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莊惠皇太后詞 其一
早護珠庭質,
曾參玉幾遺。
寶琮榮冊號,
華榜盛宮儀。
天上霓軒去,
人間黼帳移。
圣情同舜慕,
寒日慘云旗。
早護珠庭質,
曾參玉幾遺。
寶琮榮冊號,
華榜盛宮儀。
天上霓軒去,
人間黼帳移。
圣情同舜慕,
寒日慘云旗。
早年護衛皇室的珍貴資質,曾參與皇帝臨終的遺命。用寶琮彰顯尊貴的冊號,華麗匾額盛放宮廷禮儀。如乘霓虹車駕升入天際,人間華美的帷帳已然移去。圣主哀情如同大舜思親,寒日慘照哀傷的云旗飄展。
珠庭:指宮廷,代指皇室。
玉幾遺:帝王臨終的遺命,玉幾為飾玉的案幾,代指帝王。
寶琮:玉制禮器,用于祭祀或冊封,象征尊貴。
霓軒:傳說中仙人所乘的車駕,此處指太后仙逝升天。
黼帳:飾有黑白斧形紋的帳幔,代指太后生前居所。
舜慕:用舜帝思念父母的典故,《禮記》載舜“五十而慕”,此處喻皇帝對太后的深切追思。
云旗:繪有云紋的儀仗旗幟,用于喪儀。
此詩為悼念莊惠皇太后而作。莊惠皇太后或為宋代后妃(據《宋史》載有莊惠皇太后楊氏),其去世后,朝臣作挽詞以表追思。詩中“早護珠庭質”“曾參玉幾遺”等句,暗合其生前參與宮廷機要、輔佐皇室的身份,創作時緊扣喪儀場景與帝王哀情。
全詩緊扣“挽”字,前半闋追述太后生前尊榮(護質、參遺、榮冊、盛儀),后半闋寫其仙逝后的哀榮(霓軒去、黼帳移、圣慕、云旗慘),既彰其德,又抒其哀,是典型的宮廷挽詩,體現宋代挽詞莊重典雅的文學特色。
厭聽點滴井邊桐,起看空濛一望中。橫著東山三十里,真珠簾外翠屏風。
八月傘圓山下路,顛風捲地雨冥冥。勸君莫汲珥江水,斗死魚龍氣正腥。
肉黃皮皺發毛枯,一病支離困壯夫。痛要小奴搥臂膝,冷尋破帽聚頭顱。鄰翁教誦禳災咒,道士來書禁瘧符。車轍馬蹄勞客問,藥囊糜椀乏吾須。炎火寒冰忽暗投,肺腸日與藥為謀。擬尋畫史圖獅子,安得詩人詠髑髏。月色自如閒度夜,蟲聲無賴亂吟秋。便當一起幽憂疾,濯發西風萬里流。
秋川澄荇藻,涼樾墜栗橡。雅集融酒尊,緩步阮屐緉。華構故依岸,危欄欲飄?。夕齋滌煩囂,時清侈歡賞。寒光揭寶鑒,灝氣凝銅掌。翔翾仙蛻骨,鼓舞兒釋襁。初窺祇開軒,久眺還倚杖。林鳥驚倦翼,莎蛬薦哀響。緬懷谷之盤,未卜川若輞。典簽雄朔客,太史詫川黨。交觥罰如讎,探策心遽駔。主人畫舫齋,坐客龍虎榜。
問秋安在?在明宵短夢,今宵風雨。紈扇冰螢消不盡,一瞬蟬凋疏語。莫捲珠簾,山南水北,總是歸秋路。癡蛩最苦,向秋猶訴深緒。萬里海角天涯,玉人無限,剪勝曾相許。舊恨年年堆葉冢,新恨冢邊春樹。誰記流年?枯荷但有,斷梗飄難舉。一樽長送,再來相候何處?
上帝蕭臺衛百靈,儲皇拂曙醮群星。清都秘箓開云篆,白晝神雷擲火鈴。曉露未乾珠樹濕,天風微動寶花零。叨恩久在南宮里,長從鑾輿幸冶亭。
遠遠騎我肩,欣欣牽我手。洋洋何所往,水山隨其后。
高下原從腳板分,江山富貴幾般人。吾家子弟官情薄,欲把行藏壽老親。
日落青梧白露生,倦游詞客鳳凰城。千門過雁來秋色,萬里銜杯對月明。上苑寒高金狄掌,西山影靜羽林兵。解顏今夕無烽火,二妙何當罷請纓。
苦熱中夜起,仰視天沉沉。眾星失光耀,云霧生晦陰。豐隆亦憑凌,霹靂聞迅音。欲雨竟不成,徒受苦熱侵。人事不可問,天意誠難諶。安得金飆來,悠然清我心。
一生判卻歸休,謂著南冠到頭。冶長雖解縲紲,無由得見東周。
語話相投意便親,底須交久往來頻。半生未得吾忘我,一默方知妙入神。大患有身身是患,至真無跡跡非真。是非形跡俱忘卻,可擬當年問病人。
百川起西北,浩浩東南馳。東馳日夜不一息,共指滄溟同所歸。昆崙與蓬丘,相望萬里何崔嵬。泯然一氣交灌注,馀波直浸扶桑枝。扶桑曉日流虹光,正照君家清平逸老之高堂。堂前嘉樹儼成行,紅蘭紫蕙共芬芳。十年京國勞夢寐,一日海上塵襟涼。翻思年少馳騁日,卻似川流初濫觴。川流學海竟到海,君意更比川流長。百年才半未為老,浮天浴日何可量。勸君一卮,祝君壽康。蓬萊清淺我不見,海籌十屋畢竟成荒唐。但愿清平老人百歲長無事,與君終日擊壤歌康莊。
巴陵壓酒洞庭春,楚女當壚勸客頻。莫上高樓望湖水,煙波二月已愁人。
人說篇章晚更雄,建安諸子未為功。今朝春草傳新句,昨夜燈花綴玉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