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丹陽湖二首
奇峰錯落起波間,水上看云只當山。親到米家圖畫里,身隨鷗鷺總清閒。
布帆無恙客心閒,峰影嵐光指顧間。洞啟蓬窗斜倚枕,臥游歷盡水邊山。
奇峰錯落起波間,水上看云只當山。親到米家圖畫里,身隨鷗鷺總清閒。
布帆無恙客心閒,峰影嵐光指顧間。洞啟蓬窗斜倚枕,臥游歷盡水邊山。
第一首:奇偉的山峰錯落起伏在水波之間,在水面上看云,竟誤以為是山巒。親自來到米家的畫圖之中,與鷗鷺相伴,身心總是如此清閑。第二首:布帆完好無損,旅人心中安閑,峰巒的影子與山間的霧氣在轉眼之間。打開船篷的窗戶斜倚著枕頭,臥躺著游賞盡水邊的山巒。
米家圖畫:指宋代米芾、米友仁父子的山水畫,以水墨點染表現煙嵐云氣的獨特風格。
嵐光:山間霧氣在日光下映射的光影。
蓬窗:船篷上的窗戶。
指顧間:形容時間短暫,轉眼之間。
丹陽湖為古代長江下游重要湖泊(今安徽當涂一帶),詩人行舟途經時,為湖山勝景所動,寫下這兩首記游之作,展現旅途閑適的心境。
兩首詩以行舟視角描繪丹陽湖山水,第一首從“看云誤山”入筆,引“米家圖畫”作比,凸顯景色之美;第二首聚焦“臥游”細節,強化閑適之意。整體風格清新,畫面生動,是記游詩中描繪湖山的佳作。
出鎮當時移越俗,致君何日不堯年。
到來唯飲長溪水,歸去應將一個錢。
吟處美人擎筆硯,行時飛鳥避旌旃。
四方皆是分憂寄,獨有東南戴二天。
征東幕府十三州,敢望非才忝上游。
官秩已叨吳品職,姓名兼顯魯春秋。
鹽車顧后聲方重,火井窺來焰始浮。
一句黃河千載事,麥城王粲謾登樓。
江流盤復直,浮棹出家林。
商洛路猶遠,山陽春已深。
青云應有望,白發未相侵。
才小知難薦,終勞許郭心。
王臣夷夏仰清名,領鎮猶為失意行。
已見玉璜曾上釣,何愁金鼎不和羹。
譽將星月同時朽,身應山河滿數生。
泥滓云霄至懸闊,漁翁不合見公卿。
營室東回蔭斥丘,少年承襲擁青油。
坐調金鼎尊明主,橫把雕戈拜列侯。
書札二王爭巧拙,篇章七子避風流。
西園舊跡今應在,衰老無因奉勝游。
思量前事不堪尋,牢落余情滿素琴。
四海豈無騰躍路,一家長有別離心。
道從汩沒甘雌伏,跡恐因循更陸沈。
寂寞誰應吊空館,異鄉時節獨霑襟。
春草荒墳墓,萋萋向虎丘。
死猶嫌寂寞,生肯不風流。
皎鏡山泉冷,輕裾海霧秋。
還應伴西子,香逕夜深游。
簟卷兩床琴瑟秋,暫憑前計奈相尤。
塵飄馬尾甘蓬轉,酒憶江邊有夢留。
隋帝舊祠雖寂寞,楚妃清唱亦風流。
可憐別恨無人見,獨背殘陽下寺樓。
倚櫂聽鄰笛,霑衣認酒壚。
自緣悲巨室,誰復為窮途。
樹解將軍夢,城遺御史烏。
直應齊始了,傾酌向寒蕪。
寒山壓鏡心,此處是家林。
梁燕窺春醉,嵒猿學夜吟。
云連平地起,月向白波沈。
猶自聞鐘角,棲身可在深。
葉落才悲草又生,看看少壯是衰形。
關中秋雨書難到,江上春寒酒易醒。
多少系心身未達,尋思舉目淚堪零。
幾時拋得歸山去,松下看云讀道經。
世人如不容,吾自縱天慵。
落葉憑風掃,香秔倩水舂。
花朝連郭霧,雪夜隔湖鐘。
身外無能事,頭宜白此峰。
喔喔晨雞滿樹霜,喧喧曉渡簇舟航。
數星昨夜寒爐火,一陣誰家臘甕香。
久別羇孤成潦倒,回看書劒更蒼黃。
逢人舉止皆言命,至竟謀閑可勝忙。
野堂吟罷獨行行,點水微微凍不鳴。
十里溪山新雪后,千家襟袖曉寒生。
只宜醉夢依華寢,可稱羸蹄赴宿程。
日苦幾多心下見,那堪歲晏又無成。
南行無俗侶,秋雁與寒云。
野趣自多愜,鄉名人共聞。
吳山中路斷,淛水半江分。
此地登臨慣,攄情一送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