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東山韻請野亭諸公出游
咫尺登臨且此山,
擬尋崧少訪商顏。
因人始覺江山勝,
作吏惟便歲月閒。
褉日尊罍須縱飲,
花時車馬欲忘還。
詠歸剩有春宵興,
正及高城月半環。
咫尺登臨且此山,
擬尋崧少訪商顏。
因人始覺江山勝,
作吏惟便歲月閒。
褉日尊罍須縱飲,
花時車馬欲忘還。
詠歸剩有春宵興,
正及高城月半環。
近在咫尺的登山就選這座山,我打算去嵩山、少室山拜訪商山四皓那樣的隱士。因為有友人相伴,才覺得江山如此美好;身為官吏,更珍惜這悠閑的歲月。上巳節時定要暢飲美酒,花開時節游春的車馬都流連忘返。歸來仍有春夜的興致未盡,此時正逢高城上半輪明月。
咫尺:比喻距離很近。
崧少:嵩山與少室山,均在河南登封,泛指名山。
商顏:商山四皓,秦末漢初隱士,此指隱逸之士。
褉日:上巳節,古代在水邊舉行祓除不祥的儀式,后演變為游春宴飲。
尊罍(zūn léi):古代酒器,代指酒。
詠歸:《論語·先進》中“詠而歸”,指春游后唱著歌歸來。
此詩為作者在任官職期間,春日邀約友人野亭諸公同游時所作。以“次東山韻”的唱和形式,表達對春日游賞的期待與對友人相聚的渴望。
詩中描繪春日邀約同游的情景,主旨為贊美自然之景與珍視友情,語言明快,情感真摯,展現了官吏生活中閑適自得的一面。
世道兩相喪,道與世污隆。顯晦各有定,何用關窮通。大圣戒失時,從事難為工。仲連執高節,坐卻帝秦功。相如雙白璧,入楚遂成縱。范雎羈旅客,一朝舉國從。茍為萬乘器,何用根抵容。
沈沈碧海絕津涯,一葉凌波亦快哉。假使黑風漂蕩去,不妨乘興訪蓬萊。
朝辭黃金臺,莫宿孤竹國。夜深夢星月,如照永巷色。猶防傍麒麟,其上煙霧黑。覺來撫旌槊,窅窅望宸極。漁陽國東門,啟閉慎朝夕。室韋元納款,戍卒且耕穡。
胡后妝樓換上陽,春風珠箔舞垂楊。半夜開城歸萬馬,至今迷失幾鴛鴦。
常聞云夢澤,空闊自天開。郢樹連荊渚,枝江繞楚臺。日落邊烽靜,春融雪水來。知君有深量,相對亦雄哉。
忽憶去年今日秋,犴狴同得荷天休。暫歸故里觀三徑,傳播綸音到九州。明主心無偏好惡,小臣罪未了幽囚。有時曠蕩恩還下,稽首遙辭五鳳樓。
開歲又涉三,我征良未休。沙行地一平,百里縱遐眸。景穆物自欣,磧迥情反愁。中田緬云莊,聊復稅我辀。追程有底急,行急能至不。三峰從何來,駿奔若鳴騶。當戶不忍去,裴回為人留。對之成四友,呼酒與獻酬。我醉山自醒,相忘卻相求。
希夷先生愛睡者,睡去那知有晨夜。胡為留跡與留聲,惹得丹青到林下。到時卻避無乃遲,聲跡既留能致之。然非賣畚捫虱漢,解識九五真龍飛。真龍未飛良有以,元元之依竟誰是。笑聲忽動墮驢時,徑入深山白云里。安期固是神仙倫,預項干劉能忘秦。未忍乘龍自長往,閑將瓜棗試時人。
相如全趙璧,子敬存家氈。臣子奉君父,由來義當然。我為排難行,期播今后賢。至正十六年,楚氛蔽吳天。南臺塔御史,盡室方顛連。風波萍浮寄,墟落匏孤懸。內無蚍蜉援,外絕鴻雁傳。縮地漫勞想,拔宅欲假仙。形勢轉倉皇,一日猶三年。君聞急友義,側身入烽煙。得子猛虎穴,摘珠驪龍淵。菱花奩影合,桂樹月魄圓。青青驄馬駒,環珥映后先。相看喜至骨,欲語翻淚漣。報之錦繡段,長謝賦歸田。遂令雞鳴客,遠愧齊魯連。我時載茶具,蕩漾五湖船。蕭蕭春陰暮,載歌《伐木》篇。
江水如藍靜不波,殷勤誰為采新荷。微吟薄酒歡難足,可語同懷憶未多。欲掣鯨鯢觀碧海,謾哀虺蜴俟黃河。新來懶聽幽蘭操,滿耳康衢擊壤歌。
巍科聯伯仲,冠蓋耀鄉邦。援蟻浮春漲,聽雞坐夜窗。諫臺書第一,藝苑筆無雙。千古生芻意,悲歌淚滿腔。
日上高城望大荒,西山東海氣茫茫。銅駝蹤跡埋荒草,元菟風塵識戰場。禮樂可知新制度,山河誰問舊封疆?書生慷慨何多感,轉憶輪臺漢武皇。
喜聞宰相入山來,急喚山童埽碧苔。云鎖洞天三十六,樓臺一一為君開。
南國無全臘,江天可喜晴。山林開雪色,鳧雁與風聲。春物催群動,年華強旅情。無人同此酒,嘆息滯蠻荊。蒸濕何由解,暄和自不禁。片云常蔽日,小雨不成霖。蚊蟆晴明地,蛟龍老病心。雄風不易得,無處可披襟。
布衣行色又風塵,攜手平原未浹旬。易水悲歌逢壯士,蘭亭修禊屬才人。扁舟自許浮東海,龍劍猶堪射北辰。歸去白門機上女,莫言裘敝出三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