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天曉角
倚空絕壁。直下江千尺。天際兩蛾凝黛,愁與恨、幾時極。
暮潮風正急。酒醒聞塞笛。試問謫仙何處,青山外,遠煙碧。
倚空絕壁。直下江千尺。天際兩蛾凝黛,愁與恨、幾時極。
暮潮風正急。酒醒聞塞笛。試問謫仙何處,青山外,遠煙碧。
靠著高聳入云的陡峭石壁,往下是千尺的長江。天邊的兩座山峰宛如美人緊蹙的雙眉,這愁與恨,何時才是盡頭。傍晚潮水洶涌,風正急,酒醒后又聽到邊塞的笛聲。試問被貶謫的仙人如今在哪里?在青山之外,遠處是一片如煙的碧綠。
倚空絕壁:靠著高聳入云的陡峭石壁。
兩蛾凝黛:指遠處的兩座山峰像美人緊蹙的雙眉。蛾,蛾眉;黛,青黑色顏料,古代女子用來畫眉。
塞笛:邊塞的笛聲,常傳達出一種悲涼的情緒。
謫仙:原指李白,這里可能泛指被貶謫的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詞中傳達的愁恨以及對“謫仙”的詢問來看,可能是詞人在仕途不順、遭遇挫折時所作,看到眼前壯闊之景,引發了內心的感慨和對被貶之人的同情。
這首詞主旨是抒發愁恨和對被貶者的關切。其特點是將雄渾的自然景色與深沉的情感相結合,借景抒情。在文學史上展現了詞人獨特的藝術風格,以景襯情的手法運用較為出色。
燕山自古接胡沙,大有胡風入漢家。小婦拍鞍能走馬,兒童捲葉學吹笳。
上冢家留榮且哀,贛民應怪苦徘徊。鄱陽湖共天同闊,不惜乘風破浪來。內閣朝廷號正臣,朅來江外擁朱輪。危檣西喜洪都近,諫省當時舊主人。
法士慕觀音,想像如或見。我心觀世音,常向人間現。
竟月愁眉始一伸,乍親煙水離囂塵。柳橋日淡聞黃鳥,荻浦潮回舉白鱗。云樹總為詩送料,溪山翻與畫傳神。此中可卜誅茅地,那得張融與結鄰。
費盡年年造化功,精神全在雪霜中。一枝映帶窗前月,消得逋仙作主翁。
七日湄潭去,歸來翠滿襟。一江清繞郭,千翼晚投林。已慎麻陽路,寧勞卻曲吟。且將幽雋意,收拾入靈心。
茲山如鷲形,昂然欲騫翥。稽首天人師,浩劫長此住。山中數招提,窗戶散煙霧。勝流不起席,鐘鼓自朝暮。下有王舍城,民俗尚淳古。所嗟給孤園,民俗已非故。吾生一何幸,良游遂平素。一笑天風生,白云掩高樹。
增城奠西趾,靈景潛金方。儀璘列兩曜,川岳備五藏。沖騰郁劍氣,?窱舍朱光。乘屩恣遠討,劃然見金堂。陽烏翼我體,丹霓為我裳。仰掇毓華林,俯吸瑤池漿。形神永超軼,千秋常悅康。始知中區外,還有不死鄉。玄鑰頓能啟,從君嬉紫房。
手中簧冷為君煖,嚼徵含商清且遠。鶴來鳳下行云卷,流水潺湲情不斷。烏啼城上銅龍轉,西方月明低款款,行樂不遑秋夜短。
翰林家食自來清,三徑遙尋獨出迎。草履籜冠居士服,疏燈寒雨故人情。酒酣白發誇元亮,瓜熟青門憶邵平。女嫁男婚今已畢,肯將廬岳聽泉聲。
誰向龍門指別途,秋風應似別情紆。珠宮一片波心月,得入仙舟夢里無。
止水池,芝山陰。丞相初去國,指水矢此心。水止心亦止,上有青天臨。朝臨池,暮臨池。丞相心,人不知。風塵來,江漢沸。止水池,丞相死。他日之心止于此。
獨步溪頭夜初寂,掃空塵念心清涼。月明眼底見秋色,境靜鼻根聞桂香。
葉老驚蟬咽,蒲生逼岸長。一風兼一雨,幾欲作飛霜。到枕憂殘霤,趨時換夾裳。起予三月病,端為謝新涼。
有家數口寄伊川,孤宦東西二十年。見說葬時無一物,空留滿篋舊文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