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書 其二
擾擾膠膠人自忙,
心閒無地不清涼。
兩邊戰陣蚍蜉鬧,
花底生涯胡蝶狂。
幸有文書遮老眼,
豈無藜藿療饑腸。
從教門外蓬蒿滿,
不見白丁計亦長。
擾擾膠膠人自忙,
心閒無地不清涼。
兩邊戰陣蚍蜉鬧,
花底生涯胡蝶狂。
幸有文書遮老眼,
豈無藜藿療饑腸。
從教門外蓬蒿滿,
不見白丁計亦長。
世人紛紛擾擾自尋忙碌,若內心閑適則處處清涼。兩邊如戰陣般的螞蟻爭斗喧鬧,蝴蝶卻在花底自在飛舞。幸好有書籍讓我老眼得以消遣,粗茶淡飯也能填飽饑腸。任憑門外雜草叢生,不見俗人糾纏,這計策也算長遠。
擾擾膠膠:形容紛亂、糾纏的樣子,典出《莊子·天道》'膠膠擾擾乎'。
蚍蜉(pí fú):大螞蟻,此處比喻微小、無意義的爭斗者。
藜藿(lí huò):藜草和豆葉,指粗劣的食物。
白丁:原指沒有功名的平民,此處指世俗中熱衷紛擾的人。
蓬蒿:蓬草和蒿草,泛指雜草。
此詩或為作者晚年退隱或遠離官場時所作。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世俗紛擾、人際糾葛,詩人選擇以閑適之心應對,通過日常讀書、粗食自足的生活,表達對簡單純粹狀態的追求。
全詩通過對比世人的紛擾與自身的閑適,以質樸語言傳遞出淡泊自守的人生智慧。詩中‘心閒’二字為核心,強調內在心境對生活狀態的決定作用,體現了傳統文人對精神超脫的追求。
造物分南北,長江欲盡頭。有山浮碧玉,亙古屹中流。萬頃涵空月,千帆破浪舟。羨他云水客,長此占清幽。
淮海風煙阻釣緡,關河冰雪滯征輪。高齋病起探新歷,屈指春來有故人。海內望塵元未少,道傍聽曲竟誰真。十年何地同心語,莫遣浮沈負此身。
怪道枯梅樹,天機不解藏。如何寒雪里,獨著有幽香。
庭院深深深幾許,美人綿渺在云堂。落花游絲白日靜,錦薦金爐夢正長。
詩自回腸水自環,紅棉紅豆鳥關關,月迷苔徑憶寒山。風定已無花可落,笛清又喚客憑欄,一春心事半塵寰。
江城秋色凈堪憐,翠柳鳴蜩鎖斷煙。南國新涼歌白苧,西湖夜雨落紅蓮。美人寂寞空愁暮,華發彫零不待年。莫去倚闌添悵望,夕陽多在小樓前。
金粉齊梁委逝波,初唐四杰祖陰何。就中時見江任體,只覺參軍秀氣多。
兵書久閑習,征戰數曾經。講戎平樂觀,學戲羽林亭。西征度疏勒,東驅出井陘。牧馬濱長渭,營軍毒上涇。平云如陣色,半月類城形。羽書封信璽,詔使動流星。對岸流沙白,緣河柳色青。將幕恒臨斗,旌門常背刑。勛封瀚海石,功勒燕然銘。兵勢因麾下,軍圖送掖庭。誰憐下玉箸,向暮掩金屏。黃河流水急,驄馬遠征人。谷望河陽縣,橋渡小平津。年少多游俠,結客好輕身。代風愁櫪馬,胡霜宜角筋。羽書勞警急,邊鞍倦苦辛。康居因漢使,盧龍稱魏臣。荒戍唯看柳,邊城不識春。男兒重意氣,無為羞賤貧。
蜩鳩笑大鵬,夏蟲疑寒冰。語之斯道大,心識何蒙冥。屬文篋笥滿,讀書棟宇盈。徒勞一生力,了無寸見明。誰言點也狂,鼓瑟有深情。
面目分明不是他,光輝常滿隱朝霞。當臺影落無人處,夜半流鶯到碧紗。
一春我病君憐我,今日秋風我哭君。千古道緣傷永訣,百年知己痛離群。蓬門野屋將誰款,木榻云堂可再分。欲寫衷情作哀些,老懷悽絕不成文。
度谷穿崖億萬重,龍門東下一川通。路逢驛使無梅信,地走山翁有雪蹤。李老祠荒蒿沒像,單于臺古草連空。行人日暮向何處,戎馬蕭蕭鳴北風。
山階穿藥井,石室置丹爐。壁掛三天字,函封五岳圖。仙人邀對酒,玉女伴投壺。但逐云霄去,無論日月徂。
憶宰分寧日,逢師溪水頭。裁書訪彭澤,倚杖話荊州。幻世吾方夢,迷津子作洲。禪心如密付,更為小淹留。
他日事主曾無賴,欲寫狂言獻至尊。而今籬落緣生事,渾卻悲歡到我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