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徐秀才十首 其七
鉤妙如悟禪,
去瑕等居讎。
學詩得是法,
善刀無全牛。
脫手希代珍,
愿子毋輕投。
袞袞譚項斯,
愧非古人儔。
鉤妙如悟禪,
去瑕等居讎。
學詩得是法,
善刀無全牛。
脫手希代珍,
愿子毋輕投。
袞袞譚項斯,
愧非古人儔。
捕捉詩中精妙如同領悟禪機,去除瑕疵要像對待仇敵般決絕。學習作詩若得此方法,便能如庖丁解牛般技藝純熟。寫出的作品皆是稀世珍寶,希望你不要輕易舍棄。不斷談論項斯這樣的詩人,慚愧自己難與古代賢才比肩。
鉤妙:捕捉精妙之處。
去瑕:去除瑕疵(指詩文中的不足)。居讎(chóu):當作仇敵對待。
善刀無全牛:化用《莊子·庖丁解牛》典故,比喻技藝純熟,處理問題游刃有余。
希代珍:稀世珍寶,指優秀的詩作。
袞袞(gǔn):連續不斷的樣子。項斯:唐代詩人,以詩才著稱,此處代指優秀詩人。
儔(chóu):同輩、同類。
此詩為作者與徐秀才唱和之作(次韻即按原詩韻腳和順序酬和)。創作背景或為二人探討詩歌創作時,作者以自身經驗總結學詩方法,既肯定徐秀才的努力,亦表達對古人的追慕。
全詩圍繞‘學詩之法’展開,強調嚴謹求精、技藝純熟的重要性,以比喻和典故說理,既具指導性又富文學性,體現了宋代文人對詩歌創作的深刻思考。
明哲煌煌,照臨無疆。丕承先志,嘉靖多方。
朝廷尊榮,民庶樂康。珍符來應,錫茲重光。
帷褰髦弁云從,
筆落魚龍角抵。
金風午夜長號,
東溟一浪千里。
行見月,杏花枝上新晴天。東風吹散鑾江煙,江南庭院春可憐,有人不肯上秋千。
行見月,白蓮池上弄纖纖。寶奩新開飛寶蟾,吳中深閨不捲簾,齊紈巧遮雙蛾尖。
雨微微,煙霏霏,小庭半拆紅薔薇。
鈿箏斜倚畫屏曲,零落幾行金雁飛。
蕭關夢斷無尋處,萬疊春波起南浦。
凌亂楊花撲繡簾,晚窗時有流鶯語。
十年兵甲夢,
投老卸戎裝。
有藥醫詩病,
無花惱夢香。
書明螢度幾,
簟冷竹遮床。
屬與公攜酒,
蹉跎換歲陽。
風卷暮云盡,鏡凈一天秋。試把鵝黃新酒,細酌散閑愁。西望群山千疊,眇眇飛鴻沒處,爽氣與俱浮。且盡尊中綠,不用嘆淹留。
對西風,歌妙曲,意綢繆。萬頃煙云奇變,所得過封侯。何事苦縈名利,便合綠蓑青笠,投紱早歸休。他日君尋我,小艇釣寒流。
閒里方知得此生,
癡人身外更經營。
君看坐賈行商輩,
誰復從容唱渭城。
山色蒼寒云釀雪
旗亭據榻興悠哉
曲生正欲相料理
催喚風流措措來
九邊烽火迫金臺,
客唱新添塞上哀。
更筑長城防不得,
鷲章南下老羌來。
圣主無為致太平,九重歡賞洽輿情。東風大地春如海,午夜星河火作城。魚躍鳶飛同化育,農歌社舞荷生成。鎬京侍宴榮恩遇,愿效賡歌答圣明。
天仗森森護翠華,從官如雨列簪花。教坊樂舞三千隊,燈市樓臺十萬家。寶座星回瞻御氣,宮壺春煖醉流霞。金吾此夜知無禁,處處笙歌語笑嘩。
仙根月窟記前因,
悵望天涯香滿輪。
暗祝吳剛斧休盡,
分香留待后游人。
御苑千行遠接天,
碧如輕浪細如煙。
只愁春去花如雪,
幾度臨風倍黯然。
秋淫天漏雨蕭蕭,
展葉抽條各自驕。
同作綠陰同蔽日,
如何修竹肯彈蕉。
至愛翻疑忍,瓊枝忽并凋。重泉寧不畏,大杖苦難饒。命厄天茫昧,魂游夜寂寥。見憐惟伯仲,生死總相邀。
避此真難索,方忻地有門。相將依止水,乏識痛冤魂。銜石寧填恨,號天欲叫閽。來生須早慧,好補爾親恩。
海思云悲亦易平。筐床夜夜待鐘鳴。鏡中容色未妨更。
遠信不從蒼雁索,殘書難與白魚爭。預愁明日酒瓶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