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自閶門放舟虞山
波軟畫橋明。客思鷗輕。官河柳外放船行。一樹斜陽紅欲濕,水樣蟬聲。
畫里好江城。遠岫青橫。想伊眉眼更盈盈。山色多情如舊識,翠撲簾旌。
波軟畫橋明。客思鷗輕。官河柳外放船行。一樹斜陽紅欲濕,水樣蟬聲。
畫里好江城。遠岫青橫。想伊眉眼更盈盈。山色多情如舊識,翠撲簾旌。
水波柔軟,畫橋在水面上顯得明亮。客居的思緒像鷗鳥一樣輕盈。在官河的柳樹外劃船前行。一樹斜陽的紅光像是要濕潤,蟬聲像水一樣清柔。這江城美如畫,遠處的山巒青碧橫臥。想象她的眉眼更加嬌美動人。山色多情如同舊友相識,翠綠的山色撲向簾幕。
閶門:蘇州古城西門,為春秋時吳國所建。
虞山:位于江蘇常熟,為江南名山。
官河:指官修的河道,此處或指蘇州至常熟的運河。
遠岫(xiù):遠處的山巒。
簾旌(jīng):簾幕,旌本指旗子,此處形容簾幕如旗般飄動。
此詞當為作者自蘇州閶門出發,乘船前往虞山途中所作。清代江南水路發達,閶門至虞山一線為文人常游之地,詞中描繪旅途所見,或反映作者彼時閑適的行旅心境。
全詞以“放舟”為線索,由近及遠勾勒江南水鄉畫卷,景中含情,將自然之美與人文情思交融。語言靈動清新,意象鮮活,展現了清代詞人對江南風物的細膩感知與詩意表達。
避地懷蘇子,孤芳迥絕群。
高風秦博士,逸操漢徵君。
亂世容閑臥,斯人不可聞。
廊碑重撫讀,湖氣冷斜曛。
寒云黯黯日模糊,南有蒼厓對撚須。今夕孤舟不成寐,白鷗飛盡我跏趺。
北風半夜卷滄溟,杖屨船頭候曉晴。滿目寒云吹不散,一帆細雨濕湯瓶。
萬古青山自落暉,白鷗穿破水云飛。孤舟江畔無情思,閒與兒童詠綠衣。
北風何事更長吹,盡日孤帆逗水湄。吟遍天涯歸未得,江神應愛石齋詩。
娉娉聞道似輕盈。好佳名。也堪稱。楚觀云歸,重見小樊驚。豆蔻梢頭春尚淺,嬌未顧,已傾城。
章臺休詠舊青青。惹離情。恨難平。無事飛花,撩亂撲旗亭。不似劉郎春草小,能步步,伴人行。
王座苔衣,拜遺像紫髯如乍。想當日周郎陸弟,一時聲價。乞食肯從張子布?舉杯但屬甘興霸。看尋常談笑敵曹劉,分區夏。
南北限,長江跨。樓櫓動,降旗詐。歡六朝割據,從來誰亞?原廟尚存龍虎地,春秋未輟雞豚社。剩山圍衰草女墻空,寒潮打。
羽謝鸞翹翠,冠羞鶴頂紅。
蹁躚縞袂舞東風。最是銀屏如鏡月明中。
信有文章美,全勝藻績工。
天階獻瑞杳難同。冰雪伶俜故國老樊籠。
老去休驚節物催。菊花端的為君開。
攜壺幸有齊山客,懷古還如單父臺。
松掩映,水縈回。使君強健得重來。
不須細把茱萸看,且盡豐年酒一杯。
煙云清處曉霞飛,萬里滔滔映紫微。
靈液渺茫浮淑氣,孤峰峍崒照晴暉。
花翻浪涌疑天色,風動帆張共德威。
晝夜如斯莫間歇,體乾勉已識璿璣。
千里飛流通楚煙,三津濁浪引巴川。
西南揚子源何極,一望瀰漫桂楫前。
羊角飆馳吹驟雨,魚鱗云起合瑤天。
遠見青龍浮浦上,乍疑白馬戲濤邊。
檣動相風烏并轉,纜移立堠鷺齊牽。
孤樹蒼茫難辨影,驚湍蕩漾不成圓。
何處榜人歌扣枻,更逢津吏醉持船。
艑遇軻峨知賈客,髻梳倭墮學江仙。
漁童晝自催鳴鼓,姹女時能工數錢。
底事狂夫書不到,別離經歲又經年。
泉鳴一澗長,云去兩崖碧。
結茅背松坡,境偏絕塵跡。
堅坐閱古書,可以永終日。
皎皎白駒場,逍遙幸相即。
天際煙波浮,巖畔漁舟小。
近晚未收緡,夕陽在林杪。
世事了無聞,取適如君少。
紅蓼叢邊雙鷺飛,
波痕翻動碧琉璃。
須臾相趁卻回首,
斜立垂楊煙外枝。
倦客新豐,貂裘敝、征塵滿目。彈短鋏、青蛇三尺,浩歌誰續。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國。嘆詩書、萬卷致君人,番沈陸。
休感嘆,年華促。人易老,歡難足。有玉人憐我,為簪黃菊。且置請纓封萬戶,竟須賣劍酬黃犢。嘆當年、寂寞賈長沙,傷時哭。
斲我千年質,成茲數寸瑿。
當從黑白辨,豈問姓名題。
愿效文章用,寧辭肌骨刲。
先生無浪語,略為究端倪。
捧海澆螢意氣遒,
處囊幾個得封侯。
風胡薛燭無人問,
誰信寒光出斗牛。
舟居苦逼窄,溽暑相侵虐。
中天馭火輪,赫赫悲爇燋。
煽炙水沸騰,氣熱殷湯鑊。
咫尺幾席間,眠坐兩難著。
紈搖腕力疲,汗濕身衣縛。
癡蠅逐不開,撲面恣飛掠。
長晝愈綿綿,縈纏方寸惡。
推篷眄遠村,綠樹紛交錯。
心馳足欲隨,境隔情空托。
豈無舶趠風,吹來溫似灼。
安得雨如繩,系彼火云腳。
飄涼遍宇中,頓使炎威卻。
心期一笑開,趺坐資情酌。
君恩曾未報涓埃,
便學淵明歸去來。
盡日從容無一事,
好花猶自倩人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