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送張說上集賢學士賜宴
圖書應明主,策府宴嘉賓。
臺曜臨東壁,干光自北辰。
網羅窮象系,述作究天人。
圣酒千鐘洽,仙廚百味陳。
成山徒可仰,涉海詎知津。
幸逢文教盛,還睹頌聲新。
圖書應明主,策府宴嘉賓。
臺曜臨東壁,干光自北辰。
網羅窮象系,述作究天人。
圣酒千鐘洽,仙廚百味陳。
成山徒可仰,涉海詎知津。
幸逢文教盛,還睹頌聲新。
圖書典籍順應明主之意,策府之中宴請嘉賓。臺星照耀著東壁星區,帝王的光輝來自北極星。廣泛搜羅窮盡《周易》的象數義理,著述探究天道與人事。圣上賞賜的美酒千鐘暢飲,仙廚里百味佳肴陳列。堆積成山的學問只能仰望,涉足學海哪里知道渡口。有幸遇到文化教育昌盛之時,又看到新的頌歌之聲。
應:順應。
策府:帝王藏書之所。
臺曜:三臺星的光輝,這里借指朝廷官員。東壁:星名,主文章。
干光:帝王的光輝。北辰:北極星,喻指帝王。
象系:《周易》的象辭與系辭。
究天人:探究天道和人事的關系。
洽:暢快。
詎:豈,怎。
文教:文化教育。
此詩為奉和皇帝之作。在唐朝,文化繁榮,集賢院是重要的文化機構。皇帝為張說等學士賜宴,作者奉命作詩以和,創作時間應是在朝廷文化活動興盛之時,當時作者懷著對皇帝和文化活動的尊崇之情而作。
這首詩是應制詩,主旨是贊頌皇帝重視文化、宴請賢才,展現文化繁榮。其特點是語言莊重典雅,體現了當時宮廷詩歌的風格,在文學史上反映了唐朝宮廷文化活動的一個側面。
豐渚羅浮共毓靈,喜逢浴佛得寧馨。
璽書已報車增蓋,筦簟曾占旆綴鈴。
善積相門貽相種,天開文運誕文星。
他年印綬重登閣,名姓先聯千佛經。
夢里曾陪別墅棋,覺來殘月滿高枝。
久聞說法頭爭點,翻恨多言舌似錐。
無路自傷狂阮籍,有心難托老要離。
明朝又掛孤帆去,水不蕭蕭歌亦悲。
千里晴云接鳳崗。當時人意正茫茫。
目如秋水歌聲慢,臉勝春冰月影涼。
扃繡戶,對蘭房。共誰聽雨話連床。
天涯咫尺無多遠,珠箔飄燈是謝堂。
康樂城頭夜飛雪,雪花變作仙翁發。仙翁一笑走仙京,眾仙擁入仙官列。
仙官行年七十六,仙官官乃在蠻服。青童侍史盡蠻人,顧視顰眉厭凡濁。
開堂揮散童與史,入室呼齊孫與子。爾曹為我孕云礽,執塵抱琴吾可使。
大兒聞言向婦謀,小兒聞言對妾愁。阿孫近前為翁語,翁果索此無難酬。
一年一孫生一子,兩年眾孫生不休。十年曾孫競趨走,廿年阿孫紛白頭。
阿孫頭白兒死半,翁反還童色精悍。孫曾簇若市朝趨,以首頷之難識面。
應門掃徑紛有余,一日一更勞弗遍。前年曾孫又生子,一未脫襁又一見。
阿翁大笑喜出汗,顧后失前心意亂。曾玄兩手抱不盡,分置膝頭先后換。
或來捋髭白鑷斷,或來索哺衣牽綻。或來呵殿導升輿,或來涂抹橫翻案。
咿咿啞啞滿室春,中婦少婦喧難分。中年但期子生子,今日竟見孫攜孫。
誰知阿翁喜亦傷,終朝苦為含飴忙。一餐須得五斗粟,幾使飼鶴無余糧。
一官傴僂十八載,至今尋思轉生悔。不悔官卑與宦貧,悔見兒孫爭濟濟。
翁乎此悔絕無倫,稀世盛瑞懸公身。魏徵五世笏僅在,啟期三樂年誰臻。
繄我先皇曠代福,余慶尚及今臣民。吾宗此福已僅見,曾不若翁尤衍蕃。
況翁更在未掛冠,罕事亙古無流傳。生男更當無影異,還童定覺雞窠寬。
溯我交翁及三歲,中間數別逾寒暄。昨來城中一訪我,見面精采輝朝暾。
擘窠草書為我作,釵劃薤倒無崩顛。一時同官競乞字,具脯作醢為開樽。
樽前試問別來事,第一曾玄增幾人。翁笑嚇嚇屈指數,屈盡十指又復伸。
伸長屈短費思索,道我衰耄記不真。語余起立再謝走,手不曳杖似鹿奔。
城中故人遍叩門,一一問訊情逾敦。遮攀愿聞導養術,翁笑固問曰無聞。
但云愛民愛物如愛己,天與壽考能綿綿。又云愛民愛物似愛子,天與孫子宜振振。
展軸全非故我。
相對渾疑兩個。
甚矣嘆吾衰,不是尋常摧挫。
無那。無那。
此事怎生躲過。
新來鈇鉞授當才,
岳下浮云日日開。
易得成功難更好,
鼎和諸將熟栽培。
勝地環江渚,樓居俯岸沙。
夐吞銀漢窅,高傍碧空斜。
曲徑低飛鳥,長波漾落花。
青藜宵隱映,翠竹曉交加。
林影侵書幌,川光上釣槎。
汀寒浮月露,山晚護云霞。
眺遠晴偏適,臨清景更佳。
桃源仙客境,栗里逸人家。
一自登朝著,空驚歷歲華。
昔時游賞處,惆悵隔天涯。
扶定寒香冉冉來,輕云纖月共徘徊。
罷妝風韻全關慧,郁性溫柔別是才。
微露隱腸知我解,頻支倦態厭人猜。
相看一種悲愁味,畫盡宣爐寸寸灰。
五百生中受屈,祇緣不識個落字。百千眾中較量,祇緣不識個昧字。
都來兩字淆訛,陷卻多少平直。
維摩病,說盡道理。龍翔病,咳嗽不已。咳嗽不已,說盡道理。說盡道理,咳嗽不已。
本是長江湊風冷,卻教露柱患頭風。
團圞擘不破,瀟灑覷不見。喚作正法眼,入地獄如箭。
濃將紅粉傅了面,滿把真珠蓋卻頭。不識佳人真面目,空教人唱小涼州。
外庭公事近金稀,
瑯鈕金跗試墨池。
清景殿前春晝永,
百篇書事寫新詩。
游山玩水事尋常,
早晚歸來鬢欲霜。
踏破草鞋回首看,
數聲猿叫白云鄉。
伊汝投簪日,憐余罥網羅。江湖鴻雁絕,道路虎狼多。萬死還鄉井,潛身葺薜蘿。天涯歲仍晚,無路覓羊何。
仲夏辭梁地,中秋出夏臺。醉行燕市月,留滯菊花杯。日暮千行淚,天寒一雁來。亦知張季子,不為食鱸回。
弱冠真憐汝,投閑更可哀。山高桐柏觀,水曲范滂臺。假寐憑巖桂,潛行倚岸梅。此時誰借問,日短暮寒催。
潮聲聒耳雨聲催,幾日垂頭興盡灰。
紅白好花開易落,文章老友去還來。
書緣窗暗生離我,酒為愁多怕舉杯。
坐臥不能頻徙倚,補天誰是女媧材。
韶光不怨匆匆去。只怊悵,年華誤。目斷游絲情一縷。斷橋流水,夕陽飛絮,可是春歸路。
樓頭盡日還凝佇。欲訴閑愁向誰訴。蕙渚花飛天又暮。醒時如醉,醉時如夢,夢也何曾作。
古榕陰里屐痕微,百折危闌入翠微。
澤國春深煙雨合,荒臺草滿杜鵑飛。
孤舟萬里誰輕到,二水三山我欲歸。
似聽秦淮歌管動,湘橋鐙火映江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