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番禺謹齋陳孝廉
見說先人陳太丘,由來風韻已千秋。
羨君意氣橫滄海,不獨文章煥斗牛。
好客朝攜金勒驟,教兒夜誦紫燈浮。
吾甥傾蓋懷知己,壯志應期五岳游。
見說先人陳太丘,由來風韻已千秋。
羨君意氣橫滄海,不獨文章煥斗牛。
好客朝攜金勒驟,教兒夜誦紫燈浮。
吾甥傾蓋懷知己,壯志應期五岳游。
聽說您的先祖是東漢陳太丘,其風度氣韻已流傳千年。羨慕您意氣風發氣貫滄海,不僅文章光彩可與斗牛星媲美。您好客時清晨乘華麗車馬疾馳,教導兒子時夜晚紫燈光影浮動。我這晚輩初次相交便引為知己,您的壯志應當遍歷五岳名山大川。
陳太丘:指東漢名士陳寔(shí),曾任太丘長,以德行著稱,《后漢書》有傳。
橫滄海:形容氣概豪邁,如橫越滄海般壯闊。
煥斗牛:煥,光彩;斗牛,二十八宿中的斗宿、牛宿,借指星空,形容文章光彩奪目。
金勒:金屬裝飾的馬勒,代指華麗的車馬。
紫燈:紫色燈光,或形容燈光柔和溫暖的樣子。
傾蓋:指途中相遇,車蓋傾斜,比喻初次相交即投契。
五岳: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代指名山大川。
此詩為詩人寄贈番禺陳謹齋孝廉(舉人)之作。當是二人相交投契時,詩人通過贊揚其先祖德行、自身才意氣度及重視家教的品格,表達傾慕之情,并以“五岳游”期許其施展抱負,反映了清代士人之間以才德相重的交游風尚。
全詩結構清晰,由追慕先祖起,繼以稱頌才德、贊賞治家,終以壯志期許收束,層層遞進。既展現了陳孝廉的多面風采,又傳遞了詩人的拳拳情誼,是清代贈友詩中兼具文學性與情感深度的作品。
黃昏簾幕雨纖纖,一段凄涼到枕邊。冉冉光陰留不住,悽悽情思苦難傳。潘安有興因他遣,宋玉多愁為此牽。爭似無心隨化盡,數杯閒臥釣魚船。
任是東風別有情,秋容寂寞轉傾城。夜來飛落瓊臺雪,一片紅妝傅粉成。
元宵真是可憐宵,獨對孤燈坐寂寥。不是齋居能養性,嗔心幾被雪風搖。
蒼蒼松柏貫四時,造物兒童元是私。戲綵高歌獻壽卮,壽卮愿約乾坤期。
大燕引新雛,小鴉哺老烏。青青樹木間,禽鳥聲歡娛。我攜二稚子,東園擷春蔬。可以奉晨羞,采采供貧廚。非肉誠不飽,割身實無馀。緬懷宋閣老,同日出京都。謫宦不攜家,留妻事老姑。塊然武當下,此樂固亦無。
霜雪已蒙頭,江上飽經風月。稱手絲綸一握,恨掛帆無力。籃空市散獨回船,暖酒壯顏色。惆悵武陵溪畔,早芳菲銷歇。
宇量諸公上,聲名一世宗。平生無一愧,度外有兼容。綆斷一尋井,蘿枯百尺松。紛紛湖海士,末路更誰從。
小圃繁花江畔路,杏子單衫,結伴東西去。冷飲投環游樂處,長歌淺笑知何許。隔岸樓臺迷曉霧,翠掩平沙,依約前朝樹。柳葉輕舟誰與渡?望洋空有凄涼句。
瓊林宴罷出瑤京,勝水佳山處處行。鄉使南歸金帖寄,日華東上慶云橫。人間富貴春三月,天上中和樂九成。自笑無媒林下客,白頭猶未濟文明。
老去山翁空世情,偶因溪好獨閒行。高歌激物鳥忽語,樂事會心人不爭。露氣溢花沾濕好,風瀾當日動搖明。臨流愛濯無塵濯,青布披巾況沒纓。
孤桐結根倚崖石,俯瞰清溪照虛碧。枝葉扶疏朱夏寒,上有翔鸞舊棲跡。風霜冉冉歲月深,老柯半朽蒼皮蝕。其中素抱金玉聲,以暗投人人不識。人不識,多苦心,樵夫斤斧莫相尋。寧教枯死倒澗壑,不從爨下求知音。
君攜陽羨茶,薦以中泠水。高臥讀離騷,林端月初起。
歲晏霜雪零,揚帆入煙霧。赤手綰銅章,遠向睢州去。赫赫張許忠,耿耿晏劉譽。人遠跡可尋,莫嘆來何暮。
墨胎之墨死不化,固應此君長入畫。雨里推篷略見來,至今風節傳天下。
僥福非所希,避禍敢不慎。富貴實禍樞,寡欲自鮮吝。疏食可以飽,肥甘乃鋒刃。探珠入龍堂,生死在一瞬。何如坐蓬蓽,默默觀大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