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李忠簡公祠
嶺表滄桑不計年,珠江風景故依然。孤忠節氣知能幾,一代文章孰敢先。御榻抗言如尚在,梅花詩句至今傳。慚余后學摳衣日,想像高標海國前。
嶺表滄桑不計年,珠江風景故依然。孤忠節氣知能幾,一代文章孰敢先。御榻抗言如尚在,梅花詩句至今傳。慚余后學摳衣日,想像高標海國前。
不是通侯貴,
還應貢禹彈。
只應好形制,
自己愧彫殘。
人壽罕百年,五十倏焉至。
至道了無聞,容鬢日凋瘁。
檉老質易朽,松蒼色彌翠。
令德不克崇,年高反滋累。
當及未衰時,晚節早自勵。
短世風驚雨過,
成功夢迷酒酣。
草玄不妨準易,
論詩終近周南。
風流不見謝臨川,俊逸空慚李謫仙。
得句向人誰可否,論交于世幾方圓。
小車望斷幽花外,短屐行來古樹邊。
落日在庭猶擁彗,不勝春思滿離筵。
輕風裊裊泛崇光,
長恨司花不與香。
春睡一聲鶯喚起,
卻教老眼見啼妝。
絕代才華馬季常,
將軍家本富青霜。
白眉文學尤稱最,
更有奇思廣武鄉。
出塞行行如出戰,
銜蘆寂寂類銜枚。
平沙夜宿排形勢,
誰為王師破得來。
野館西風叢桂開,天長猶阻朔鴻來。
憂時應念山公啟,作賦空慚水部才。
一臥煙霞違漢署,幾看烽火望燕臺。
清秋河岳堪藜杖,莫動江南庾信哀。
吐握常開北海尊,三吳士女昔沾恩。探驪藝苑傳仙筆,化鶴桑田憶夢痕。汲古曾稽中壘傳,學詩欲叩魯班門。前人牙慧休重拾,手澤長真十卷存。
稽首慈云禮世尊,我聞如是莫酬恩。金鯢胡耇春難老,玉蝀清游月有痕。謝韞因風慚詠絮,袁安臥雪不開門。舞雩沂水饒真契,溫伯無言道已存。
酌兕思稱竹葉尊,司書辟蠹學長恩。相思南國拈紅豆,入望西山掃黛痕。舊稿手鈔《居士集》,新廬指點大乘門。閒游古寺溫詩夢,留得枯荷葉半存。
治郡愧坐嘯,歸田服躬耕。
始覺少年誤,浪作萬里行。
書傳極古汲,詞藝爭先鳴。
豈知老欲死,一事終無成。
之子初游遠,物務思經營。
北望中原闊,東視長江傾。
金陵冠蓋地,豈無倒屣迎。
心賞少不至,謹無負平生。
識君未三月,別君遽萬里。自疑非丈夫,淚落不能止。
識君未三月,別君遽萬里。終不為君恨,天地有正氣。
識君未三月,別君遽萬里。應思生才難,莫負乾坤意。
此行比游學,十年觀造詣。炎荒無友生,神交李伯紀。
慷慨出門去,默與千秋期。飽吃惠州飯,少和淵明詩。
我觀古丈夫,揮手構寰區。節士非得已,矧彼章句儒。
六籍垂世意,豈為崇簡書。心丹宜細煉,為邦者如愚。
筆陣萬人敵,風韻玉壺冰。文章萬丈光焰,論價抵連城。小試馮川三異,無數成陰桃李,寒谷自春生。奏牘三千字,晁董已銷聲。
璽書下,天尺五,運千齡。長安知在何處,指點日邊明。看取綸巾羽扇,靜掃神州赤縣,功業小良平。翻笑凌煙閣,雙鬢半星星。
雄關橫截嶪,上捫參與辰。
千梯爭樹杪,百轉仍山唇。
西風吹落葉,颯颯恐行人。
攀蘿苦登頓,大石何輪囷。
層崖間冰雪,陰?失昏晨。
足底不敢窺,恐有蛟龍嗔。
我讀蔚宗香傳,
文章不減二班。
誤以甲為淺俗,
卻知麝要防閑。
焦桐古制作,乃是爨下材。金徽燦星斗,玉軫調風雷。寶之不欲彈,撫視日幾回。囊韜籍文錦,有待知音來。
冶金鑄為劍,精光射牛斗。鋒铓帶血腥,曾斬樓蘭首。朅來開石函,忍作蛟龍吼。不將持贈人,當世承平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