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村月夕四首 其一
客路風塵化素衣,
閑愁冉冉鬢成絲。
平生不負月明處,
神女廟前聞竹枝。
客路風塵化素衣,
閑愁冉冉鬢成絲。
平生不負月明處,
神女廟前聞竹枝。
旅途的風塵將素白的衣衫染得污濁,閑愁悄然滋生,雙鬢已漸生白發。我平生從未辜負過明月朗照的美好時刻,如今在神女廟前,又聽見了悠揚的《竹枝詞》歌聲。
客路:旅途,在外的行程。
風塵:旅途的風沙,比喻旅途的辛勞。
素衣:白色的衣服,這里指潔凈的衣衫。
冉冉:逐漸、緩慢的樣子。
神女廟:指祭祀巫山神女的廟宇,常見于古詩詞中,多與楚地文化相關。
竹枝:即《竹枝詞》,是巴渝一帶的民間歌謠,語言通俗,情感真摯。
此詩為陸游晚年退居山陰(今浙江紹興)湖村時所作。此時詩人遠離官場,閑居鄉野,借湖村月夕之景,回顧生平經歷,抒發歲月流逝的感慨與對自然、民間文化的珍視。
詩中通過旅途風塵、鬢發斑白等細節,結合明月、神女廟、竹枝歌等意象,勾勒出晚年閑居的復雜心境。既有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又有對生活美好的珍視,語言質樸,情感深沉含蓄。
心常凝不動,形要小勞之。
活火閑煎茗,殘枰靜拾棋。
曬書朝日出,丸藥晝陰移。
意適還休去,悠然到睡時。
遠峰深翠里,隱隱起輕雷。
石氣蒸云上,山風挾雨來。
亂流爭澗落,棲鳥破煙回。
明月東岡出,披襟坐釣臺。
遠水難浮濟上舠,燕云遙隔暮山高。
凄涼少日同秦贅,牢落吟懷入楚騷。
薄祿未成陔養志,孱軀敢怨簡書勞。
茂陵病客君知否,霜雪低催鬢二毛。
漢祖高風百尺臺,千年客土生蒿萊。
何窮人事水東去,如故地形山四來。
江淮猶沸鯨鯢血,八十一車枉歸轍。
白叟逢迎皆故人,牢酒歡呼惜將別。
崤澠迢遙非我鄉,死生此地何能忘。
酒闌鳴筑動云物,青衿兒曹隨抑揚。
爾時可無股肱良,端思猛士守四方。
君不聞淮陰就縛何慨慷,解道鳥盡良弓藏。
春注赤欄橋下影,花回亞字雙文。風吹留意水寒溫。垂楊嬌一挽,相送太傾城。
幾度簾櫳驚燕迥,雨余天氣微陰。明窗知算踏青長。這回君又肯,山色約晴曛。
何處悲歌停淚久,燭搖花霧闌珊。白衣孤憤避紅顏。出關天樣遠,哀感不辭頑。
綿邈誰參前席計,容人疏落湖山。秦箏春冷澀難彈。具區三百里,漂此好煙鬟。
叩叩通誠松柏下,山靈慳與祥辭。相逢鴆鳥告余時。梅花心事好,堅遞最紅枝。
山田清了梅花稅,照人春月明漪。此中人語更依依。晚寒侵細步,珍護六銖衣。
回舟漸感雙流水,春帆水調難溫。山容凄送佩環聞。黃昏真太忍,花遠數峰青。
緩緩經行橋第幾,歸云晼晚宜停。怕催離緒近婁門。漁燈城堞影,知斷薄游心。
細字將愁旋遠寄,開函葉葉啼紅。如花清照別前容。未申含蓄意,生澀問游衷。
自檢年時眉樣贈,心情苦系春濃。棠梨吹度寂寥風。一弓雙影月,潭水碧溶溶。
宛轉珍持清格調,花時哀怨些些。最無言處最聰華。細心尋體貼,余綺散為霞。
不是深藏釵鈿恨,苧蘿春水溪沙。青萍初小柳初佳。疏疏行道樹,隱隱遠游車。
吳越平原天付與,清游端感逢君。四山亭障度柔云。遼東成割席,邊淚柳條青。
春國碧城無語地,胥江潮水沄沄。明知飄逸即離群。朱弦誰入海,吹夢尚松聲。
藕葉田田初過雨,青絲翠蓋歌慵。衣涼玄武一湖風。語深都不寐,初月眷離悰。
煙水高城橫此恨,長陵原廟匆匆。如花人又六朝中。江山青眼在,停低露痕濃。
三十六湖水所潴,其間尤大為五湖。中間可以置郵戍,隱然高阜如覆盂。
大開名園治亭榭,時燕朱履為歡娛。高臺雄跨一千尺,熙熙樂國游華胥。
堂軒峻疊青壁滑,老蚌放開明月珠。蒼龍脫角瑩且澤,鮮瓜自與風雷俱。
郟家女子已仙去,尚有故井存通衢。淩波羅襪塵欲起,冉冉玉水翻紅蕖。
搖輝蘸影弄姿媚,粉黛醉倒無人扶。牡丹芍藥開四達,品第未必揚州殊。
武陵迷春無處問,杳杳仙路來盤紆。流杯插花歡客飲,霏霜濺雪來坐隅。
序賢祈爵發鳴鏑,傳花疊語爭喧呼。主人能詩有仙格,錦囊麗藻紛披敷。
擬驅輕駕逐煙客,曠浪塵外天為徒。夢得池塘生春草,一句我知今古無。
西歸定躡瀛嶠頂,氣象早已居蓬壺。甘棠留愛在他日,好事傳作淮南圖。
素襪雖遮未掩羞,
越兵猶怕伍員頭。
吳王恨魄今如在,
只合西施瀨上游。
頹波日下詎能回,
二氏于今亦可哀。
何必辟邪猶泥古,
留資畫景與詩材。
共處十年真歲寒,
山邊水邊相盤桓。
拶倒幾回扶不起,
未嘗說著祖師關。
莫買黃金鑄子期,
素琴三尺久無絲。
靜觀物理成幽趣,
嘒嘒玄蟬綠樹枝。
鴛鴦繡出偏成對。襯荷錢疊翠。
街鼓報三更,怪冷嫌高,欹著何曾睡。
無端要拍珊瑚碎。又暗垂清淚。
臂玉恐銷香,低首尋思,驀地燈花墜。
瑞彩迎朝日,柔枝繞慶云。誰將仙種下天閽。卻笑葵杯榴火、俗紛紛。
色映薔薇水,光浮琥珀尊。美人浴罷近黃昏。總把淡妝濃抹、斗芳芬。
素琴遠抱有馀情,草閣孤峰眼共明。黃菊幾逢詞客病,綠尊今對故人清。
留君小作山中宿,念我虛題榜下名。信有膏肓在泉石,十年從宦竟無成。
山游處處見山情,極目秋空萬里明。石磴屢緣心未倦,松亭小坐思尤清。
林中久負幽人約,壁上新題過客名。自是登高能賦手,看君四韻已俱成。
白蝶愛翻輕粉絮,
黃鸝偏上縷金條。
雙眉桑葉憑君看,
無奈低邊是細腰。
稱名頗似足誇人,
不是中原大谷珍。
端為上林栽未得,
只應海島作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