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佩重來軒為槐塘程文實賦
當時丞相七弦琴,尚有高山流水音。
今日猶能存手澤,祖孫相繼百年心。
何年斲就嶧陽桐,律呂音諧指下工。
相業當時勤燮理,心同虞舜鼓南風。
相業相傳祖澤存,至今厚德說高門。
遙知府第多清思,三弄梅花月一痕。
當時丞相七弦琴,尚有高山流水音。
今日猶能存手澤,祖孫相繼百年心。
何年斲就嶧陽桐,律呂音諧指下工。
相業當時勤燮理,心同虞舜鼓南風。
相業相傳祖澤存,至今厚德說高門。
遙知府第多清思,三弄梅花月一痕。
當年丞相彈奏七弦琴,至今仍有高山流水般的琴音。如今還能留存先輩的手澤,祖孫百年間傳承著同樣的心意。不知何時用嶧山之南的桐木制成琴,手指下音律和諧,演奏精妙。丞相當年勤于治理國政,心意如同虞舜彈奏《南風》那樣仁厚。相業傳承,祖德留存,至今仍稱贊這高門的厚德。遙想程府中多有清雅思緒,月光下彈奏《梅花三弄》,映出一縷梅影。
七弦琴:即古琴,傳統彈撥樂器,有七根弦。
高山流水:典出伯牙子期故事,代指高雅樂曲或知音之情。
手澤:指先輩遺留的手跡或遺物。
嶧陽桐:嶧山(今山東鄒城)南坡的桐木,古人認為是制琴的良材。
律呂:古代音律的統稱,陽為律,陰為呂,此處指音律和諧。
燮(xiè)理:調和治理,指處理政務。
虞舜鼓南風:傳說舜作《南風》詩,有‘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句,代指仁政理想。
三弄梅花:琴曲《梅花三弄》,通過三次變奏表現梅花高潔之姿。
此詩為槐塘程文實所作,或創作于程氏家族傳承之際。詩中提及‘祖孫相繼百年心’‘相業相傳祖澤存’,推測程氏先祖曾為丞相(‘當時丞相’),家族以德業、琴藝傳承著稱。作者通過詠琴贊其家學,既彰祖德,又頌后賢。
全詩以琴為線索,串聯起程氏家族的歷史與當下:前半詠古(丞相琴音、祖澤手跡),后半頌今(桐琴精妙、相業傳承、府第清思),主旨在于贊揚程氏祖孫相承的德業與雅趣,體現對高門厚德的推崇,是一首典型的題贈詠德之作。
罨畫層波蕙草荒,冷云客雁兩回皇。梅花到得吹成雪,盡是清愁不是香。
暮靄忽蒼然,前山日將落。扁舟早歸來,湖上風色惡。
路絕囊空何所歸,無歸人幸兩無違。鴛原同命甘雙殉,蝶縱離魂亦并飛。難得遙天馳羽翰,頓教長夜睹熹微。載將一舸南溟去,不計家山是與非。
石磴千盤上翠岑,回看秋色半蘭陰。攜琴共識仙郎過,曳杖重占太乙臨。病里河山雙極目,狂來天地一論心。莫將峴首誇遺跡,屈指殘碑異代尋。
公昔南邁,我不及睹。言旋舊觀,莫獲安語。今則不遑,載騫載舉。離憂莫寫,歡好曷敘。愴矣東望,泣涕如雨。
落日沉海云壓城,官軍多載婦女行。大弓勁箭自山下,顏色如灰愁上馬。我生不慣生馬駒,存者吾子亡吾夫。毋寧完身吐玉雪,忍使餒肉當熊貙。青楓嶺頭望回浦,血指畫巖心獨苦。老螭扣地救未及,芳草迷天淚零雨。卓哉一死可百年,此事已過永泰前。黃沙野塞多降骨,忠義傳中收不得。
紅蓮日涌神仙幕,翠柏霜飛御史臺。千金海上求騏驥,五色云間下鳳凰。貔貅萬灶新趨幕,虎豹千門舊直廬。小雨挾云行斷岸,亂山排浪入孤城。
欽惟合宮,承神至尊。祗戒專精,儼然若存。奠茲嘉觴,茝蘭其芬。發祉隤祥,以子以孫。
夜雨急還急,客愁深復深。
共惟無極翁,混元再開辟。關洛與考亭,杲杲行世日。惟此五大賢,人極賴以立。謂宜昭明薦,千古為令式。
覓得廣文沽酒錢,便須歸隱四山環。豈無半幅鵝溪絹,貌取亭前一帶山。
孤舟天地間,蕩碎江漠碧。水程報入峽,舟子相蹙額。水東舟西行,所恃皆人力。上游千山雨,萬流趨一脈。大石相夾束,逼水高百尺。絕壁爭外頃,仰視天皆石。轉王腸九迥,崩崖齒萬齧。驚湍若箭來,到此忽一逆。不見船行遲,但看水流疾。細徑鑿青天,一發蟠百結。群夫牽弱纜,斗汗過寸隙。苔入太陰寒,雪是上古積。鳥飛時一墜,蟻緣仍百折。上無云日光,下狎蛟龍宅。八口豈微細,生命輕瞬息。動念當急流,欲退或不得。萬全出僥倖,惶恐亦何益。君子重臨淵,保身非懦怯。快意疾回舟,星月淡秋夕。
兒時曾憶此登臨,細說窮途有述征。四十九年蘧伯玉,月明人靜過臨平。
橫江白浪涌崔嵬,應是波神羽衛來。陛戟百重馳道遠,舳艫千里峭帆開。緩如積雪飛霜路,急似砯崖轉石雷。惟有東西爭渡者,暮還朝往任相催。
青干霄外山千尺,碧入林間水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