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坐有懷往昔復次前韻 其二
快飲休嗔急管催
昔人不飲已成灰
轉頭晚景無多子
屈指春風又幾回
撥悶直須煩曲蘗
和羹宜且買鹽梅
莫言兩手渾無用
花下猶堪把酒杯
快飲休嗔急管催
昔人不飲已成灰
轉頭晚景無多子
屈指春風又幾回
撥悶直須煩曲蘗
和羹宜且買鹽梅
莫言兩手渾無用
花下猶堪把酒杯
痛快飲酒莫要責怪急促的管樂催促,過去的人若不飲酒如今已化作塵埃。轉眼晚年時光已所剩無幾,屈指算來春風又吹過幾遭。排遣愁悶須得借助酒漿,調和羹湯暫且購買鹽梅。不要說雙手全然無用,花下還能持杯飲酒。
嗔:責怪。
急管:急促的管樂聲。
昔人:過去的人,指已逝去的人。
晚景:晚年時光。
無多子:沒有多少,所剩無幾。
屈指:彎著指頭計算。
撥悶:排遣愁悶。
曲蘗(qū niè):酒曲,代指酒。
和羹:調和羹湯,比喻處理事務或協調關系。
鹽梅:鹽和梅子,古代常用的調味品,此處或喻指生活中的小樂趣。
渾:全、都。
堪:能夠。
此詩或為詩人晚年獨坐時觸景生情所作。彼時詩人感慨時光易逝、故人凋零,面對有限的晚年時光,轉而從飲酒、調和生活小趣中尋找慰藉,反映了其對人生的達觀態度。具體創作時間與背景因史料未明,暫以詩中‘晚景’‘春風’等意象推測為晚年所作。
全詩圍繞‘獨坐懷舊’展開,由飲酒起興,感慨時光流逝與人生短暫,轉而以‘撥悶’‘和羹’‘把酒杯’等生活細節為依托,表達對當下生活的珍視。語言平實,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在暮年仍能從平凡日常中尋得樂趣的豁達心境。
短棹吳歌花滿川,客心何事轉悽然。平生自笑王夷甫,少日真期魯仲連。獨對青燈思往事,忍將離恨托哀弦。故園尚有平生約,落日孤云望眼穿。
是山皆我樂,何必吾家山。此山非我有,胡乃名甘泉。而我有行窩,適在泉山前。始知天所作,意或遺斯人。我來陟山巘,翕然集群賢。誰為引天瓢,誰為酌天泉。一歃塵慮散,再歃澄心魂。豈止澄心魂,毛骨皆通神。安得將此澤,普為天下春。
蟹肥鱸腯未多誇,橘綠橙黃正自嘉。左手把莼右持酒,何當共醉木犀花。
五年南望幾思君,此別悠悠意倍真。但使賢勞能報國,不于岐路更傷神。子陵祠下天如水,別駕車前政似春。早晚行臺書殿最,也應君是最中人。
困人天氣劇難量,冷煖無端攪客腸;昨日绤絺今挾纊,調停病體著衣裳。
秋來怕看隋堤柳,眉已全低腰欲瘦。樹猶如此我何堪,不覺感懷中歲后。登臨直欲攜紅袖,山色隔江來坐右。人生何事滯天涯,零落棲遲一杯酒。
秋花含練猶強發,映水依林黃復丹。已覺微陽在波底,浴鳧沈鷺不知寒。
一封寄去當人日,只是元宵近到家。何事春分猶未報,夜窗幾度卜燈花。
人皆競賞中秋,惟有山僧不管。大都天上月圓,只是尋常月半。
山下平平百頃田,人家多厭粥和饘。不應限卻東南地,豐草長林塞眼前。
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下有并根藕,上生并頭蓮。
杵聲緩,杵聲急。不畏筑墻低,只畏囊羞澀。墻低有土猶可鋤,囊空人笑不丈夫。少小師前修,安能事一室。老為妻子累,艱難結蓬蓽。十年遷播數易居,匪自求之天我兀。誰憐鳩拙不能巢,只聞兔狡存三窟。故人自有屋,屋小人日多。我已無家四十年,偶然卜隱來城阿。同時各有筑室嘆,杵聲橐橐遙相和。杵聲緩,杵聲急。未成仰屋籌,只自面墻立。
定擬孜孜化海邊,須判素發侮流年。波濤不應雙溪水,分野長如二月天。浮客若容開荻地,釣翁應免稅苔田。前賢未必全堪學,莫讀當時歸去篇。
宛宛晴云曳釣絲,雙雙鸂鶒弄明漪。偶然拂水輕風過,正是前山落照時。
圭璧襲繅藉,山龍飾衣裳。不聞燧古初,而興自虞唐。毀車崇騎射,隸作篆籀藏。至今人便之,秦亦忽以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