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岳神廟 其二
九成臺殿神居迥,百里松杉石道賒。
海內名山惟五岳,天南星漢此孤槎。
來隨使節脩禋祀,愿祝威靈保帝家。
主器皇儲新定位,千秋萬歲樂無涯。
九成臺殿神居迥,百里松杉石道賒。
海內名山惟五岳,天南星漢此孤槎。
來隨使節脩禋祀,愿祝威靈保帝家。
主器皇儲新定位,千秋萬歲樂無涯。
九成高的臺殿,神仙的居所多么高遠;百里長的松杉,石道延伸得如此漫長。海內的名山唯有五岳最尊,天南的星漢下,岳廟如孤槎獨峙。我跟隨使節前來舉行祭祀,衷心祝愿岳神威靈保佑帝王家。主掌國器的太子剛剛確立,愿千秋萬歲安樂無邊無涯。
九成:多層,形容臺殿高峻;迥:高遠。
賒:長,指石道漫長。
五岳: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即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星漢:銀河,此處指天空;孤槎(chá):孤舟,比喻岳神廟在天南的獨特地位。
脩禋(yīn)祀:舉行祭祀儀式,禋祀是古代燒柴升煙以祭天的典禮,此處指祭祀岳神。
主器:指太子,古代以宗廟祭器為主器,象征繼承君位的資格;皇儲:即太子。
此詩或為作者以使節身份祭祀岳神廟時所作。詩中“主器皇儲新定位”表明創作背景恰逢太子新立,作者借謁廟之機,通過祭祀表達對岳神護佑帝王家、國家穩固的期望,反映了古代官員對皇權延續與國家安定的重視。
全詩圍繞謁岳神廟的祭祀活動展開,前半描繪岳廟的高峻與五岳的尊崇地位,后半點明祭祀目的與對皇儲穩固、國祚綿長的祝愿,主題明確,語言莊重,是一首典型的應時應景的祭祀頌詩,體現了古代文人“敬神”與“忠君”的思想融合。
昔人勝踐此興懷,復見西園游上才。
譚麈生風容滿聽,酒觴插羽未須催。
小令纖指鳴飛雹,卻遣紅檀趁落梅。
更約歸來醉叢碧,將軍端豈興闌回。
跪奉爐香幸見憐,人言匹庶可回天。
及今一睹盆傾勢,滿意重占斗覆年。
僅息黃塵昏永晝,幾時翠羽冒中田。
此心安得頑如石,水旱豐兇付偶然。
羨殺君家有兩方,阿戎材干更昂藏。
久知筆力能扛鼎,此去賢書定探囊。
鄰近玉淵嘗借潤,眼中珠樹看爭芳。
舊陪眾俊工飛動,老氣因君尚激昂。
滯留無地豁閑愁,詩將壇高許客投。
過我肯論新舊雨,即君如望蔉穮秋。
幾時霧縠搴蛟室,快意湍濤放鹢舟。
搯抉腎腸須小息,請攜霜竹上危樓。
思君采艾嘆如年,眼底羈愁只自煎。
破夢有來驚剝啄,沖泥徑欲跨連錢。
新篇端復千年計,舊集猶須百手傳。
早晚聚頭三日語,麈邊閑聽有源泉。
幾時風色不飛沙,再遣齋魚為客撾。
塵里槐安空夢境,眼中優缽忽天花。
玄譚正用蠲憂患,白飯胡寧當旨嘉。
南去路貧同一笑,不憂攫肉有飛鴉。
雪后緘詩送春燠,何異祠壇起祇肅。吟哦三嘆思答報,幾欲揮毫紙隨縮。
多聞實藉益者三,敬客不啻需之六。別君方看月弦下,及門僅比羊胛熟。
前時為雪謁仙佛,俯傴叩神如問卜。陰陽妙由帝把握,寅亮傍頼公迪篤。
死生休戚系雨晹,此柄不輕果誰屬。天公欠雪如負券,得之無庸計遲速。
盈尺告功遽放晴,孰謂十寒財一暴。念子詩愁替酒狂,幾日風餐仍露宿。
想見晨窗誤月明,催汲溪泉煮山蔌。云際群峰駮粉繪,日下眾壑淙哀玉。
我雖越俎政無補,猶飽官饔住官屋。不嗟破履印遺趾,更免長镵??黃獨。
剝啄或肯送尺書,傾箱中有麖鹿肉。遙知合圍罥蹄角,驚奔窘怖徹毛骨。
放麑歠羹未恝然,老子平生蔬茹足。瓶中療饑余白粲,甕里度寒仍旨蓄。
隠幾日日面南山,捉筆時時瀉懸瀑。但有赤腳侍玉川,分無散花問金粟。
春前三白盛世瑞,幸此迂愚寬譴逐。朝來徙倚觀稼上,宿麥泛煙青極目。
佻天之功敢僥罪,含生有自如其欲。寒梅嫵媚粧更新,弱柳瓏璁眉上蹙。
風日清妍近試燈,載路已聽歌鼓腹。不辭三夜同此樂,甕蟻妓衣預催趣。
濃歡共貸家山夢,小隊重按年時曲。仕逢歲稔信可喜,人任天真或為福。
長翁一世文字余,可是營生有機軸。徑來同作醉鄉游,聚散回頭車轉轂。
簷外云深雨合圍,此行不嘆始謀非。
對君便是蘇端過,把酒曾無御叔譏。
紅濕煙郊思散策,寒欺病骨旋添衣。
了知未盡山陰興,共作沖泥傍險歸。
衰宗如此況他揚,碌碌諸雛欠肯堂。
薄宦幽憂殊未醒,故園歸夢可勝長。
杯盤頓頓家雞嫩,翁媼嗚嗚社酒香。
猶記比鄰笑行客,夏畦龍斷為金章。
自折河橋柳,何人慰寂寥。
一書寧用靳,兩舍未為遙。
瓜戍裝應趣,荊扉興自饒。
回頭五云處,猶肯訪漁樵。
聞道張夫子,還家俗累輕。
兩官終短袖,五字屹長城。
龍斷悲人世,煙云寫物情。
只今遙夜月,獨許伴空明。
平生心事釣漁舟,邂逅青衫映白頭。
肯為功名戲雕虎,不留顏面對沙鷗。
露漙青蓋高荷曉,風約黃陂小麥秋。
入眼斜川歸趣好,此身何處不菟裘。
競簉行軒親色笑,教條初不作風霜。
為公醉德仍醇酎,惠我溫言亦報章。
重見桐鄉敬朱邑,不須畏壘詫庚桑。
受廛定許休吾老,已戒諸雛計裹糧。
生世岐喧靜,平章有不如。宦涂吾畫虎,濠上子知魚。
去索長安米,歸?笠澤書。茲軒住蒼莽,勝日復躊躇。
酒盞扶頭后,鶑聲禁火余。蘭風度樽俎,蝶翅掠襟裾。
有底煙霄意,便為水竹居。可須供曲糵,未后課耰鉏。
花蓓紅酣日,池光碧浸虛。鶴頭依綠荇,龍骨閙清渠。
詩興因超忽,愁端得破除。時從一吟醉,小計百硨磲。
巢鵲枝蜩已罷鳴,風聲露氣可勝清。
人諳淺瀨安然度,月隔高林未肯明。
卻亂宿云尋去路,漸因更鼓辨孤城。
誰知歲事關心切,翻憶沖泥傍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