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杜翹生本崇典試貴州 其一
春殿賜書鈐鳳尾,
秋風弭節度龍標。
丹墀寵錫君恩重,
紫邏關山驛騎遙。
鄉夢千重鷗外墮,
黔云一片馬前驕。
故家莫鄭多才子,
好第文章報本朝。
春殿賜書鈐鳳尾,
秋風弭節度龍標。
丹墀寵錫君恩重,
紫邏關山驛騎遙。
鄉夢千重鷗外墮,
黔云一片馬前驕。
故家莫鄭多才子,
好第文章報本朝。
春日在宮殿中獲賜御書,鈐蓋著鳳尾印信;秋日輕車緩行,即將跨越龍標關隘。紅色臺階前蒙受恩寵,君王的厚待何其深重;紫邏山的關山路遠,驛站的馬匹正疾馳迢遙。思鄉之夢如鷗鳥從云端墜落千重;黔地的云霞在馬前舒展,更顯豪邁。杜氏家族堪比莫、鄭兩姓多出才俊,望你用優異的文章回報本朝。
鈐鳳尾:鈐蓋帶有鳳尾紋的印信,指帝王賜書的憑證。
弭節:停車緩行,此處指行程從容。
龍標:古地名,今貴州錦屏一帶,代指貴州。
丹墀(chí):宮殿前紅色的臺階,借指帝王所在。
寵錫:恩寵賞賜,錫通“賜”。
紫邏關山:貴州境內險要的關隘。
驛騎(jì):驛站傳遞文書的馬匹。
故家莫鄭:莫、鄭為唐代滎陽望族,此處喻杜氏家族人才輩出。
好第文章:指考選優秀的科舉文章。
此詩為詩人贈予友人杜翹生(名本崇)赴貴州主持科舉考試時所作。清代科舉典試為朝廷要任,詩人通過描繪杜氏受帝王恩寵(春殿賜書)、旅途艱辛(紫邏關山)等場景,結合其家族才俊背景,表達對友人順利完成使命、為朝廷選拔人才的期望。
全詩緊扣“典試貴州”主題,前半寫榮寵與征程,后半寄思鄉與期許,既贊友人身份之重,又勉其以才報國,體現清代士大夫對科舉選才的重視及文人相交的雅正之風。
到門忽怪不相迎,堂上驚聞有哭聲。始悟已非生死隔,幾年來往弟兼兄。
謝家池館動高吟,極目東風散曉陰。何必萬花紛照眼,惟然一色可清心。
鈔掠民何賴,孤窮痛不禁。江山慘寒色,鴻雁有哀音。白發三年病,青霄萬里心。路迷塵冉冉,腸斷暮骎骎。
馬風得遇修仙舉。不羨人間富貴。筑個環墻居住。且避風霜雨。靈光晝夜常修補。異日功成歸去。得住蓬萊洞府。侍奉吾師父。
獨坐孤亭四望寬,夜深明月浸溪寒。歸來山色如相許,老去秋風轉自安。萬里云霄看燕雀,百年天地有金蘭。尸居未可言匏系,屈指山林事更難。
惆悵南飛又北還,渚蘋沙草未消閒。不知身為浮名誤,來往風塵鬢欲斑。
看盡愁人萬點紅,曉來雙鬢白于茸。它時儻記江南夢,畫我黃梅細雨中。
紙上空傳幼婦辭,埋憂無地欲何之?遙聞碧落銀河畔,中有芳魂一點癡。
燕騎經旬發,吳船此日行。樹知風起色,帆識雨來聲。驟轉長林暗,斜分絕塞明。河流今夜滿,無復滯歸程。
舊作衙官身姓何,陰司歸后記仙魔。視身已是閑軀殼,一領蓑衣也是多。
垂鬟不語立花陰,忽向東風淚滿襟。長記湖邊寒食節,柳絲曾折贈同心。
古今何處有神仙,鶴駕鸞驂總浪傳。莫信空同鄒道士,刀圭入口亦徒然。
亟亟城城城亟成,小兒齊唱杵歌聲。杵歌傳作睢陽曲,中有哭聲能陷城。自古眾心能作城,五方取土不須蒸。蒸土作城城可破,眾心作城城可憑。疊疊石石石?嶆,立竿作表齊竿旄。阿誰造得云梯子,刬地過城百丈高。羅城一百廿里長,東藩恃此作金湯。舊基更展三十里,莫剩西門一樹樟。蘇州刺史新令好,不用西山取石勞。拆得鳳山楊璉塔,南城不日似云高。南城不日似云高,城腳愁侵八月濤。射得潮頭向西去,錢王鐵箭泰山牢。攻城不怕齊神武,玉璧堪支百萬兵。不是南朝誇玉璧,關西南子是長城。
前輩風流杳莫儔,近來人物數誰優。閒心坐與鷗盟狎,世態看同蜃氣浮。無分清尊開北海,有情吟榻借南州。掀髯久欲聞長嘯,明月何時共倚樓。
西郊去遣愁。三月桃花吹滿頭。綠水池塘霜鬢影,羞羞。偷學少年賣風流。何處是渝州。望斷南云空凝眸。恨隨春水流不盡,悠悠。千里之思幾時休。