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天壇雜詩五首 其三
溪童相對采椿芽,
指似陽坡說種瓜。
想得近山營馬少,
青林深處有人家。
溪童相對采椿芽,
指似陽坡說種瓜。
想得近山營馬少,
青林深處有人家。
溪邊的孩童相對而坐,采摘著椿芽;手指向向陽的山坡,談論著種瓜的事情。猜想附近山中駐軍的馬匹少了,青翠的樹林深處還住著人家。
溪童:溪邊的孩童。
椿芽:香椿樹的嫩芽,可作蔬菜食用。
陽坡:向陽的山坡,利于植物生長。
營馬:指軍隊駐扎的馬匹。
青林:青翠茂密的樹林。
此詩為清代詩人查慎行《游天壇雜詩五首》之一,創作于游覽北京天壇附近時。清代天壇周邊多鄉村,詩人通過觀察山村生活,反映了當時社會相對安定、駐軍減少后百姓的平和狀態。
詩中以小見大,通過溪童采椿、說種瓜等日常細節,展現山村寧靜的生活面貌,表達對田園閑適的贊美,風格質樸清新,富有生活氣息。
桓伊三弄出柯亭,裊裊新愁不可聽。昨夜東風潮信長,夢和殘月吊湘靈。
蕩簾波,藥煙如水,秋在疏桐庭院??唇j角銀河斜轉。露浥涼紅微泫。細擘龍團,重溫麝炷,刻漏剛三點。將宋玉一段秋悲,寫入杏羅,分付妝樓新雁。天上星、六張五角,苦與身宮廝羼。會短別長,除非夢里,得見桃花面。夢也無覓處,宵宵翠被不暖。這綺懷、消除無計,譜入紅簫低按。北宋樂章,初唐宮怨。字字珍珠貫。待得伊到此,親書素綃團扇。
畫檐一夜雨飄蕭,際曉陰霾掃碧霄。有日暫看旗腳展,無風初覺鼓聲調。紛紛竭作趨南畝,稍稍新妝出北橋。白發長官塵土殺,尚能覓句補風謠。
誰道靈光獨不焚,孔堂金石至今存?;释醯鄄畯拈_辟,不毀乾坤一合門。
換得霓裳任所依,淡妝素羽自誇稀。玉關人去誰知己,銀燭更闌影共歸。入世居然宜本色,問君曾否認烏衣。偏偏獨醒繁華夢,十二瑤臺學奮飛。瑤軒玉檻最堪依,到眼容顏似覺稀。素羽斜穿珠箔入,淡妝偏認玳梁歸。梨花月下爭清影,柳絮風前換縞衣。世態于今安可問,不如本色任翻飛。
樓船出京口,晨潮來東海。望望懷中人,滄洲隔煙靄。春風吹短簫,棹歌聲遠遙。棹歌自西上,思心隨落潮。瞻望復瞻望,斷魂誰為招。江邊楊柳樹,中春敷柔華。東風吹其枝,使我思無涯。風吹楊柳綠,我思亂心曲。明明慈水邊,有美溫如玉。玉書時寄將,素質絢金章。受藏已六年,一展一馨香。瞻望復瞻望,何時遘容光。憶昔學制錦,三歲慈溪水。萋斐起飄風,知子獨君子。予自悠悠者,守默徂中野。矯矯徵賢篇,強聒故不舍。自余再來東,音書得屢通。然而咫尺間,乃不睹儀容。豈謂姚江深,豈謂四明遠。莫往亦莫來,悠思空繾綣。揚帆過大江,水闊情何深。江南日以遠,知己誰寄音。舍舟適曠野,長鞭驅白馬。朝整儀真鞍,暮脫滁陽駕。滁陽山何碧,瞻望無終極。細寫一封書,付與揚州客。
勇施犯重悟無生,挑起三衣即便行。逢人指出無心物,當下回光似不曾。
寒鴉日日晚投林,我獨懷歸未遂心。身寄衛河舟上榻,夢縈湘水岸邊岑。年華荏苒雙蓬鬢,病體支離一布衾。卻喜故人知我意,夜窗聯話到更深。
天柱峰高白日晴,華嵩相對最分明。扶桑倒射東溟影,銀漢平流上界聲??绽锝饘m陳帝座,云邊鐵鎖度人行。不緣旌節巡方岳,孤負塵埃過此生。
煙雨濛濛古梵宮,院庭深悄若無僧。林梢一點熒熒碧,知是層樓供佛燈。
鶯囀,簾卷,春睡短。宿酲銷。愁日暮,虛度,可憐宵。銀漏,隔花遙,迢迢。篆爐心字焦,卸蘭翹。
夜來得酒氣增華,興入丹梯月姊家。兩首新詩一篇賦,今年不負木犀花。
滟滪拓瞿塘,二孤障瀾蠡。大哉神禹功,天地相終始。
稚女無人抱惠芳,秋來多病不扶床??蓱z水火無能免,靧面桃花憶何娘。
世人競捧心,妍丑西東施。揮斤得妙質,舍子吾從誰。所惜憂患馀,歸計不暇遲。繼今省幽獨,雁足時新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