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幸安樂公主山莊應制
詰旦重門聞警蹕,傳言太主奏山林。
是日回輿羅萬騎,
手舞足蹈方無已,萬年千歲奉熏琴。
詰旦重門聞警蹕,傳言太主奏山林。
是日回輿羅萬騎,
手舞足蹈方無已,萬年千歲奉熏琴。
清晨時分,重重宮門處傳來帝王出行的警蹕聲,傳言安樂公主向皇帝進獻山莊。當日皇帝回宮,萬騎簇擁。眾人手舞足蹈,歡樂不已,祝愿皇帝萬年千歲,永享太平。
詰旦:清晨。
警蹕:帝王出行時,沿途侍衛警戒清道,禁止行人通行。
太主:指安樂公主,唐中宗李顯之女。
回輿:皇帝回宮。
熏琴:相傳舜作五弦琴,歌南風詩,其中有‘南風之熏兮’之句,后以熏琴指太平之世。
此詩為應制詩,應是唐中宗前往安樂公主山莊游玩時,詩人奉命而作。安樂公主深得中宗寵愛,大肆修建山莊園林。當時宮廷中此類游樂活動頻繁,應制詩也較為流行。
這首詩主旨是歌頌皇家的活動和祝愿太平,突出特點是具有應制詩的典型風格,語言華麗莊重。在文學史上,應制詩反映了當時宮廷文化和文學創作的一種風氣。
幾番問竹平安,雁書不盡相思字。籬根半樹,村深孤艇,闌干屢倚。遠草兼云,凍河膠雪,此時行李。望去程無數,并州回首,還又渡、桑乾水。笑我曾游萬里。甚匆匆、便成歸計。江空歲晚,棲遲猶在,吳頭楚尾。疏柳經寒,斷槎浮月,依然憔悴。待相逢、說與相思,想亦在、相思里。
不為京塵易涴衣,榮親事了即思歸。已看地下昭先德,更念庭前色養非。移孝有階崇繼述,讀書無意羨輕肥。賢關即是圖南地,萬里云霄好奮飛。
醉里閑吟,興來獨往,山靜悄無人語。兩岸桃花,一溪春水,似憶仙源無路。花上鶯啼,云間犬吠,偶到洞仙琳宇。便相留、閑話長生,嗟我委形非故。圖畫里、昔日天臺,當年劉阮,此說荒唐無取。避世秦人,放舟漁子,卻恐偶然相與。嶺日將沉,林風忽動,吹落半簾紅雨。待少焉、月出東方,拄個瘦藤歸去。
晚禽啼罷夢初回,繞砌芳蘭幾度開。山月常看杯引滿,松風不為世悲哀。臨流棲鷺同閒影,過雨寒花笑獨來。天末涼風歸雁盡,有誰乘興破蒼苔。
一拳搥碎黃鶴樓,一腳踢翻鸚鵡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有煒彌文,克隆宏構。貽此燕謀,具膺多祐。嶰律吹莩,彝尊奠酒。佐乃沈潛,永祈豐楙。
墨妙風流亙古今,等閑陳跡冠山陰。耳聞貞觀求真跡,眼見天章照茂林。
方寸澄明月曜輝,相夫原不僅無違。從容為我排危難,宛轉憑君判是非。力疾暫教私愛割,唱隨終與正途歸。從今報國循遺意,何惜鰥魚一命微。
相思不見最愁予,奈此村醪盡可沽。安得片帆風色順,一時飛過洞庭湖。
隔墻楊柳舞腰斜,傍砌鵝梨玉作花。此地風光誰管領,小詩收入長官家。
仙人掌上芙蓉,涓涓猶濕金盤露。輕妝照水,纖裳玉立,飄搖似舞。幾度消凝,滿湖煙月,一汀鷗鷺。記小舟夜悄,波明香遠,渾不見、花開處。應是浣紗人妒。褪紅衣、被誰輕誤。閑情淡雅,冶容清潤,憑嬌待語。隔浦相逢,偶然傾蓋,似傳心素。怕湘皋佩解,綠云十里,卷風西去。
蟬冕金貂侍帝廷,格天勛業不譚兵。曾聞楊綰無榮利,果見周公致太平。晝錦歸來安綠野,宣麻重起系蒼生。民歌有袞巖瞻切,要使輿圖復兩京。
宵夢山中薜荔衣,朝來匹馬送將歸。子承家學惟忠孝,我畏危途有是非。霜冷洞庭橙已熟,月沉魚浦蟹初肥。茅堂夜雨秋堪聽,望逐仙舟思欲飛。
仙客難逢,白云誰掃,知是采芝何處。皓鶴歸來,金雞啼罷,夢斷閬風玄圃。松下高歌,橘中殘著,饑后自餐龍脯。待偷桃,曼倩重來,為問木公金母。君不見、洞里桃花,花間啼鳥,又是一番春暮。弱水三千,巫山十二,指點虛無歸路。君抱琴來,我邀君飲,我醉欲眠君去。向人間、游遍朱門,靜看只如蓬戶。
短瓢親浥愛澄澄,巨甕行擔笑未勝。試茗安能妨夜睡,傾瓶聊可漱晨興。松風一往縈殘夢,石磴何時坐并肱。空說清游住塵界,中心無那醉瞢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