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華姜一百首 其二
玉琴空怨雉朝飛,
歲晚吳門生計微。
廡下無人來饋食,
堂前有母為縫衣。
玉琴空怨雉朝飛,
歲晚吳門生計微。
廡下無人來饋食,
堂前有母為縫衣。
玉琴空自彈奏著《雉朝飛》的哀怨曲調,歲末在吳門的生活愈發艱難。廊下再沒有人為我送飯,只有堂前老母還在為我縫補衣裳。
雉朝飛:古樂府曲名,相傳為衛女因見雉鳥失偶而作,后多用以表達離別或失偶之悲。
吳門:指蘇州一帶,因春秋時為吳國都城而得名。
廡(wǔ)下:指廊下、屋檐下的走廊。
饋食:送飯、供給食物。
此詩為屈大均《哭華姜一百首》組詩之一,作于其妻王華姜早逝后。詩人客居吳門(蘇州)時生計困頓,借日常場景追憶亡妻,將喪妻之痛與生活艱辛交融,抒發深切哀思。
詩以平淡筆觸寫喪妻后的孤苦生活,通過‘無人饋食’‘母為縫衣’等細節,既見生計艱難,更顯對亡妻的懷念,情感真摯,是悼亡詩中的質樸之作。
丁令梅仙梁市客,穿云隨我上虛無。攜持賴有竹都尉,偃蹇更逢松大夫。山積五倉窺石□,霞拖九芒覓丹爐。圣泉聞說經湯旱,中有龍蟠不用雩。
放翁詩里想東關,舟到東關雨逗寒。只是當年舊山色,水邊誰似白鷗閒。瓦屋三間水半篙,雞豚村社寄吾豪。早知城市同耕鑿,悔不從渠泛小舠。
昨夜東風散紫宸,朝看淑氣滿江津。客裘定少三更雪,岸柳先看一日春。
若溪丈人過七十,兩臉渥丹頭雪白。平原不改昔衣冠,鄂渚殊憐舊鄉陌。鄂渚西邊花樹陰,更來辟館對青衿。四時有錢解沽酒,幾度逢書盡賣金。大兒清韻亦如此,去年高舉青云里。錦袍白晰耀芳春,畫幕紅蓮開綠水。奉檄由來志養親,只今得祿待嚴君。行沾鸚鵡洲前雨,去指敬亭山畔云。戎閫清時疏案牘,從此承顏歡不足。東風低拂綺羅筵,春光回映斑斕服。丈人宴樂誰與同,宣城山水嘉莫窮。閒歷舊游懷李白,還賦新詩似謝公。
論交二十載,湖海邈高風。名自青云薄,詩多白發工。靈巖探玉笥,流水調絲桐。七里扁舟客,懷人數斷鴻。
商于六里,野塘千古□煙霞。靈苗郁郁無涯,浩蕩青冥風露,金素發清華。散霜叢彌岸,月影明沙。仙經浪夸。種瑤草、養鉛砂。爭信瓊杯芳薦,藥鏡黃芽。秋香晚節,也分到、山中宰相家。休更羨、劉阮桃花。
掛天師,撐著眼,直下覷。騎個生獰大艾虎。閑神浪鬼,辟惵他方遠方,胡底,更敢來、上門下戶。
乍來結女伴,江頭去浣紗。問訊郎消息,夜來燈燭花。
我聞楷木出孔林,不知何人手親植。深根蟠地逾千載,翠色參天過百尺。枯梢有時落風雨,人間得之爭寶惜。誠如靈壽出恩賜,不數桃榔來異域。先生何從獲此杖,一旦寄來承厚德。奇紋分明若桃竹,勁節鏗鏘類金石。提攜終日不忍舍,寶之奚啻百金值。奉寄高堂白發親,扶老定應資爾力。
未必射洪令,能殘陳拾遺。天寧私酷吏,人乃厭清時。猘犬才偏齧,冥鴻徙覺遲。雖然班管在,段簡也名垂。
為善無近名,不見古人,遜天下躬耕。逃之渭水,洗耳見輕。又言為惡無近刑,不見古人,佯狂漆身。清質濁文,卒稱逸民。桓文假仁,乃霸四海。盜蹠脯肝,以牖下死。乾坤失信,剛柔安紀。五星背躔,焉所照理。我欲為善,善不可為。我欲為惡,惡非所知。刑名之間,余其庶而。何以導之,儀狄我師。棲山得玉,將刖而足。泅海得珠,將剖而肉。不如種田畝,得秫與粟。家蓄五母雞,二母彘。一日一飽,三日一醉。出則止野,歸則止舍。不知有天,無論在地。東鄰送喪,西鄰生兒。寒暑為壚,風雨鼓之。銷冶紅顏,以就衰羸。曠視今古,曷如蜉蝣。智者亡何,聊以不憂。王孫達生,厥師莊周。莊周怖死,抑孰與儔。
擾擾復擾擾,浮塵飛不了。回首望京華,云邊過一鳥。
春枝多病夭,秋葉少欣榮。心骸終委滅,親愛暫平生。長風吹北隴,迅景急東瀛。知三既情暢,得一乃身貞。
移家遙傍翠微開,委巷真成避地來。癖病淹留虛歲月,清秋懷抱向樓臺。攜壺每愛依芳社,席地何妨散綠苔。多謝右丞情獨至,殷勤杯酒故相催。
一槳輕柔帶晚煙,蒼葭白鷺野云閑。漫看粉蝶尋香翅,間有仙鳧臥睡蓮。魚吐浪,水搖天,石橋深夢鎖千年。扁舟輾轉無歸路,風送荷花欲上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