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鄧秀才見寄
四壁巖崖鳥道斜,千尋絕頂得山家。居人似不聞煙火,托屋恍疑棲絳霞。漏石清泉風振玉,點林紅葉錦添花。胡然關外漁郎到,豈有芳桃出水涯。
亂峰盤薄翠周回,萬綠陰中小徑開。洞里風香偏足桂,山間秋色故侵苔。詩篇得意聊千首,觴酒輸人任幾枚。客子相過無厭數,一尊傾盡一尊來。
四壁巖崖鳥道斜,千尋絕頂得山家。居人似不聞煙火,托屋恍疑棲絳霞。漏石清泉風振玉,點林紅葉錦添花。胡然關外漁郎到,豈有芳桃出水涯。
亂峰盤薄翠周回,萬綠陰中小徑開。洞里風香偏足桂,山間秋色故侵苔。詩篇得意聊千首,觴酒輸人任幾枚。客子相過無厭數,一尊傾盡一尊來。
四周巖壁陡峭,只有鳥飛的小徑斜斜延伸,極高的山頂上找到了山間人家。居住的人好像不食人間煙火,房屋仿佛棲息在紅色的云霞中。清泉從石縫漏出,風吹過像玉振響,紅葉點綴山林,如錦上添花。為何關外的漁郎來到這里?難道這里有桃花從水邊生長?群峰層疊,翠色環繞,萬綠叢中一條小徑展開。洞中風里飄香,滿是桂花香,山間秋色故意染上青苔。得意的詩篇姑且寫下千首,飲酒輸給別人也不在意多少杯。客人來訪不嫌次數多,喝完一杯又斟滿一杯。
鳥道:僅容飛鳥通行的險徑,形容山路險峻。
千尋:古代八尺為一尋,千尋形容極高。
絳霞:紅色的云霞,此處形容山家所處環境的瑰麗。
漏石清泉:從石縫中滲出的泉水。
錦添花:比喻使美好的事物更加美好,此處指紅葉為山林增彩。
漁郎:原指捕魚人,此處借指訪客鄧秀才。
盤薄:層疊、厚重的樣子,形容山峰連綿。
偏足桂:特別多的桂樹,指洞中桂香濃郁。
故侵苔:特意染上青苔,形容秋色浸染之態。
一尊:古代盛酒的容器,此處指一杯酒。
此詩為詩人酬和鄧秀才寄詩之作,具體創作時間不詳,約為詩人游歷或隱居山水期間所作。通過描繪山景與客聚之樂,回應友人的寄贈,展現交游情誼。
全詩以山景為背景,既繪自然之幽美(如巖壁、清泉、紅葉),又寫人事之閑適(如吟詩、飲酒、會友),主旨在于表達對隱居生活的熱愛及與友人相交的愉悅。詩中意象豐富,意境恬淡,語言生動,是酬和詩中兼具寫景與抒情的佳作。
不獨稱佳麗,河山王氣存。司徒分國計,端笏儼都門。宇內勛名滿,江南制節繁。誰能公可薦,密勿切朝昏。
鴻雁從風飛,氣力亦自愛。所憂霜雪寒,艱難來入塞。如何紇干山,群雀啾啾在。高秋八九月,凍死乃無悔。物性茍知時,哲人生感慨。不見山梁雉,三嗅入茫昧。
年來匹馬走燕云,聽盡琵琶盡讓君。白發紫檀須自惜,稀教彈與世人聞。
墟蔀傳孤燭,憂勤亦一端。接程輕險阻,問俗到微寒。句捷頻搖筆,峰奇或駐鞍。向來幽賞地,此興未應闌。
十載三朝里,孤峰五夏僧。開扉憐月墮,撫竹看云興。黯黯何所極,冥冥天欲層。草堂清興發,遙見下方燈。
近砌擲鳴簽,長檐懸素綆。濕翅暝鴉歸,高梧落寒井。歸云去悠悠,長風來獵獵。檐角兩長楸,斜陽曬黃葉。病骨倦空林,曳杖閑庭步。暗燭與寒蟲,迢迢思風露。未捲半簾霜,猶疑在庭月。倚樹汲清泉,疏風獵華發。霜空出華月,樽酒聊相對。別夜復嬋娟,故人千里外。紛紛脫柯葉,袞袞斷根蓬。不待吹揚力,隨風亦自東。宿雨塵霾靜,寒原黍稷空。臨風聊放目,不為送飛鴻。擬從康樂公,雙躡登山屐。晴夜宿天臺,披云看初日。梅梁巢已空,去此復何從。勿憚歸飛遠,冰霜不爾容。不復怒飛聲,朝雞得擅鳴。婆娑猶有地,媚灶畢馀生。
水邊移得已傷根,枝葉如枯生意少。主人不使荒穢侵,遂長瑯玕勝凡草。
絕島浮蓮宇,明江涌化城。龍回銀浪轉,鰲戴碧山行。南北舟檣帶,東西日月縈。中泠流玉髓,宛似汲蓬瀛。
不別灑然去,誰能懷好音。昨年初面夜,沖雨攬衣尋。情話沈虛幔,朝陽麗北林。而今成獨往,緬想大江深。
昔去臨岐路,柔黃綴樹生。今來歸故里,暗綠與樓平。花起輕飄絮,條聲巧囀鶯。因看攀折處,記取別時情。
遠從北地集平沙,半夜一聲驚歲華。忽憶故人湖海去,絕無蘭訊到人家。
鑿破碧云開牖戶,花多留得春長久。種蔬種豆了生涯,心閑只與琴為友。
煙雨樓臺不忍思。西風門巷更堪悲。斷紅無語向人癡。藉地倘成連理錦,回天難買吸華絲。清才銷減到丘遲。
司隸南陽啟草旌,水回山擁度云行。共扶龍馭飛滄溟,遑問仙梯躡赤城。俊獲茍生新鳳沼,籌資吳質舊簪纓。從軍賦繼康哉詠,宏濟終持帝室衡。
長安買竹取途賒,移得瑯玕莫問家。小可支撐饒勁草,了無色味度繁花。碧姿不共芙蓉醉,直節難同御柳斜。我自與君成密友,飽餐霜雪閱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