酒讓我心頭和暖。天地間蘊含無窮意趣,我閑對春風放聲高歌。
臘盡:臘月將盡,指一年將結束。
冉冉:形容緩慢、逐漸的樣子。
節序:季節更替的順序。
行藏:行止,指出處進退,此處指自己的生活狀態。
生菜:立春日有吃春菜的習俗,稱“咬春”。
新醪(láo):新釀的酒。
乾坤:天地。
俯仰:低頭和抬頭,引申為觀察、感受。
推測為作者晚年立春日所作,此時歷經歲月沉淀,面對季節更替心境平和,在春日的生機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故寫下此詩記錄當下的興致與感悟。
此詩通過立春日的節令場景與個人感受,展現了對自然節序的順應與對生活的熱愛。語言質樸自然,情感真摯,于日常細微處見人生況味,體現了詩人安適自足的生活態度。
諸祠遍禱致無由,農事先貽玉食憂。倏忽瓊花鋪地遍,庸知天意為誰謀。貪看未許階前掃,凍壓翻疑瓦屋踣。三尺立深供一瞑,程門斯道許誰求。
佛山之麓,古洛之墟。有儒一宮,嚴邃翼如。青蘿相對,翹首踟躕。我有安宅,君有廣居。
坎泉上施心長泰,離火不炎身自涼。更把青編靜游目,絕無星暑到胡床。
比丘擬參室利,乞我一詩證明。久矣毗邪杜口,其柰菩薩求名。清涼自心自造,煩惱不滅不生。畢竟都無可贈,別有繻傳西行。
郎年十六少,十五女有馀。攜手西陵下,瓊瑤雙不如。
南閩不廢祥興朔,西蜀仍聞藝祖孫。會與英雄消積恨,直從龍鳳定中原。
歸來語向誰,白發故交稀。滿目亭臺好,傷心俗化微。慌迷攜鶴徑,慚過釣魚磯。童子何知我,猶嗤舊素衣。
去年今日設秋瓜,拜罷天孫喜色賒。移燭樓前同薄醉,斷紅雙臉殢殘霞。
游生落魄氣偏粗,散發扁舟下五湖。一自文題元晏后,太沖名已重三都。
著甚乾忙,人生只合糟丘老。一杯軟飽。從事齊能到。不讀離騷,恐怕愁難埽。春光好。醉時便倒。何處無芳草。
弭棹才假寐,擊汰已爭先。敞朗朝霞澈,驚明曉魄懸。萬尋仰危石,百丈窺重泉。叢枝上點點,崩溜下填填。
飄飖學仙侶,遺世在云山。盜啟元命秘,竊當生死關。金鼎蟠龍虎,三年養神丹。刀圭一入口,白日生羽翰。我欲往從之,脫屣諒非難。但恐逆天道,偷生詎能安。
有美西江彥,科名早出群。禮闈同校藝,芹泮共論文。死去嗟何及,訃來應忍聞。臨清施教地,人獨比河汾。
銀星堆擁萬人家,侵曉巡檐興未涯。欲斫瑤臺飧璧玉,更將陶鼎煮瓊花。沖寒不怕山驚馬,忽餓時聞樹叫鴉。莫遣東風便消釋,上元留對月精華。
十指本非捫虱具,半生何有結鶉時。道安一矢不相及,管領歲寒吟此詩。所不貸人惟世道,最無窮處是天機。昂藏池上霜楓樹,寒冷年年著錦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