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江南 其三
江北好,
萬柳照明漪。
黃月有鴉啼壞葉,
綠云如馬系殘枝。
想見冶春時。
江北好,
萬柳照明漪。
黃月有鴉啼壞葉,
綠云如馬系殘枝。
想見冶春時。
江北的景色真好,千萬株柳樹映照在清澈的水波中。昏黃的月光下,烏鴉在枯敗的枝葉間啼叫;綠柳如云朵般茂密,枝條垂落似駿馬系在殘留的枝椏上。由此可以想見春日游樂時的美好景象。
明漪(yī):清澈的水波,漪指水面的波紋。
黃月:指月色昏黃,可能是黃昏或深夜的月光。
壞葉:枯敗、凋落的樹葉。
綠云:形容柳葉茂密如云,代指柳樹。
冶春:指春日里的游賞活動,或形容春天的艷麗景色。
此詞具體創作背景無明確史料記載,推測為作者春日游歷江北時所作。通過對江北柳色、月色、鴉啼等細節的觀察,結合對“冶春”盛景的聯想,展現了對江北春景的關注與喜愛。
全詞以“江北好”總領,通過柳、月、鴉等意象描繪春景,既有眼前實景(萬柳映波、鴉啼壞葉),又有想象虛景(冶春之樂),虛實相生,簡潔生動地表達了對江北春日的贊美之情,體現了小令含蓄凝練的特點。
雪擁頻回馬,山寒少見人。歲長不記歷,風暖即知春。泉石謀生薄,煙霞即事新。此中有真隱,能望豈能親。
濩落無容物,嵚埼可笑人。唯當荷農笠,不稱薦華紳。宦味真韁鎖,生涯累水薪。窮途計安出,祗是有沾巾。絮亂東風急,花飛雜樹稠。離家王粲恨,贈婦彥先愁。樵浦連檣度,旗亭數蓋留。癡人了官事,歸釣誤楂頭。
長干道上含情別,明月樓前入夢頻。同是老年仍在客,如今莫說故鄉人。
坡山渡口春草齊,番山謝豹山中啼。可憐一夜瀟瀟雨,猶向東風憶蜀西。
脈脈靈泉一派通,瀕江石壁翠撐空。浮沉舟子波濤里,濃淡嵐光煙雨中。上界神仙隔縹緲,五更鐘磬響丁東。同來已辦登山屐,行到山窮興未窮。
暗中摸索不難知,眼里輪囷卻見稀。行地徑須先八駿,刺天終不羨群飛。
幾歲風塵海甸昏,如公那得獨衡門。焚魚學士跡空秘,衣白山人禮自尊。桂樹攀援聊賦隱,桃花開落竟忘言。英雄出處元無定,不見南陽與渭村。
德壽雙全慶澤深,孟陶家教足規箴。封章炳耀清朝寵,色養怡愉孝子心。忍聽慈烏啼月夜,驚看吊鶴下云林。升堂一別難重見,悵望番山淚不禁。
寢瘵謝人徒,滅跡入云峰。巖壑寓耳目,歡愛隔音容。永絕賞心望,長懷莫與同。末路值令弟,開顏披心胸。
處處村煙傍晚浮。閑行倦坐曲江頭。最憐野渡疏楊岸,一段斜陽三兩鷗。風細細,水悠悠。為誰多意總凝眸。浮云卷起西山去,一片孤帆晚未收。
誰教閹宦作權臣,肅代優游到敬文。三子謀疏誰不道,泄機也合罪劉蕡。
春光將暮。見嫩柳拖煙,嬌花染霧。頃刻間風雨。把堂上深恩,閨中遺事,贊火留餳,都付卻、落花飛絮。又何心、挈榼提壺,斗草踏青盈路。子規啼,蝴蝶舞,遍南北山頭、紙灰綠醑,奠一丘黃土。嘆海角飄零,湘陰凄楚。無主泉扃,也難得、有情雞黍。畫角聲、吹落梅花,又帶離愁歸去。
沾恩幾載入承明,云冷漁磯白鶴盟。忽見新圖被山惱,欲辭簪組乞歸耕。
書來寄我薛公詩,磊落襟期尉我思。所謂伊人在空谷,公侯逸豫鎮無期。
乘月戒征儔,嬋娟伴客舟。晚晴搖水態,風靜聽溪流。色帶銀河滿,寒生獨樹秋。那堪正漂泊,萬里寄滄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