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梧州作 其一
傳呼鸚鵡叩琵琶,
載得佳人過若耶。
地近綠珠猶有井,
天憐紅玉不知家。
錦波洗盡含泥玉,
寶帳迎歸薄命花。
一舸暫分三日路,
隔灘原不算天涯。
傳呼鸚鵡叩琵琶,
載得佳人過若耶。
地近綠珠猶有井,
天憐紅玉不知家。
錦波洗盡含泥玉,
寶帳迎歸薄命花。
一舸暫分三日路,
隔灘原不算天涯。
呼喚鸚鵡傳訊,輕彈琵琶,載著佳人經過若耶溪。此地靠近綠珠的故地,至今還有綠珠井;上天憐愛薄命的紅玉,卻不知她的歸處。錦繡的水波洗盡了含泥的玉,華美的帳幕迎接那薄命的花。暫且分乘一舟,相隔三日的路程,隔著灘頭原本也算不得天涯。
若耶:若耶溪,在今浙江紹興,傳為西施浣紗處,此處借指秀美的水流。
綠珠:晉代石崇寵妾,善吹笛,后為石崇墜樓而死,梧州有綠珠井傳說。
紅玉:或指唐代傳奇中薄命歌妓,或泛指身世飄零的女子。
錦波:形容水面如錦繡般美麗。
一舸:一艘船,此處指分離的行舟。
此詩或為作者赴梧州途中所作。梧州有綠珠井等歷史遺跡,詩人觸景生情,結合途中與佳人暫別之事,借典故與景物抒發對離別的感慨。
全詩以典故與意象交織,既詠史又寫當下,通過‘不算天涯’的豁達,淡化離情愁緒,突出對薄命佳人的憐惜與情感的細膩表達。
子規啼徹曙光分,岳廟鐘聲隔塢聞。白發愿隨鴻慶主,云中一候武夷君。
重來拄杖先成乃。燈草街頭人宛在。漫尋華屋慨山丘,且倚風煙歌小海。花間述作期千載。但恨抄書無阿買。天邊海水作群飛,燈下衣冠同下拜。
佩玉曾聞覲至尊,賜金殊覺被深恩。三千遠道方辭闕,九十慈親正倚門。臺憶鳳凰夜徑失,字傳蝌蚪竹書存。老萊衣待歸時著,擬采紅椒獻綠樽。
吟詩一日便東歸,吟到樓頭日色西。今度重來有吟興,湖邊寺寺與留題。
扁舟出郭避紛華,兩岸青山似若耶。臘雪尚迷樵客路,晚煙遙接野人家。地偏陽谷花重蕊,廚近陰林筍迸芽。若得主人分半席,便攜書劍老煙霞。
蒙君知重惠瓊實,薄起金刀釘玉深。
今古常情,多強侮弱。蠻觸是非成惡。上天垂孔監,定富貴理無適莫。決烈英賢,總不如訪道德,至虛清樂。旋調燮、木液金晶,九重玉闕,煉玄霜藥。光灼。滿室輝華,顯陽體飛行,變通難約。放懷明月下,恣酩酊、玉童斟酌。萬籟聲清鳴管龠。傲物外、澄澄寥廓。放祖意獨暈,禪天透徹,占得最長生著。
一點梅紅瘦可憐,如何便佔好春先。風雷破凍倍殷切,草木馀寒猶黯然。擬向蒼茫求大道,卻從蕭瑟感中年。不知明日新世界,歇了孤芳孰更妍。
十載重來笑語親,水亭山閣幾增新。輞川自卜王維宅,錦里誰分杜老鄰。歲課園丁收芋栗,日招溪叟坐松筠。卻笑阮郎知此路,碧桃花里重迷津。
傳經雪色滿羅浮,桃李陰陰出郡樓。銜鳣晚占卿士服,啼鶯春伴孝廉舟。家臨龍穴三山近,水到虹橋九曲流。千載方塘云裊裊,為將蘋藻寄滄洲。
野徑來人絕,村居夜寂寥。牖燈方閃閃,庭雨更瀟瀟。墓土空親筑,精魂不可招。百年孤子恨,天地與同銷。
小巷柴門剝啄聲,齋爐相對得詩盟。春寒未了花開落,山雨頻來窗晦明。我自一經成皓首,君方萬里起修名。人間變化知何據,危坐東風看馬程。
冷石眠夏天,冰室透毛骨。所以安樂窩,大暑苦不出。
久旱割豐穰,群童拾穗忙。早炊留客飯,新釀喚翁嘗。庭上豆萁滿,籬邊蔬甲長。腰鐮砍草木,準擬撐攲桑。
廿載流光嘆擲梭,乘春無意復相過。清陰不改留孫竹,老樹曾經掛女蘿。劫歷剎隨陵谷易,境幽香雜雨煙和。坐來試證無言諦,止水何須問定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