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仙峰
嵯峨山勢傍云天,試問誰來此望仙。終日望仙仙不見,始知仙道若茫然。
嵯峨山勢傍云天,試問誰來此望仙。終日望仙仙不見,始知仙道若茫然。
丹穴有靈鳳,生為百禽王。苞采備五色,和鳴應時康。
豈期鸚鵡子,潛身來南方。雖具明慧性,其才本非良。
逢迎恃巧舌,百變如笙簧。一朝惑鳳聽,剪拂置高岡。
既竊竹實食,又傍梧枝翔。遂使燕雀輩,聞聲互游揚。
公然鹓鷺前,爪嘴夸擅場。肯顧不密危,形勢日鴟張。
秋天下雕鶚,搏擊乘嚴霜。力逐鸚鵡去,為鳳立紀綱。
從此羽翼戢,下上安厥常。宋都鹢早退,魯門鳥盡藏。
廓然六合清,梟鸞各分行。來儀指虞廷,萬古頌德昌。
水沙連在萬山中,一嶼環湖映碧空。員頂凈明傍作屋,渡頭煙火小舟通。
土乘水上作浮田,竹木交加草蔓延。最是此間勤稼穡,能同輸賦足豐年。
湖中員嶼外重溪,三跨橫藤人自迷。此境若非番社異,武陵洞口認花蹊。
淵明甫涉知命,
汲汲登皋臨流。
儂長渠三十歲,
故當秉燭出游。
山翁何處是便宜,
正是溪頭雨足時。
水鳥傍人飛又去,
一灣新綠繞長堤。
歲月閑中老,容華暗里消。
清槐好為系征舠。濃綠染長橋。
聽雨僧廬靜,尋詩竹院遙。
燭花落盡又頻挑。不寢費蘭膏。
半畝宮墻布席壇,煙光云影繞干闌。
巖蒸云氣晴能雨,樹挾風聲夏欲寒。
隱幾亦山青未了,開窗滿目界真寬。
蹊間有客徘徊處,好把心茅仔細看。
西山忽作暮捲勢,長蜺噀水驅炎暉。雷車震動吹海立,火傘退避如鹢飛。天公不憚翻覆手,客醉何惜淋浪衣。云收暑退夜空闊,歸路已覺星河稀。
湖山十里圍萬井,煙云過盡迎朝暉。連巒得雨有馀態,歸鷺倚風無限飛。田頭遠布翠縠浪,池上暗濕紅裙衣。山翁何惜一倒載,及此訟簡人已稀。
蓬萊秦望兩如峙,中有萬頃浮光暉。自憐俗吏腳不歷,每欣奇觀身欲飛。芃芃布野翠捲浪,靄靄出袖云為衣。詩材滿目供不盡,只恐寡和詩人稀。
身世悠悠不系舟,
得隨流處且隨流。
今朝有酒今朝醉,
明日無錢明日愁。
寧須較短復論長,
拖白施朱亦兩忘。
有羨廣平能草賦,
病來無緒不成章。
徙倚雕欄坐夜遲,
花間明月瘦寒枝。
合歡縱得回新寵,
零落須教異舊時。
七十二君輦道荒,云亭蹤跡俱微茫。祖龍之碑既無字,金函玉檢疑荒唐。
開元天子履全盛,意氣直欲無軒皇。東封自古稱大典,遂令下詔開明堂。
勒銘大抵示符瑞,揮灑御墨輝天章。高文或出燕許手,長篇大幅何煌煌。
當時海宇本殷富,發揚蹈厲窮鋪張。八分淋漓六百字,穹崖屹立三丈強。
芝英鶴頭體制別,筆勢仿佛酸棗兼中郎。焦山鶴銘鼎銘何足數,庶與朱陵洞天岣嶁銘相方。
惜哉天寶末,諸楊亂其綱。風塵澒洞一朝起,鼙鼓動地來漁陽。
珠沈玉碎銅狄毀,惟有此碑終古垂琳瑯。毋乃鬼神自有木甲護,不然安得風饕雨虐依舊光芒長。
流傳完本世間少,頗思拓之以硬黃。他時攜歸向吳會,什襲珍作蕭齋藏。
奈何梯青躡翠必鉅費,而我羞澀垂空囊。聳肩仰面百遍讀,口角流沫神揚揚。
信知岱宗大觀此第一,秦松漢柏皆枯僵。
燈光月色爛盈門,舊德群公喜接援。帝里九衢當此夕,人間三節屬初元。才高白雪閒題句,漏促銅壺細倒尊。清賞叨逢欣盛世,瑞星遙見映薇垣。
疏慵曾托李膺門,此日欣承上宰援。共仰銓衡歌襲美,敢因鼎鉉祝調元。魏公垂晚功尤著,司馬重來道益尊。三十年前修史手,載將彤筆赴臺垣。
軺車乍息入都門,誼辱銓卿特見援。已叨文飲陪諸老,況直佳辰屆上元。明月照簾翻舞袖,清歌按節緩芳尊。卻思當日咨詢處,愁劇逢人說塞垣。
湖光分別浦,嶺路過前村。
泉石相縈帶,云煙互吐吞。
耕犁無易業,鄰曲有通婚。
試覓誅茆地,吾將遺子孫。
一番雨過釀輕寒,
七月南塘水半竿。
最是重來好風景,
秋光如染隔林看。
密意珊瑚帶,深情翡翠卮。
人前隱笑動蛾眉,嬌多語故遲。
為有愁中態,都成夢里思。
當初錯處也相宜,何況總宜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