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
寂寞楊居地,深藏一腐儒。
黃塵封斷簡,高臥常晏如。
為園任蕪穢,經年不荷鋤。
黠鼠齧瓶粟,坐視其棄馀。
閉關卻遠游,豈為出無驢。
古人謝干謁,曾無政府書。
折腰良獨難,那能曳長裾。
醉來但揮手,萬事姑徐徐。
靦顏畢駑力,誰智復誰愚。
寂寞楊居地,深藏一腐儒。
黃塵封斷簡,高臥常晏如。
為園任蕪穢,經年不荷鋤。
黠鼠齧瓶粟,坐視其棄馀。
閉關卻遠游,豈為出無驢。
古人謝干謁,曾無政府書。
折腰良獨難,那能曳長裾。
醉來但揮手,萬事姑徐徐。
靦顏畢駑力,誰智復誰愚。
楊先生居住的地方寂寞冷清,里面住著一位深居簡出的迂腐儒生。黃色的塵土覆蓋著殘缺的書籍,他高臥床上常常安閑自得。打理園子任其雜草叢生,整年都不扛鋤頭勞作。狡猾的老鼠啃食瓶中的粟米,他只是坐著看它們吃剩的殘渣。關閉家門拒絕遠游,難道是因為出門沒有驢子?古人拒絕為求官而拜謁,從未寫過請托的文書。彎腰事人實在難以做到,哪能去依附權貴。醉了就隨意揮手,所有事情暫且慢慢來。厚著臉皮耗盡愚鈍之力,誰又能說清誰聰明誰愚笨。
腐儒:迂腐的儒生,此處或為自嘲。
斷簡:殘缺的書籍,簡指古代竹簡。
晏如:安閑、平靜的樣子。
蕪穢(wú huì):雜草叢生。
荷鋤(hè chú):扛著鋤頭。
黠鼠(xiá shǔ):狡猾的老鼠。齧(niè):同“嚙”,咬。
干謁(gān yè):為求功名或利益而拜見權貴。
折腰:指屈身事人,出自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
曳長裾(yè cháng jū):拖著長衣襟,代指依附權貴。
靦顏(miǎn yán):厚著臉皮。駑力:愚鈍的能力。
此詩具體創作背景無明確史料記載。從“閉關卻遠游”“古人謝干謁”等句推測,可能作于詩人厭倦官場應酬、選擇隱居自守的時期,通過描寫自身閑適而略帶頹唐的生活,表達對束縛性世俗規則的反感。
全詩以“懶”為核心,通過描寫深居簡出、任園荒蕪、拒謁避世等生活細節,刻畫了一位不愿趨炎附勢、堅守自我的隱士形象,語言平淡卻生動,展現了對自由人格的追求與對世俗的疏離。
初春遍芳甸,千里靄盈矚。美人摘新英,步步玩春綠。 所思杳何處,宛在吳江曲??蓱z不得共芳菲, 日暮歸來淚滿衣。
十月二十一日,吾母太淑人生日也。今年九十,仰荷乾坤垂佑,賜以福壽康寧,愿益加景覆,令其耳目聰明,手足便順,五臟六腑,和氣流通,常獲平安之慶,子孫賢順,寸祿足以供甘旨也。 諸佛林中女壽星。千祥百福產心田。喜歸玉母初生地,滿勸麻姑不老泉。 吾夢佛,半千員。一年一佛護庭萱。數過九十從頭數,四百馀零一十年。
覓得個州兒,稍供彩戲。多謝天公為排備。一輪明月,醞作清廉滋味。傾入壽杯里,何妨醉。 我有祿書,呈母年萬計。八十三那里暨。便和兒算,恰一百四十地。這九千馀歲,長隨侍。
輪輻蓋軫,皆有職乎車,而軾獨若無所為者。雖然,去軾則吾未見其為完車也。軾乎,吾懼汝之不外飾也。天下之車,莫不由轍,而言車之功者,轍不與焉。雖然,車仆馬斃,而患亦不及轍,是轍者,善處乎禍福之間也。轍乎,吾知免矣。
帝里風光別是天?;ㄈ珏\繡柳如煙。還逢令節春三二,又慶慈闈歲八千。 斟壽斝,列長筵。子孫何以詠高年。各裒千首西湖什,一度生朝獻一篇。
彩結輕車五馬隨。傾城爭出看花枝。笙歌十里巖前去,燈火千門月下歸。 蓮炬引,老萊衣。蛾眉無數卷簾窺。誰知萬里逢燈夕,卻勝尋常三五時。
滿一望三時中(春三十日生),春景方明媚。又見蟠桃結子來,王母初筵啟。 無數桂林山,不盡漓江水??側虢癯郾?,永保千千歲。
吾家二老。前有高平生癸卯。若到今辰。詎止榮華九十齡。 共惟伯母。九十新年還又五。五五相承。好看重逢乙巳春。
滿二望三時,春景方明媚。又見蟠桃結子來,王母初筵啟。無數桂林山,不盡漓江水??側虢癯郾?,永保千千歲。
鳴呼!利害生于身,禮義根于心。伊此心喪于利害,而禮義以為虛也,故先生踽踽獨行斯世。而眾乃以為迂也。惟尚德者以為卓絕之行,而忠信者以為孚也;立義者以為不可犯,而達權者以為不可拘也。在吾先生,曾何有意?心與道合。泯然無際。無欲可以系羈兮,自克者知其難也;不立意以為言兮,知言者識其要也。德輶如毛,毛猶有倫;無聲無臭,夫何可親?鳴呼!先生之道,不可得而名也。伊言者反以為病兮,此心終不得而形也。惟泰山惟。以為高兮,日月以為明也;春風以為和兮,嚴霜以為清也。
在昔諸儒,各行其志;或得于數,或觀于禮;學者趣之。世濟其美。獨吾先生,淡乎無味;得味之真,死其乃已。
自某之見,七年于茲;含孕化育,以蕃以滋。天地其容我兮,父母其生之;君親其臨我兮,夫子其成之。欲報之心,何日忘之?先生有言,見于文字者有七分之心,繪于丹青者有七分之儀。七分之儀,固不可益;七分之心,猶或可推。而今而后,將筑室于伊、雒之濱,望先生之墓,以畢吾此生也。
鳴呼!夫子沒而微言絕,則固不可得而聞也。然天不言而四時行,地不而百物生。惟與二三子,洗心去智,格物去意,期默契斯道,在先生為未亡也。鳴呼!二三子之志,不待物而后見;先生之行,不待誄而后徵;然而山頹梁壞,何以寄情?凄風一奠,敬祖于庭;百年之恨,并此以傾。
尹子曰:先生之葬,洛人畏人黨,無敢送者,故祭文惟張繹、范域、孟厚及焞四人。乙夜,有素衣白馬至者,視之,邵溥也,乃附名焉。蓋溥亦有所畏而薄暮出城,是以后。又按:語錄云:先生以易傳授門人曰:“只說得七分,學者更須自體究。“故祭文有七分之語云。
青春都尉最風流,二十功成便拜侯。 金距斗雞過上苑,玉鞭騎馬出長楸。 熏香荀令偏憐少,傅粉何郎不解愁。 日暮吹簫楊柳陌,路人遙指鳳凰樓。 方塘似鏡草芊芊,初月如鉤未上弦。 新開金埒看調馬,舊賜銅山許鑄錢。 楊柳入樓吹玉笛,芙蓉出水妒花鈿。 今朝都尉如相顧,原脫長裾學少年。
弄晴臺館收煙候,時有燕泥香墜。宿酲未解,單衣初試,騰騰春思。前度桃花,去年人面,重門深閉。記彩鸞別后,青驄歸去,長亭路、芳塵起。 十二屏山遍倚。任蒼苔、點紅如綴。黃昏人靜,暖香吹月,一簾花碎。芳意婆娑,綠陰風雨,畫橋煙水。笑多情司馬,留春無計,濕青衫淚。
簾幕收燈斷續紅。歌臺人散彩云空。夜寒歸路噤魚龍。 宿醉未消花市月,芳心已逐柳塘風。丁寧鶯燕莫匆匆。
蘭斛藏香,梅瓶浸玉。爐煙半裊屏山曲。誰燒銀燭照黃昏,有人正倚蕭蕭竹。 白雪歌翻,紅牙板促。周郎自是難回目。禁寒不飲告推人,春風吹聚眉尖綠。
送春曾到百花洲。夕陽收。暮云留。想伴花神,騎鶴上揚州?;厥缀角槲兜匕丫?,更登樓。 相思南浦古津頭。未拿舟。已驚鷗。柳外歸鴉,點點是離愁。空倚陽關三疊曲,歌不盡,水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