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坡雜詩 其三 補籬護筍
先生壟上帶經鋤,
一雨朝來土脈蘇。
盈尺槿籬須補綴,
鄰翁殊未識龍雛。
先生壟上帶經鋤,
一雨朝來土脈蘇。
盈尺槿籬須補綴,
鄰翁殊未識龍雛。
先生在田壟上帶著經書邊耕作,清晨一場雨過后,土壤的脈絡都蘇醒過來。一尺來高的槿樹籬笆需要修補,鄰家老翁卻還不認識這珍貴的龍雛(竹筍)。
帶經鋤:帶著經書耕作,化用漢代倪寬“帶經而鋤”典故,形容邊勞作邊學習的勤學風范。
土脈蘇:土脈指土壤的結構與養分,蘇意為蘇醒,此處指雨后土壤濕潤松軟,生機萌發。
盈尺:一尺左右,形容槿籬的高度。槿籬:用木槿樹枝編成的籬笆。
龍雛:比喻剛出土的竹筍,以“龍子”喻其珍貴,暗含對新生事物的珍視。
此詩當為詩人隱居或躬耕鄉間時所作,通過記錄“補籬護筍”這一日常小事,反映其對田園生活的融入與觀察。可能創作于春季雨后,此時竹筍萌發,詩人因修補籬笆保護新筍而感懷,借景抒情。
詩以“補籬護筍”為核心,通過細膩的生活片段,展現田園之趣與自然之美。既體現詩人勤讀躬耕的雅趣,又以“龍雛”隱喻,暗含對新生事物的珍視,平凡中見深意,是一首富有生活哲理的田園小品。
底事年來不作詩,應緣思苦少人知。凌云健筆含毫日,照眼花枝得句時。陶冶性情端賴此,詠嘲風月漫多為。驛筒若許陪酬唱,朱字青箋復寄誰。
月出槐初定,風微影尚搖。念離仍是夏,拚坐忽分宵。星斗來天近,塵沙去路遙。別情兼望雨,白首夜頻翹。
轉燭飄蓬損少年,相思相對雪盈顛。酸辛避死曾無地,悵望來書每各天。好雨漸催山翠活,良方從乞宿疴蠲。行春莫怕欹危步,袖底東湖絕可憐。
秋意生香簇綠云,土膏栽滿石頭盆。誰憐白發人千里,獨對青山酒一尊。高樹圍前射箭時,小書樓上共題詩。揚州燈火京城夜,獨立秋風有所思。
閩山春雨積旬馀,新漲盈江混太虛。行客朝迷山下路,漁舟夜系竹間廬。鳥飛煙靄冥濛里,人在乾坤混沌初。愁聽村農相告語,傍溪田圃半沮洳。
癡增壽減眾無多,說法如來鬢已皤。慧命不甘成斷絕,轉為七佛救娑婆。
已守臺城更石城,不知并力或分營。六師只遣環天闕,一壘真成借寇兵。向者王蘇俱解此,冤哉隗協可憐生。若言虎踞渾堪倚,萬歲千秋無戰爭。
往事悠悠逐海波,荒祠寂寂寄巖阿。三神山下仙舟遠,萬里城邊戰骨多。東魯尚存周禮樂,西秦空壯漢山河。早知二世能移祚,崖石書功不用磨。
南首巴陵道,籃輿小作程。欲隨王事去,頗戀佛廬清。一雨暑欲退,四山秋有聲。流年欺鬢發,搖落又關情。
玉局仙人云錦裳,騎龍一夕下黃岡。峨峨冠蓋生陳跡,落落江山有耿光。謫宦六年名益重,懷賢千古意何長。君侯此舉誠佳事,未數儋州載酒堂。
宴息穹廬中,飽食無用心。讀書費目力,苦思嫌哦吟。樗蒲近博徒,圍棋殺機深。洞簫耗余氣,?筑惡鄭音。呼童炷梅魂,索我春雷琴。何止銷我憂,還能禁邪淫。正席設棐幾,危坐獨整襟。尋徽促玉軫,調弦思沈沈。清聲鳴鶴鸞,古意鏘石金。秋水洗塵耳,秋風振高林。清興騰八表,成連何必尋。弦指忽兩忘,世事如商參。泥涂視富貴,晝夜等古今。湛然有幽居,祗在閭山陰。茅亭繞流泉,松竹幽森森。攜琴當老此,歸去投吾簪。
千里生還不負期,入門成喜復成悲。忽看畫里青山色,猶道長干雨后時。
津吏難繩束,灘船易覆翻。能除一方害,不忝二劉孫。李下與瓜田,嫌疑謹未然。先賢監竹木,不食筍多年。襆被囊書去,譏征市與關。姑全藺卿璧,勿買鄭商環。機難下鷗鳥,察至見淵魚。何日抽回去,商人愿出涂。太守今元結,論交四十年。汝行勿前卻,如在父兄邊。
殘日西樓映粉紅,畫眉吹蹙柳條風。重來攀折人何處,腸斷千絲一笛中。
寒意重添設,陽和盡取回。無人吹煖谷,何處想春臺。苦值三陰壓,時招六出來。雨絲仍是雪,霜片總非梅。所嘆鶯難至,安知蟄跂開。暗風穿薄紙,微火變馀灰。暮色催嚴冷,燈花溫暈煤。空聞街鼓競,誰許踏歌陪。守白生虛室,觀玄出道胎。窗前盈紫氣,門外任青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