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江貫道百牛圖
幾年散放桃林后
馀四百蹄猶可騎
攬鏡掛書多自在
能騎惟有一凝之
幾年散放桃林后
馀四百蹄猶可騎
攬鏡掛書多自在
能騎惟有一凝之
多年前在桃林散放之后,剩下的百頭牛(四百蹄)仍然可以騎乘。它們或攬鏡自照,或掛書閑憩,自在悠閑,能夠被騎乘的只有那一頭專注的牛。
桃林:用典,出自《尚書·武成》'放牛于桃林之野',指周武王滅商后放牛的地方,此處代指和平時期的放牧環境。
四百蹄:牛每頭四蹄,四百蹄即一百頭牛(400÷4=100),以蹄代指牛的數量。
凝之:專注、專心的樣子,此處形容牛神態專注,易于駕馭。
江貫道為宋代畫家,擅畫牛,《百牛圖》以繪牛群百態著稱。此詩為題畫詩,當為詩人觀畫后所作,通過詩中對牛群狀態的描寫,可見其對畫作生動性的肯定,具體創作時間無考,約為宋代。
全詩圍繞《百牛圖》展開,以典故、數字與細節描寫,既再現畫中牛群散放后的自在之態,又突出單牛的專注可騎,簡潔傳神地贊賞了畫作的藝術魅力。
袖拂煙霞臥石磯,平田漠漠樹依依。碧天云靜鶴心遠,白露江寒雁影稀。微命未沾生不偶,老懷雖壯事多違。中條盡有誅茅處,一任王孫歸不歸。
玄暉既遒往,李白時一振。請看滄江流,萬古才不盡。
之子冰雪姿,冥心學仙真。官卑且勿念,況復憂其貧。邇來太白山,山勢凌秋旻。云盡月照夜,花開鳥鳴晨。閒居少公事,猿鶴為比鄰。采芝過林麓,釣魚游水濱。七年不得調,幽興如逸民。通塞任物理,聊用安此身。憶昔始相識,交情日相親。問君鍊藥說,秘之不肯陳。金液且莫采,何以制水銀。豈伊蓬萊中,無分追后塵。君今別我去,九關朝帝宸。功名信可就,慎勿煩精神。閬風青峨峨,海波白粼粼。他年重會面,笑盼桃花春。
柳映玉樓春日晚,雨細風輕煙草軟。畫堂鸚鵡語雕籠,金粉小屏猶半掩。香滅繡幃人寂寂,倚檻無言愁思遠。恨郎何處縱疏狂,長使含啼眉不展。
瀟灑東闌一樹春,雪膚冰骨月精神。朝云著處迷詩夢,暮雨來時想玉人。華屋洗妝歌小小,銀瓶推枕喚真真。紫微閣下繁華處,芍藥荼蘼總后塵。
萬象森羅動翠華,謫仙名擅地仙家。忽疑羽化隨青鳥,空記嵩呼隔彩霞。休計露盤承玉屑,枉徵云液就丹砂。兩龍勝跡空流水,流盡臨風野薺花。
白首輕微祿,清時早乞身。掛冠辭漢月,歸棹及王春。世事深杯得,閒情倦鳥親。無勞買山隱,家在五湖濱。
日南長至,第一義諦。未舉先行,討甚巴鼻。鲇魚上竹竿,一日一萬里。
接竹分來知幾年,云房長得潤枯禪。一從學士題詩后,吳下才聞有此泉。
淡日輕風細雨馀,陰陰溪柳映溪蒲。清流平岸舟行疾,野鳥時聞聲自呼。
晴日忽雷天乍變,怔了群峰,劈臉翻蛟電。卷地風來千樹顫,涳濛一派飛銀箭。誰譴蒼龍方寸亂,驟斂烏云,萬壑清如盥。漉漉陰崖巖溜漫,凈空朗朗垂虹見。
風閣招簾,月橋曳履。卅年猶夢花溪路。一回夢到一回驚,舊盟難覓前鷗鷺。浩劫流離,窮途嬉怒。怪他名字麟山誤。而今薄海慶升平,麟山應有卿云護。
長安桃李花,下有萬人行。人人各有役,一人牽一情。孜孜彼因利,汲汲此為名。相逢不相通,飛塵暗春城。白日夜還曉,青春歇復榮。黑發倏皓首,絕跡迨無生。
火龍騎日雪飛空,勁草亭亭不見風。臣亮南陽今未老,一鋤云碎日猶紅。
曾把桐鄉作故鄉,衙回系馬入斯堂。竇家五子榮丹桂,謝氏諸郎焚紫囊。乞得異花曾見種,釀成名酒許先嘗。潛然掩卷垂殘淚,不獨題詩愧老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