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亭公雜詠六首 其三 野山
誰鏟太嵩角,置向莘野前。
相看僅尋丈,宛若萬仞然。
清華發(fā)草樹,秀色生云煙。
下有謝安石,閉戶方高眠。
誰鏟太嵩角,置向莘野前。
相看僅尋丈,宛若萬仞然。
清華發(fā)草樹,秀色生云煙。
下有謝安石,閉戶方高眠。
是誰鏟下泰山、嵩山的一角,放置在莘野之前?近看不過尋丈之距,卻仿佛有萬仞之高。草木煥發(fā)清美光彩,云煙中生出靈秀之色。山下有位如謝安般的隱者,正閉門高臥。
太嵩:泰山與嵩山的并稱,均為五岳名山。
莘野:古地名,傳說商初賢相伊尹曾在此耕作,后泛指隱士居處。
尋丈:古代長度單位,八尺為尋,一丈為十尺,形容短小。
萬仞:古代七尺或八尺為一仞,萬仞極言山高。
清華:指草木清美明麗的色澤。
謝安石:即謝安,東晉名士,曾隱居東山,后出仕成就功業(yè),此處代指隱逸高士。
此詩為《野亭公雜詠六首》組詩其三,具體創(chuàng)作背景無明確史料記載。推測為詩人游歷山野時所作,借詠山抒懷,表達對自然之趣與隱逸生活的向往。
詩以奇崛想象起筆,通過‘尋丈’與‘萬仞’的反差寫山野小丘之態(tài),繼以草木云煙渲染靈秀,末借謝安典故點明隱逸之志,語言簡練而意蘊深遠,展現(xiàn)了對自然之美與高潔品格的雙重贊美。
革命策源地。念年時,風流人物,一堂濟濟。斬木揭竿當日事,誰識黨人深意。廿四載典章咸備。各有雄心難盡斂,灑憂時幾點新亭淚。驅(qū)猛獸,排洪水。劇憐舉世皆魑魅。幸頻年宣傳正義,籍資鼓吹。海外機關今散盡,碩果僅存而已。況公等都還健在。作史慚非牛馬走,嘆吾生也晚心逾醉。搜索遍,枯腸矣。
春滿維揚十萬家,先公曾此駐高牙。官廳寂寂留芳樹,舊館陰陰閉落花。祠下系鞍尋芍藥,樓前騎鶴聽琵琶。歸來不異當時事,一路東風帽影斜。
花不能言意可知,令君痛飲更無疑。但持白酒勸嘉客,直待瓊舟覆玉彝。負郭相君初擇地,看羊?qū)賴滓髟姟N峒邑M與花相厚,更問殘芳有幾枝。
肥紅盈盈錦步障,淺黃深深綠油幕。絕憐舊嫁小娉婷,一曲生香淚雙落。
箜篌朱字。夢覺參差是。不種仙家白玉子。著甚消□好事。桃花門外重重。一言半語相通。縈損題詩崔護,幾回南陌春風。
昨夜一歲除,今朝一歲長。如人暗書空,點畫自想像。春風依舊寒,底處有來往。居士亦赤窮,眉毛在眼上。
愁云殘雪滿燕關。深閨頻倚欄。鏡中誰與畫春山。啼痕損玉顏。憎畫舸,怨雕鞍。郎行何日還。湘江千古淚潺潺。誰留竹上斑。
一春閑卻花時候。小閣幽窗長獨守。晴云南浦夢還空,初月西樓眉也皺。馬嘶何日門前柳。脈脈盈盈相見后。心頭有事不難知,面上看誰真?zhèn)€瘦。
風雨晝酣秦地闊,關河春夢楚云低。
群山如龍驤,回瞰北郭門。四顧原野開,川谷雄吐吞。坡陁顯巒麓,蒼翠連丘樊。自笑蓮花卑,始覺太華尊。青天削芙蓉,彷佛難具論。鵝湖有良田,藹藹阡陌分。秋風禾黍登,春雨桑柘蕃。茍非耕鑿勞,曷以供晨昏。
西風來勸涼云去,天東放開金鏡。照野霜凝,入河桂濕,一一冰壺相映。殊方路永。更分破秋光,盡成悲境。有客躊躇,古庭空自吊孤影。江南朋舊在許,也能憐天際,詩思誰領。夢斷刀頭,書開蠆尾,別有相思隨定。憂心耿耿。對風鵲殘枝,露蛩荒井。斟酌姮娥,九秋宮殿冷。
弋綈革舄最仁賢。儉德自躬全。憂勤庶政,三十馀年。金風肅,秋漸老,攝調(diào)。忱恂遍,群祀號泣訴旻天。綴衣將出,神凝玉幾,一夜登仙。弓墮隔蒼煙。七月有來同軌,引紼動靈輇。凄愴淚潸然。行號巷哭,薤露聲傳。東城去路,驚濤忍見江船。憔悴山川。不禁簫鼓咽,山陰處,茂林修竹芊芊。望陵宮,應弗遠,金粟堆前。人徒慕戀,百神警待,盤翥驅(qū)先。戴鴻恩,空痛慕,淚珠連。千秋歲、功德寄華編。
蓐收肅金氣,西陸弦海月。秋蟬號階軒,感物憂不歇。良辰竟何許,大運有淪忽。天寒悲風生,夜久眾星沒。惻惻不忍言,哀歌逮明發(fā)。
崇天門下聽臚傳,臺閣聯(lián)翩四十年。今日懸車歸故里,杖藜攜酒落花前。
金馬山晴吐翠嵐,洞庭春酒憶黃柑。文章自出吳中格,不盡云霞耀日南。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