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張氏雄飛亭
大署佳名揭棟甍,相君英氣見平生。
心隨燕雁共千里,志效齊禽眇一鳴。
昭代誰人飛鶚表,滄溟何日徙鵬程。
會乘風便扶搖上,但恐垂天翼未成。
大署佳名揭棟甍,相君英氣見平生。
心隨燕雁共千里,志效齊禽眇一鳴。
昭代誰人飛鶚表,滄溟何日徙鵬程。
會乘風便扶搖上,但恐垂天翼未成。
大筆題寫的佳名懸掛在亭臺的棟梁屋脊上,相君的英武氣概正展現其平生抱負。心意隨燕雁同飛千里之遙,志向效仿齊地大鳥(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政治清明之世,誰能如飛鶚般上呈驚世表章?浩渺滄海,何時可見大鵬遷徙的壯麗鵬程?終會乘颶風盤旋直上,只恐如今翅膀未豐難以翱翔。
棟甍(méng):棟梁與屋脊,代指亭臺建筑。
相君:對張氏的尊稱,或指有相位之才者。
齊禽:典出《韓非子》“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大鳥,喻志向高遠者。
鶚(è):魚鷹,《后漢書》載“飛鶚”喻賢才,此處指上達朝廷的諫表。
滄溟徙鵬:典出《莊子·逍遙游》,大鵬從北海(滄溟)遷徙南海,喻宏大志向。
扶搖:盤旋而上的暴風,《逍遙游》“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垂天翼:大鵬垂落的翅膀,喻未完全施展的才華。
此詩為題寫張氏“雄飛亭”而作。“雄飛”取“大展宏圖”之意,作者借亭名引申,結合張氏生平英氣,以禽鳥、大鵬等意象,表達對其志向的贊賞與期許,或作于二人相交、張氏尚未顯達之時。
全詩緊扣“雄飛”主題,通過亭名起興,借典故與意象,既贊張氏英氣志向,又隱含對其待時展才的關切,體現古典題詠詩“因物寄情”的特點,語言雄渾而情感真摯。
袖里藏香茗,橐中具糗糧。出門無一有,始覺老妻亡。
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絲,日長蝴蝶飛。花露重,草煙低,人家簾幕垂。鞦韆慵困解羅衣,畫梁雙燕棲。
悄悄搴幃出,盈盈卻扇行。衣裳秋水染,笑語香風生。卻向瓊花觀,低頭禮玉清。
黃金沽白酒,買醉不買醒。青春浪成老,綠發余幾莖。歷觀今古人,誰許完好名。相思復相念,展轉難為情。中夜耿無寐,起坐待天明。
問雕樽。有幾多清醑,應與洗愁痕。哀笛傷離,危欄念遠,子規空喚行人。更那堪、關山極目,殘照外、東北有浮云。雜樹鶯飛,平沙雁渡,暗換芳春。蘇幕重遮香夢,有歌鸚紅豆,舞燕紅巾。晴暖難留,陰寒未散,東風常被花嗔。算多事、金鈴彩縷,矗高幡、招領萬花魂。竟日蜃樓煙雨,貝老珠昏。
萊衣將母羨君行,把酒臨岐百感生。楊柳影凋朝雨凈,芰荷香暖暮潮平。病身與鶴棲蕭寺,歸夢如云繞粵城。曾是同舟忍分手,岸花檣燕總關情。
短短戎葵晚自芳,飛飛蝴蝶夏猶忙。鉤簾到面清風遠,喚夢吟鶯白日長。淮南不改江南天,五月如秋意惘然。仰首勿言居士疾,信心賴有祖師禪。風煙寂寂雨霏霏,放箸欞軒獨立時。況是淮南夏將半,南鄰考鼓北鄰悲。
黃金雙闕橫空,望中隱約三山眇。春皇欲降,渚煙收盡,青虹正繞。日到層霄,九枝光滿,普天俱照。看海中桃熟,云幡絳節,冉冉度、滄波渺。遙想建章宮闕,□熏風、月寒清曉。紅鸞影上,云韶聲里,蒙天一笑。萬國朝元,百蠻款塞,太平多少。聽堯云深處,人人盡祝,似天難老。
道具太極,化行二氣。統合群圣,參贊天地。刪述垂憲,日星炳明。立我綱常,萬世作程。天地非夫子,曷緯曷經。生民非夫子,曷范曷程。通天地人,為三才主。三才有終,夫子之道乃已。魯用夫子,道亦小試。天用夫子,道濟萬世。魯用非天,天用非魯。卒老于行,天意可睹。
退士臥聽傳呼聲,驚起倒屣門前迎。故人久別喜會面,賦詩酌酒心相傾。
當年國士起微名,學得邯鄲數武行。射虎有心鋒蚤折,雕蟲雖習技何成。休將棋局山中覆,若問風波世外平。信是無聞拌老大,菟裘今倚尉佗城。
頰奪銀镮白,花饒絹袖紅。聽歌江上客,愁殺蕩舟風。
一筐山栗因人惠,數十禪僧論臘歸。剝后更疑灘石嫩,炊來方及暮云肥。吞津香過云門餅,笑月攜過彈子磯。數載辛勤插桐葉,疏鐘鸞影尚依微。
朝唱紅豆曲,暮吟紅豆詩。紅豆云何爾,乃為寄相思。昔我陷三峽,逢伊水之湄。憐我沈淪久,時來過竹籬。跨澗采紅葉,入云覓靈芝。風吹衣袂舞,恍若神女姿。不覺心魄動,苦恨相見遲。對月吐心跡,相愛不復疑。燈市攜手去,貽我紅豆衣。謂是多情者,此物最相宜。無何狂風起,欲斷連理枝。峽江不可住,倉皇賦別離。孤身來關外,人海苦驅馳。回望巫山渺,中心忽如錐。深宵無人處,撫衣輒淚滋。始悟當時語,多情有如斯。而我獨輾轉,形影何所依。而我獨詠嘆,風塵何所期。惟將此紅豆,夙夕摩挲之。
野竹根連石,村姑語帶蠻。役夫前指我,此是小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