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祝融峰宿上封寺 其一
人間長望祝融峰
天上今登赤帝宮
山勢總朝星極北
海門遙見日華東
清嚴辛借千林雪
浩蕩真披萬里風
莫笑題名巖石畔
高情聊盡百年中
人間長望祝融峰
天上今登赤帝宮
山勢總朝星極北
海門遙見日華東
清嚴辛借千林雪
浩蕩真披萬里風
莫笑題名巖石畔
高情聊盡百年中
人間長久以來都仰望祝融峰,如今我登上這如同天上的赤帝宮。山勢始終朝向北極星所在的北方,遠眺望見東海之濱的朝陽從東方升起。清爽嚴肅的氛圍有幸借助千林的積雪,浩蕩的風聲真如披拂萬里的雄風。不要嘲笑我在巖石邊題名留跡,這高雅的情懷不過是在百年人生中盡力抒發(fā)罷了。
祝融峰:南岳衡山七十二峰的最高峰,為衡山主峰。
赤帝宮:赤帝指南方之神祝融,此處指上封寺,因祝融峰為其屬地,故以“赤帝宮”稱之。
星極北:北極星,古人視為天之中心,此處指山勢朝向北方。
日華東:指東方日出的光輝,海門代指東海之濱。
清嚴:清爽嚴肅的氛圍。辛借:有幸借助。
浩蕩:形容風勢壯闊。披:披拂,感受。
題名:在巖石上題字留名。高情:高雅的情懷。
此詩為作者登臨南岳衡山祝融峰、夜宿上封寺時所作。祝融峰為衡山之巔,上封寺為山中古剎,詩人通過登山所見所感,抒發(fā)對自然奇觀的贊嘆與人生雅趣的追求。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及作者背景無明確記載,當為古人游歷衡山時的即興之作。
全詩以登峰宿寺為線索,描繪了祝融峰的高峻與景色的壯麗,通過“山勢朝星”“日華東升”等意象展現(xiàn)自然之奇,末句“題名”“高情”收束,將景與情融合,體現(xiàn)了登臨詩“景中見情、情由景生”的特點,語言雄渾,意境開闊,是描繪南岳風光的佳作。
明月東方出,關山正在西。愁聞蟾兔滿,偏是照回溪。玉露含光重,金風帶影低。詎令秋氣爽,翻使戍心迷。
鄉(xiāng)里昔承平,甲第爭相高。十年罹兵燹,瓦礫生蓬蒿。君家全盛時,池館集群豪。揮灑共談笑,綠衣照青袍。借問創(chuàng)業(yè)難,昔人無乃勞。勤勞未易道,勖君永終保。架上多群書,片紙俱可考。徼倖不可求,青霄未易到。有源斯有委,毋為彼行潦。好風自東來,悠揚吹百草。及此愛日遲,莫負青春早。與君為兒童,簡編時卷舒。回頭二十年,舊學日已疏。韶光速流電,那能少躊躇。君子與小人,所趨不相如。遠之良不難,慎勿迷厥初。作詩示同志,因之重欷歔。
遠天煙水近黃昏,初月微明帶雨痕。故國鄉(xiāng)關何處是?片帆吹渡沈家門。
上客有馮驩,故吏有任安。二子久已死,益見交道難。軟語相媚悅,顛倒若轉丸。孰云是可忍,怒發(fā)為沖冠。
迷松道轉幾千重,怪果奇花夢未逢。始信山中春不去,冬霜猶有草莓紅。
嬌如花,美如玉,越溪女兒十五六。光風入簾睡初足,起畫脩眉遠山綠。飛香走紅三月心,一聲白苧千黃金。高堂客散燈火深,醉鬢斜釵夜沈沈。
天上曾乘泛斗槎,歸來閒置海東涯。波濤洗出金鰲背,葉葉瑯玕擁翠華。
鶴背高寒露氣清,明河斜轉月三更。紫薇花畔題詩處,笑看癡兒拾亂螢。
不知身到轉頭年,性子觀來已洞然。鐵臼藥寒和月?lián)v,蒲床腳暖踏云眠。歸期笑計銖衣石,定里閒游寶筏天。要識來時同我相,一般門外水中蓮。
殘霞遠樹水云中,淮甸江鄉(xiāng)有路通。沙影分開晴浪白,櫓聲搖落夕陽紅。風前宿鷺投疏葦,岸上征人望短篷。幸有蛾眉解迎客,無勞更嘆暮途窮。
誰將石黛染春潮,復撚黃金作柳條。西崦東溝從此好,筍輿追我莫辭遙。
背郭誅茅草蓋堂,邊江種柳樹為墻。舟中夢醒聞春雨,樓上詩成坐夕陽。南紀壯游余歲月,北扉遺草舊封章。清時例有逃名客,見說嚴陵本姓莊。
天闊秋高初夜長。浮塵消盡霧蒼茫。澄澄孤月轉危墻。金井有聲惟墜露,玉階無色乍疑霜。不聞人語只吟螀。
半畝新蔬圃,三間舊草堂。病馀身少健,春去夜猶涼。素友少來往,青編時較量。老懷堪獨笑,無事亦悲傷。
吾家東近補怛山,大士神通海浪間。舊日同鄉(xiāng)今作客,焚香日日對慈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