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江寧督署感晉陽君舊妝樓題印心書屋壁 其一
平吳事業(yè)塤篪逝,入洛春光佩黻齊。
戟署已消龍虎氣,妝樓舊是鳳皇棲。
壞墻憶遠詩篇在,苔石燒香履跡迷。
十四年來逢谷日,不忘分手小軒西。
平吳事業(yè)塤篪逝,入洛春光佩黻齊。
戟署已消龍虎氣,妝樓舊是鳳皇棲。
壞墻憶遠詩篇在,苔石燒香履跡迷。
十四年來逢谷日,不忘分手小軒西。
平定吳地的事業(yè)如塤篪齊鳴的歲月已消逝,當年入洛時春光正好,官員們服飾齊整。督署中曾經(jīng)的龍虎氣勢已消散,那妝樓昔日是鳳凰棲息的地方。殘破的墻上,往日的詩篇依然留存,長滿青苔的石上燒香的足跡已模糊難辨。十四年后又逢正月初八谷日,始終難忘當年在小軒西邊分手的情景。
塤篪(xūn chí):古代兩種樂器,塤為陶制,篪為竹制,常比喻兄弟和睦或和諧的協(xié)作關(guān)系,此處代指共同成就事業(yè)的歲月。
佩黻(pèi fú):古代官員的服飾,佩指玉佩,黻指禮服上的花紋,代指官員的威儀。
戟署:古代高級官署門前插戟以示威嚴,此處指江寧督署。
谷日:正月初八,民間傳說為谷子生日,傳統(tǒng)中重視農(nóng)事的節(jié)日。
此詩為清代名臣陶澍重訪江寧督署時所作。陶澍曾任兩江總督,督署為其舊任官邸;晉陽君是其夫人,或已離世。詩中‘十四年來’點明距與夫人分手(或離世)已十四年,谷日重游舊地,見妝樓、壞墻等舊跡,觸景生情而作。
全詩以舊地重游為線索,通過事業(yè)消逝、舊居殘跡等細節(jié),將對亡妻的思念與時光流逝的悵惘熔于一爐,情感真摯,意境蒼涼,是清代懷舊詩中的佳作,亦可見陶澍剛直之外的細膩深情。
人看浴出如枯木,我自無心類死灰。在處秋風吹鬢發(fā),不堪更上雨花臺。未知何處是吾廬,南北悠悠意所如。不愛渭川千畝竹,與君江上卜新居。
崇朝構(gòu)行雨,薄晚屯密云。緣階起素沫,竟水散圓文。河柳低未舉,山桃落已芬。清樽義不薦,淹留遂待君。
青春艷繡衣,得祿更興悲。無復(fù)娛親日,徒傷負米時。迢迢桑梓戀,惻惻蓼莪思。天地無窮極,難伸寸草私。
云鎖巒頭月鎖溪,望洋何處更多迷。遙從四壁看仍斷,只有中峰壓不低。巢許已前歸譜牒,煙霞之內(nèi)即封提。苔花十里俱凝合,杖屨何因得染泥。
八斗相傳繡虎才,路傍石馬翳蒼苔。洛神留得黃初賦,千載霓裳去不回。
籀跡秦章手自摩,刻刓翻擬贈潛夫。毋論此掾同三語,且愛新銜長五湖。到處酒旗成鹵簿,見來漁父是官徒。如聞尚有風波事,一榻禪房署苾芻。
秋入披香玉露濃,晚妝初罷鳳樓鐘。恃恩醉卻昭陽酒,誤把紅繩戲睡龍。
閑倚天臺看曙霞,自然龍漢度無涯。暫來演道明光殿,歸去乘蹺太上家。帝簡賜歌旌火棗,世人何處訪桃花。到山若赴昆崙會,還控青鸞白鳳車。
咫尺東洲去不回,小喬蹤跡費人猜。非朝非暮非云雨,魏帝無方擬夜來。
世情賤歸田,鄉(xiāng)里貴出門。自匪曠遠士,鮮不異寒溫。隆誼期止足,敦交在丘園。結(jié)念早旋歸,竊恐負此言。
身先百花一日生,筆端五色本天承。旗亭畫壁流歌板,夜雪尋梅喚酒朋。山水當年曾有約,音容從此卻無憑。鳥聲猶學(xué)詩人調(diào),門外高吟上紫藤。
宦轍三名邦,休聲殊未已。大書又特書,他年問青史。
河?xùn)|賢太守。使草木生光,太行增秀。功名落誰后。醉歸來,馬上氣沖牛斗。一陽應(yīng)候。看春風、先到細柳。笑座中有客,侯輕萬戶,詩誇千首。依舊。桂花盈處,蓂葉圓時,為君添壽。滿堂飲酒。盡平生,傾蓋素友。對水云鄉(xiāng)里、真山面目,錢家誇甚錦繡。但年年、歲歲相逢,似人耐久。
承宣三載鎮(zhèn)雄藩,一疾胡為隔九原。記我舊曾瞻北斗,哭君今又到南軒。廟堂美政歸公論,嶺海蒼生感厚恩。精爽不知何處去,聲名赫赫著微垣。
神燈照夜惟聞?wù)f,皓月當空不用尋。個里忘言真所得,便應(yīng)從此正人心。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xué)習(xí),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