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其十一 雨夜
頭更五打寒鼉鼓。慣聽秋床雨。繡檀回枕笛樓西。警夢白紗窗報一聲雞。
書檠夜照飛螢冷。暗月蘇荷粉。曲屏香炷燼麩金。遍熨錦花團鳳小紅衾。
頭更五打寒鼉鼓。慣聽秋床雨。繡檀回枕笛樓西。警夢白紗窗報一聲雞。
書檠夜照飛螢冷。暗月蘇荷粉。曲屏香炷燼麩金。遍熨錦花團鳳小紅衾。
五更的更鼓聲像寒鼉低鳴般傳來。秋夜床前的雨聲早已聽慣。繡檀木的枕頭轉向笛樓西邊,白紗窗透進晨光,一聲雞鳴驚醒了夢境。燈架上的燈光照著冷寂的飛螢,朦朧的月光下荷花泛著粉艷。屏風旁的香燒盡,灰燼如麩金般細碎。仔細熨燙著繡有團鳳花紋的小紅被。
鼉(tuó)鼓:鼉皮制成的鼓,此處指更鼓,因鼉鳴似鼓,故以“寒鼉鼓”形容秋夜更鼓的清冷。
繡檀:雕花的檀木,此處指枕頭材質。
警夢:驚醒睡夢。
書檠(qíng):燈架,代指燈。
蘇荷粉:形容荷花在暗月下呈現的粉潤色澤。
麩金:麩皮狀的金屑,此處形容香燒盡后的灰燼形態。
錦花團鳳:帶有團鳳圖案的錦緞,指被子上的花紋。
具體創作背景無明確史料記載,推測為作者秋夜獨處時,因聽更鼓、雨聲、雞鳴等日常聲響,觀燈影、月光、香燼等細微景象,觸景生情所作。
全詞以秋夜為背景,通過更鼓、雨聲、雞鳴、燈影、月光、香燼、錦衾等細節的鋪陳,勾勒出靜夜里的孤寂心境。語言細膩婉約,意象清冷幽微,展現了詞人對生活場景的敏銳捕捉與情感的含蓄表達。
石洞俯崔嵬,龍蛇繡碧苔。五丁何日鑿,二酉此中開。度索花仍發,浮丘鶴不回。胡麻如可飯,長嘯入天臺。
堤柳千株擁道傍,南風拜舞不勝狂。篷窗輾轉吾何語,一瓣閑燒鐵面香。
問青天。絳雪多時月常圓。離散事,平生飄渺似輕煙。魂銷千日恨,腸斷四聲弦。泛江船。自那回、一別又經年。紅箋珠淚,付青鳥,相傳難。猶記得,花朝畫閣啟瓊筵。題詩拈翠管,臨水惜朱顏。溯清歡。只而今、愁倚畫闌前。
一年十二度圓月,及到中秋此夜偏。天意自憐風露爽,更教明月十三圓。閏年都未有新霜,探借秋花十日香。徑約同僚同一醉,有花有酒即重陽。太平勝事古難并,且盡清歡伴醉醒。座上少年三館秀,也知傍有老人星。老去追歡強不能,少時思酒似癡蠅。佩刀左右更相笑,我已年來絕愛憎。賓主相忘間濁清,坐中談笑雜歌聲。道人嘿坐無分別,總是秋風萬籟鳴。
直令南粵還歸帝,誰謂匈奴不敢王。愿見推財多卜式,未須算賦似桑羊。
未誇水碓過傭力,卻愛溪流適性真。米熟欠篩元自會,不知千載屬何人。
憑暖欺人撲面飛,天寒墮案卻相依。世間冷熱情何限,憐汝為生獨細微。
萬里橋邊水,朝宗去入吳。袞衣新歷數,神算舊規模。四澥從心正,諸公著力無。際天東望眼,淼淼但平蕪。
抱質宜素秋,開花如白槿。對爾好玄談,何郎新傅粉。
敗蘆浸水凍灘沙,朔雪隨風亂綴花。濕翅老鴻鳴未起,暮云山色暗天涯。蒼蒼老石守寒叢,雪灑林鳩美睡中。鶉傍陳根饑更啄,雀棲高蘗瞑愁風。
朱實臨風生,有似君心赤。好從葉上書,為紀萬年歷。
晝錦相輝入故園,連枝競爽并高年。從前心事清如水,晚得幽閒不愧天。
夏日重登江上樓,憑欄懷古思悠悠。窗涵月色花陰疊,簾捲潮光桂影浮。石燕遠翻天際浪,沙鯨近戲海門秋。東南共有長江興,坐對金樽醉未休。
老親康健日,愛子宦游時。目斷青原下,心馳紫水涯。江云春漠漠,庭樹影離離。遠器公期負,歸來鬢未絲。
春風蕩鄉國,遍地成小草。豈不養浮名,末路難自保。清泉激幽賞,長松托遙抱。念彼先達跡,空為后人悼。青山一見屬,方知此圖好。便欲移住之,與山長不老。絕勝中書堂,二十有四考。以為黃鶴樵,此樵葉圖早。是故必隱淪,白石翁所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