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武宣教徯四首 其二
生平耿耿不忘君,
位下才高氣不群。
手取科名如拾芥,
眼高富貴等浮云。
祇知世可行吾道,
其奈天將喪此文。
知遇莫酬今已矣,
篇詩聊寓一哀云。
生平耿耿不忘君,
位下才高氣不群。
手取科名如拾芥,
眼高富貴等浮云。
祇知世可行吾道,
其奈天將喪此文。
知遇莫酬今已矣,
篇詩聊寓一哀云。
一生忠誠正直始終不忘君主,職位低微卻才華出眾氣質超群。輕松考取功名如同拾取草芥,視富貴如浮云眼光高遠超群。只知世間應推行自己的主張,無奈上天要奪走這樣的賢才。知遇之恩未報如今一切成空,寫下此詩姑且寄托一份哀思。
耿耿:忠誠正直的樣子。
位下:職位低微。
拾芥:比喻事情容易辦成,如拾取草芥。
等浮云:視作浮云,指輕視。
知遇:得到賞識和重用。
寓:寄托。
此詩為挽悼武宣教而作。武宣教(可能為武姓宣教郎)與作者有交游,其才德兼備卻未得高位,作者感其生平際遇,在其逝世后作挽詩以寄哀思,具體創作時間地點因史料未詳,約為宋代士人交游背景下的悼亡之作。
全詩緊扣'挽'字,先贊逝者忠直才高、淡泊明志的品格,再嘆其理想未酬、天妒英才的遺憾,最后以詩寄哀,既展現逝者風范,又抒發深切悼念之情,是宋代挽詩中典型的懷人述志之作。
天正子,天正子,亥正較差些。床下玉靈頭戴九,手中銅葉錦添花。乞汝作飛霞。遼東鶴,遼東鶴,無語鶴頭斜。塵土不知灰變縞,周遭會見頂成砂。城郭待還家。
蔽江載石巧玲瓏,雨過嶙峋萬玉峰。艫尾相銜貢天子,坐移蓬島到深宮。
飛入羅浮舊路遙,東風回首思寥寥。玉容猶想霜晨沭,冰魄空疑月夜招。望斷西湖春易老,夢回南國雪初消。枝頭有恨無人見,瘴雨蠻煙屬艾蕭。
為愛前高自覺過。天生阻隔,不放沖和。前頭何處道緣深,無福清閑,有分奔波。老也功虧一任魔。長春教語,慎勿蹉跎。自來達道學仙人,功也無多。行也無多。
籃輿軋軋路高低,苦竹村南古峴西。草舍爨茆留客飯,麥田焚棘斷人蹊。花梢春意關禽語,石磴霜痕印虎蹄。心自愛閒身尚役,好山何處是真棲?
繡林錦野,春態相壓。誰家少年,馬蹄蹋蹋。斗雞走狗夜不歸,一擲賭卻如花妾。誰云不顛不狂,其名不彰。悲夫!木落蕭蕭,蟲鳴唧唧。不覺朱蔫臉紅,霜劫鬢漆。世途多事,泣向秋日。方今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如何?
江北垂楊未爆芽,江南水綠萬重花。北人盡道江南好,江南才到便為家。金陵好是帝王州,城下秦淮水北流。惆悵江南舊花月,女兒盡作北歌謳。洞庭湖色碧于藍,瀟湘日融花欲酣。黃鶴樓中留醉客,懶人天氣是江南。錢塘勝地作南都,紈綺如云隘廣途。想得燕山風雪夜,斷魂相語怨西湖。桃葉渡頭春水平,莫教城上嘵鶯聲。中原無限英雄淚,并入江南送別情。無情白日去如梭,有限青春可柰何。江北風沙人住少,江南粳稻雁來多。生長吳儂不記春,鄉音旋改踏京塵。丫頭小妓相偎坐,眾里矜誇是北人。
呼聲漸逐潮頭遠,帆影低隨日腳斜。已喜扁舟近瓜步,江鷗無數立寒沙。
秋深已自霜威重,摧衰況饒風雨。寄世萍蹤,傷心吟望,遙憶棲寒鷗侶。魂牽故圃。念應節黃花,叢英紛吐。俏倚疏簾,別番芳思向人訴。憑高空費淚眼,俊懷零落盡,新句慵賦。瘦日沉山,長煙帶水,誰會蕭然情緒。殘箋剩譜。聽冷笛臨風,頓成酸楚。目送歸鴻,亂愁驚迅羽。
手種千桃樹,扶疏向日紅。須教時雨露,歲歲領春風。
村巷無人樹有聲,皎星寒月照孤城。緇塵征橐兒千里,白發高堂夜屢驚。膝下承歡真夢寐,燈前細語自丁寧。回頭莫語燕山道,一品公孤俱浪名。
十八九常如意少,百千億任化身多。
春風吹夢夜迢迢,香影無蹤寄寂寥。和靖作詩空見誄,姮娥剪紙謾頻招。云深庾嶺家何在,月落西湖恨未消。怨殺樓頭吹玉笛,粉容芳質委蓬蕭。
酒幔高樓一百家,春城無處不飛花。孤舟明日毗陵道,且盡芳尊戀物華。
初月上銀盤,登高夜倍寒。谷風肌粟慄,山露鬢珠團。身為微名苦,心應老病酸。秦程良不易,蜀道浪驚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