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虎丘
豪華自古說蘇州,
近郭嵓巒此最幽。
何事玉鳧仍故物,
當時金虎但荒丘。
千人石在聽經杳,
雙劍池空草色秋。
倚遍危欄更回首,
晚鴉無數夕枝頭。
豪華自古說蘇州,
近郭嵓巒此最幽。
何事玉鳧仍故物,
當時金虎但荒丘。
千人石在聽經杳,
雙劍池空草色秋。
倚遍危欄更回首,
晚鴉無數夕枝頭。
自古以來蘇州就以繁華著稱,城郊的山巒中這里最為幽靜。為何玉鳧還是舊時的模樣,當年的金虎卻只剩荒涼的山丘。千人石還在,聽經的聲音卻已消失;雙劍池已空,只有秋草萋萋。倚遍高而險的欄桿再回頭望去,無數晚鴉棲息在黃昏的枝頭。
郭:外城,近郭指城郊。
嵓(yán)巒:同“巖巒”,指山巒。
玉鳧(fú):玉制的野鴨,可能指虎丘的古物或裝飾。
金虎:或指虎丘的舊稱或傳說中的金虎遺跡,此處代指歷史盛景。
千人石:虎丘景點,傳說東晉高僧竺道生曾在此講經,千人列坐聆聽。
雙劍池:虎丘景點,傳為吳王闔閭葬劍處,池形狹長如雙劍。
危欄:高而險的欄桿。
夕枝:黃昏時的樹枝。
此詩應為詩人游覽蘇州虎丘時所作?;⑶馂閰堑孛麆?,承載諸多歷史傳說。詩人面對眼前幽靜的山水與荒廢的古跡,觸景生情,寫下對古今變遷的感慨。
詩以“豪華”起筆,轉而寫虎丘幽靜之景,通過“玉鳧故物”與“金虎荒丘”“千人石杳”“雙劍池空”的對比,凸顯歷史盛衰無常。尾句“晚鴉夕枝”更添蕭瑟,主旨凝練,是一首借景詠史、感慨時光的佳作。
發向橫塘口,船開值急流。知郎舊時意,且請攏船頭。
平生曠達慕莊周,老覺悲來不自由。節里憶君頻夢見,遙傳掬淚過江州。
漢二千石入為相,邑令或入為三公。圣朝用人亦復爾,予以此賀田河中。田侯年少與子友,今三十年俱白首。離觴未盡去馬鳴,愁向風前折楊柳。
五月炎風熾,憂勤紫掖中。催裁恤刑詔,曉下未央宮。
遠別離,何時歸,出門子女爭牽衣。借問此行向何處,底事欲留留不住。父子恩情深更深,可憐不得恒相聚。遠別離,無限愁。山行騎馬水乘舟,行人一去蚤回頭。
禹王疏鑿萬年功,一闕能收百派洪。多事兵家此攻守,驅人無數化沙蟲。
曾聞子季移家處,小閣云深手自關。良常不隔神仙宅,秦望猶傳大小山。金馬直來孤夢遠,銀魚焚后一身閒。知君頗有梅花句,嶺上何時寄驛還。
千仞清溪絕世紛,先生高臥白云根。近來名系丹臺籍,多向蒙山見羨門。紫府仙人每馭飆,朝游三島暮三茅。他年內史功成后,愿結山陰世外交。常感真公傳隱訣,每言凡骨是仙材。他時載挹浮丘袂,直在昆峰十二臺。
楊震當年畏四知,君能清白更無私。涵空水色原澄凈,映雪梅花不受緇。百里謳歌欣政化,千家弦誦聽唔咿。他時秩滿登天府,民有甘棠去后思。
高歌險韻哀弦絕。愿天月夜同飛雪。披胸自敢會天心,裸足始能親地熱。途窮從不回車轍。人前一一呈吾拙。良朋亦欲濟時艱,三寸舌頭俱化鐵。黃金不抵征塵貴。行人眼貯千秋淚。幾多沉醉喚難醒,心事獨拋杯里碎。朔風邪許天搖墜。寒逼荒村消暮歲。開窗還欲更推墻,坐看山河情不偽。
飄飄水中洲,杜若秋漸長。暗香灑寒流,時激清泠響。
臣奢無辜為君戮,臣胥敢怒不敢哭。朝辭楚疆暮吳國,還兵入郢亦太酷。憤憤心,還未足。楚何怨,吳何恩。豫讓死,王裒存。是邪非,不必論。一片鴟夷皮,裹骨難裹魂,北風莫遣向越奔。向越奔,無不可,只恐仇吳似仇楚。
瀟湘斜繞郡城隅,古廟還如屈大夫。自厭文章驚俗眼,遂教溪壑盡名愚。香燈夜冷啼山鬼,煙雨春深怨鷓鴣。惆悵詞人多落魄,潮陽南望隔蒼梧。
分明流水與高山,清響泠泠入指寒。彷佛九皋明月夜,聲聲鶴唳海天寬。
玲瓏蒼壁太湖姿,浪蝕沙淘面面奇。百穴晴窗通玉女,一拳小石夢仇池。乍逢合下南宮拜,欲詠還輸白傅詞。便擬高齋題列岫,朝來秀色滿檐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