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詩謝廖計使 其十
貧女信難昏,俗子每易忘。
文學公世師,一見遽倒囊。
愿公出調燮,容我濯滄浪。
臺躔五云處,浩歌長相望。
貧女信難昏,俗子每易忘。
文學公世師,一見遽倒囊。
愿公出調燮,容我濯滄浪。
臺躔五云處,浩歌長相望。
貧家女子確實難以婚嫁,庸俗之人常常被遺忘。您的文學造詣堪稱世人師表,初次見面便毫無保留傾囊相授。希望您能出而主持國家大政,允許我退隱江湖。您身處高位如在五云之中,我將長歌長久仰望。
昏:同'婚',婚嫁。
俗子:庸俗之人。
世師:世人的師表。
遽倒囊:立刻倒出囊中所有,比喻毫無保留地傳授或幫助。
調燮(xiè):調和陰陽,舊指宰相處理政務,此指主持國家大政。
濯滄浪:典出《孟子·離婁上》,喻指隱退。
臺躔(chán):星位,代指高位;躔,日月星辰運行的軌跡。
五云:五色祥云,常指帝王所在或高位。
此詩為詩人感謝廖計使(宋代轉運使)的知遇之恩而作。廖計使以文學才學著稱,對詩人賞識有加、傾囊相助,詩人借此詩表達推崇與祝愿,并表明隱退之心。
全詩通過貧女、俗子的對比,突出廖計使的才學與賞識;借'調燮''濯滄浪'等典故,表達對其仕途的祝愿及自身隱退的心境,情感真摯,用典自然。
知節能全節,辭榮老更榮。
閑居玩圖史,得意傲公卿。
自有琴藏匣,何須金滿籯。
子孫承義訓,力學重清名。
藩政雍容慮在民,暫行千騎按江津。
寒侵客袂逢輕雨,翠拂林梢覺淺春。
極望風光迷綠野,縱吟懷抱脫紅塵。
愿公改作劉公堰,留得嘉名諭蜀人。
塊然形質本何殊,似為春來出舊墟。
以色配年疑未可,與耕為候信非虛。
升陽蓋自寅正始,取類還當丑位初。
但得碎身資穡事,豈須功效載農書。
方柱鐫題誰厭頻,三年還見一番新。
姓名已載推前達,行列猶虛待后人。
清世云霄如坦道,壯夫思慮惜青春。
瓊瑤定得連城價,至鑒從來不貴珉。
文章平昔擅才名,使指于今總列城。
甲乙常聯榜中第,東西俱作劍南行。
清吟愈覺交朋厚,老別難堪歲月驚。
惟喜歸途近霄漢,吾鄉留得是嘉聲。
文章得雋自雄飛,平地青云有路岐。
勸駕寂寥慚漢詔,升歌仿佛見周詩。
九秋煙雨登臨日,三月風雷變化時。
回首不須題競渡,錦標爭勝已先知。
自覺勞生萬事非,宦心從此更遲遲。
凄涼好飲悲春酒,閑暇猶吟送老詩。
軒冕去來皆外物,云山早晚是歸期。
懷民報國終無術,空負慚顏對一麾。
聞說蓬仙作小麾,湛恩從此破群疑。
平生直道宜三黜,自古周防用四知。
松竹何嘗凋晚秀,稻梁應且續朝饑。
不須利口歸豺虎,皎皎清穹未易欺。
紫霄峰下陸先生,飛出紅塵鶴羽輕。
高第不知朝玉闕,舊山重喜見霓旌。
斗壇石凝云三尺,丹井泉寒月一泓。
昨夜全家宿琳館,尚疑雞犬有遺聲。
蘭麝香濃玉少塵,開軒相對似交親。
臘寒庭院春將近,晚吹簾櫳月又新。
憑檻雅宜題雪女,銜杯俱是詠花人。
碧瓜故事標圖記,從此嘉名亦等倫。
會稽風土竹相宜,傍竹為堂趣自奇。
內史舊居經幾代,此君髙節似當時。
林無暑氣客頻到,筍過鄰墻僧不知。
莫夾桃花引蜂蝶,實成須與鳯凰期。
德義輕軒冕,有誰知所存。
清風滿淮國,高節老巢門。
孝友敦兄弟,詩書教子孫。
何當對明月,林下接君言。
游人何事種芳菲,試把庭松較盛衰。
得地不將天質改,有心惟與歳寒期。
一軒野色栽培后,十月霜華秀茂時。
造化果能周及物,亦須千丈引喬枝。
野店村橋迤邐通,蜀江深處茂林中。
花潭遠漾春波綠,彩閣相迎畫舫紅。
修岸幾朝經密雨,芳樽盡日得清風。
詩翁舊隱知何在,且事嬉游與俗同。
鴈塔題名故事存,泮宮鐫柱又增新。
十行詔下方求士,千佛經中定有人。
錦繡燐斌涪水畫,風雷變化集英春。
公卿皆向此途出,豈待區區佩瓀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