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瓶中雜花七首 其四
紅抹蘭膏綠染衣,
綠嬌紅小兩相宜。
華邊剩有清香在,
木石癡兒自不知。
紅抹蘭膏綠染衣,
綠嬌紅小兩相宜。
華邊剩有清香在,
木石癡兒自不知。
紅花如涂抹了蘭膏般艷麗,綠葉似染就的衣裳;綠的嬌美、紅的小巧,兩相映襯十分適宜。花旁仍留存著清幽的香氣,那些木石般愚鈍的人卻渾然不知。
蘭膏:古代用澤蘭煉成的油脂,此處形容紅花潤澤如敷脂粉。
華:同“花”,指瓶中雜花。
木石癡兒:比喻愚鈍、不解風情之人,木石喻其無感知。
此詩為作者賞玩瓶中雜花時即興所作,具體創作背景無明確記載,當是對日常生活中細微之美的捕捉與抒懷。
詩以簡練筆觸描繪瓶中雜花紅綠相映的嬌美及清幽香氣,通過‘木石癡兒’的對比,凸顯作者對自然之美的敏銳感知,風格清新明快,富有生活意趣。
江月熙熙江岸長,江風萬里樹相連。參苓晝永千峰里,禾黍秋高萬井邊。詩唐文漢渾閒事,點瑟回琴莫漫言。涼夜小舠穿水曲,又逢漁父對蒼煙。
昔客三城館,今歸我草堂。諸孫頻進酒,季弟并持觴。共議身家計,先憂老少糧。相看談不厭,且醉菊花黃。
黃生挺南國,耿耿慕前修。孝恭夙所稟,朝夕何綢繆。有母困床褥,吁天懷百憂。刲股亟進之,而母疾以瘳。刀圭信自取,負米豈其儔。黃生吾小友,嚶鳴雅相求。眷茲無雙名,江夏良可侔。愿生長努力,壽母及千秋。
托根臨古道,閱世幾經春。笑指莓苔色,都為桃李塵。仙山勞遠夢,香國憶前身。不作縞衣舞,妖嬈學美人。
官衙嚴切不官書,不置山林一散樗。儗赭青袍尋釣艇,那驅老腳又方輿。卑微易拾圯橋履,艱阻難移節孝車。天北天南他夜夢,相看子母欲何如。
深如女發蘭膏罷,明似山光夜月馀。為染溪藤三百個,待渠湔拂一床書。
長江千里送歸舟,重過名山憶舊游。風景蒼蒼只如昨,煙波離思滿汀洲。
勾芒設色滿丘園,著粉施朱總可憐。未抵天公真畫手,金光明里玉山川。
皇天平四時,先春而后秋。寒威奪仁氣,慘慘紛百憂。康世非我長,自許以一丘。
薄云細雨春來去。一院楊花牽恨緒。凌波洛浦夢回時,玉佩湘皋回袂處。綠華生小神仙侶。借得嫏嬛曾擬住。如今雙淚莫盈盈,別怨離情應有數。
銀甲彈開香粉墜,金盤堆起乳花圓。乞君東閣長生供,壽我北堂難老仙。
我愛卓王孫,雋聲滿人口。床頭一鹔鹴,時時為客有。已工光祿吟,復耽步兵酒。白榜叩紫荊,青絲系楊柳。不為啖名來,能談塵外否。
爛熳芳園此日才,春風小徑為君開。一枝早占傾城色,四韻空慚倚馬才。野外不妨頻縱棹,病馀應喜數飛杯。劉郎舊是多情者,可待名花落盡來。
鏖戰群奔外,申威一呼間。功名歸死事,義勇鄙生還。矢向胡天盡,弓猶漢月彎。君王思戰苦,起冢象天山。走卒知虎將,兒童說義州。甘心輕白羽,苦戰脫兜鍪。援絕揮戈地,創馀振臂秋。英魂知不泯,結草抗邦仇。
祇役初紆覽,茲方信巨藩。詞人在梁苑,俠客近夷門。水勢神河奠,花枝岳樹繁。兩京聯絡處,何以固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