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道歌 其一九六
郁密森沉師子住
野干狐狗難逃駐
橫吞碧漢體堂堂
無位真人何處去
郁密森沉師子住
野干狐狗難逃駐
橫吞碧漢體堂堂
無位真人何處去
茂密幽深之處是獅子棲息之地,野干狐狗難以逃脫在此停留。氣勢磅礴吞沒青天,身形威嚴堂堂,無位真人又去向了哪里?
郁密森沉:形容環境茂密幽深的樣子。
師子住:獅子棲息的地方,禪宗中常以獅子比喻修行圓滿、境界尊貴的覺者。
野干:梵語音譯,一種類似狐貍的小獸,此處喻指修行低劣、境界淺薄之人。
橫吞碧漢:形容氣勢宏大,似要吞沒青天,喻指修行者境界的廣闊與莊嚴。
無位真人:禪宗術語,指超越名相、本自具足的真實法身,即每個人內在的佛性。
《證道歌》為唐代永嘉玄覺禪師所作,旨在以詩歌形式闡述禪宗證悟之理。此首創作于禪宗興盛時期,通過具體意象引導修行者超越表象,體悟內在真實法身。
全詩以師子與野干對比,結合'橫吞碧漢'的宏大意象,強調'無位真人'(內在佛性)超越形相、遍在法界的本質。語言生動凝練,是禪宗直指人心的典型之作。
粉黛徵歌伎,腰肢斗舞人。綠珠金谷艷,碧玉玳筵春。珊瑚十萬樹,一一破瓜辰。
高樓遠閣花飛遍。急雨捎池面。翛翛楊柳不知門。多少亂鶯啼處、暮煙昏。銀鉤小字題芳絮。宛轉回文語。可憐單枕夢行云。腸斷江南千里、未歸人。
楚甸無層冰,霢霂土膏濕。更憐三角湖,澄徹瑩寒碧。
春去秋來染鬢斑。日將月就,斷送朱顏。鉛虧汞水海源乾。亢盡瓊酥,枯損金蘭。好養三元閉五關。高奔日月,光射鰲山。結成圓寶雪霜寒。眼底如如,物外閑閑。
翠鈿貼靨輕如笑,玉鳳雕釵裊欲飛。拂曉賀春皇帝閣,綵衣金勝近龍衣。
過客小長盧,馨香滿道途。我來聞好語,歸棹舞新蒲。
江上桃花紅粉腮,偶然吹入玉堂來。東風日暮和煙雨,多少飄零委綠苔。
無復斯人過虎溪,溪上朝朝新虎蹄。江左風流卻回首,幾曾極樂在天西。
生涯飄泊一航輕,浩蕩晴川送我行。北望山川連海遠,南來風月近淮清。人家稻熟豐年滿,澤國天高秋意生。惟有羈愁消不得,登臨清淚落如傾。
丈夫不作宋玉悲,珍重陶潛菊一枝。寄傲北窗緣底事,只應真趣少人知。
君行是我來時路,贈別因思舊所游。綠柳春風巢翡翠,碧蕪寒雨叫鉤辀。三冬氣暖人揮扇,八月天清蜃結樓。風度祠前拜唐相,為言早晚便歸休。
獨自吟詩獨倚樓,江山與我兩悠悠。詩成更不知詩力,煙雨欄干看暮鷗。
相逢莫嘆二毛侵,共喜羈禽返故林。因與對床談往事,不知擊節起長吟。簪纓已果平生愿,桑梓今全夙昔心。好約明春真率會,看花酌酒更彈琴。
薔薇紅了。漸春遠天涯,亂愁煙繞。一碧茸茸,傍墻鋪地,中著夢痕多少。樓陰似水,凝眸無那,年華飛鳥。念殘客,更倩誰慰藉,柳昏鶯老。空負朱顏好。廢興滿眼,江山縈孤抱。又及斜陽,心頭幽恨,肯向渠儂輕道。低徊鎮有,昏昏情緒,為伊顛倒。斷腸處,況疏鐘點滴,催人煩惱。
幾日不出門,花開已如許。錦繡薄流霞,胭脂透疏雨。煖生蝴蝶夢,風淡鴛鴦浦。底事遠游人,鷗邊蕩柔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