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游彥明林園三首 其二
城郭繁華斷往還,林園幽闃養高閒。
花低暖蕊斜窺水,竹亞晴梢巧避山。
尊俎歲時君得意,風埃南北我何顏。
丹房藥鏡游心久,不惜哀矜洗病孱。
城郭繁華斷往還,林園幽闃養高閒。
花低暖蕊斜窺水,竹亞晴梢巧避山。
尊俎歲時君得意,風埃南北我何顏。
丹房藥鏡游心久,不惜哀矜洗病孱。
城市的繁華斷絕了往來,林園的幽靜滋養著高潔的清閑。低垂的暖花斜著窺視水面,壓彎的竹梢巧妙避開山巒。宴飲歲月中您盡享得意,南北風塵里我有何顏面?煉丹房與藥鏡已留心許久,不吝憐憫來洗去病弱之身。
幽闃(qù):幽靜,寂靜。
亞(y?。和ā皦骸保痛?。
尊俎(zūn zǔ):古代盛酒肉的器具,此處借指宴飲活動。
風埃:風塵,代指奔波勞碌的生活。
丹房藥鏡:煉丹的房室與制藥的器具,代指修道養生之事。
病孱(chán):體弱多病。
此詩為作者探訪友人游彥明林園時所作。通過對比城市的喧囂與林園的幽靜,反映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向往,以及面對自身漂泊境遇的復雜心境。
全詩以林園為核心,通過場景對比與細節刻畫,展現友人生活的閑適與自身的困頓,最終落腳于修道養身之愿,情感真摯,結構清晰,語言凝練。
移居入村宇,樹闕見城隍。云水雖堪畫,恩私不可忘。猿涎滴鶴氅,麈尾拂僧床。棄逐隨樵牧,何由報稻粱。
歌樂聽常稀,茅亭靜掩扉。槎來垂釣次,月落問安歸。遠客傳燒研,幽禽看衲衣。眼前無俗事,松雨蜀山輝。
華省支殘俸,寒蔬辦祭稀。
安墳對白閣,買石折朱衣。
蜀客彈琴哭,江鷗入宅飛。
帆吹佳句遠,不獨遍王畿。
半錫探寒流,別師猿鶴洲。
二三更后雨,四十字邊秋。
立塞吟霞石,敲鼙看雪樓。
扶親何處隱,驚夢入嵩丘。
竇嶺吟招隱,新詩滿集賢。
白衫春絮暖,紅紙夏云鮮。
琴纏江絲細,棋分海石圓。
因知醉公子,虛寫世人傳。
苔砌塔陰濃,朝回尚叫蛩。
粟征山縣欠,官轉水曹重。
燈照樓中雨,書求海上峰。
詩家無驟顯,一一古人蹤。
違拜旆旗前,松陰路半千。
樓沖高雪會,驛閉亂云眠。
榜掛臨江省,名題赴宅筵。
人求新蜀賦,應貴浣花箋。
曉起磬房前,真經誦百篇。
漱流星入齒,照鏡石差肩。
靜閉街西觀,存思海上仙。
閑聽說五岳,窮遍一根蓮。
野色迷亭曉,龍墀待押班。
帶涎移海木,兼雪寫湖山。
月白吟床冷,河清直印閑。
唐封三萬里,人偃翠微間。
極頂云兼凍,孤城露洗初。
共辭嵩少雪,久絕貝多書。
遠照雁行細,寒條狖掛虛。
分泉煎月色,憶就茗林居。
野人居止處,竹色與山光。
留客羞蔬飯,灑泉開草堂。
雨余松子落,風過術苗香。
盡日無炎暑,眠君青石床。
青門冢前別,道路武關西。
有寺云連石,無僧葉滿溪。
河長隨鳥盡,山遠與人齊。
覲省波濤縣,寒窗響曙雞。
九級聳蓮宮,晴登袖拂虹。
房廊窺井底,世界出籠中。
照牖三山火,吹鈴八極風。
細聞槎客語,遙辨海魚沖。
禁靜聲連北,江寒影在東。
謁師開秘鎖,塵日閉虛空。
竹房開處峭,迥掛半山燈。
石磬敲來穴,不知何代僧。
講歸雙袖雪,禪起一盂冰。
唯說黃桑屐,當時著秣陵。
東門罷相郡,此拜動京華。
落日開宵印,初燈見早麻。
鶴身紅旆拂,仙掌白云遮。
塞色侵三縣,河聲聒兩衙。
松根醒客酒,蓮座隱僧家。
一道帆飛直,中筵岳影斜。
書名尋雪石,澄鼎露金沙。
鎖合眠關吏,杯寒啄廟鴉。
分臺話嵩洛,賽雨戀煙霞。
樹谷期招隱,吟詩煮柏茶。
南山入谷游,去徹山南州。
下馬云未盡,聽猿星正稠。
印茶泉繞石,封國角吹樓。
遠宦有何興,貧兄無計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